看到朋友家三歲多的娃兒天天捏粘土捏得很high,忍不住也入了一份討好自家小子。把粘土揉成球、搓成條,捏成簡單的形狀,是3~4歲幼兒才能夠完成的動作,而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各種立體造型,對年齡的要求則更高。
那么3歲以下孩子怎樣玩才會有意思呢,快來看看適合低幼寶寶的“低級”粘土玩法哦。不過,周歲前口欲極其強烈的小嬰兒們還是長大一點再說吧,畢竟他們拿起來直接往嘴里塞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危險系數(shù)有點高。
嬰幼兒精細(xì)動作發(fā)展的順序是:從用滿手抓握到用拇指與其他四指對握,再到食指與拇指對捏。手部的動作越細(xì)致,手、眼、腦的配合越協(xié)調(diào),小腦袋才會越聰明哦。
用粘土揉壓出一個小圓餅,請孩子把衣夾按上去做“腿”,翻過來放好,就變成小桌子啦!鍛煉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握的能力。
做一個“蛋糕胚”,請寶寶用蘑菇釘幫媽媽把它裝飾的更漂亮吧!小小的蘑菇釘需要拇指和食指對捏才能拿起來,對手部動作的精細(xì)度要求又提高了。
完全可以利用家中現(xiàn)成的材料和粘土擦出火花,興許撿幾根樹枝娃兒玩的更high!插一句說,娃兒真的不在意玩具高不高級,我們家這幾天一個卡套、幾張公交卡,塞進去拔出來N個回合,簡直樂不思蜀……
套通心粉、麥圈,圈越小難度越高。其實用食物做玩具,難度最高的地方,應(yīng)該是游戲會變成零食時間吧!
幾種不同顏色的粘土各揪一點,混在一起揉成球,鬧情緒的時候遞上一顆“星球棒棒糖”,絕對哄娃利器,立馬眉開眼笑。炮童鞋肯定要下嘴咬,雖然年齡大些了,懂得是假的不咽下去,但會歪著頭挑釁,等大人著急讓他吐出來。
玩拓印,身邊有神馬小物件,積木、勺子叉子等等,都可以拿過來拓一下試試娃兒對哪個感興趣,幫助孩子感知如何控制手部力度。
我家小子熱衷于拓腳印,五個小腳趾頭弓起來死命踩,我在旁邊都替粘土疼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