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江
生活是復雜的,有幸福的時刻,有平淡的時刻,有艱難的時刻,但更多的,可能是面對這種復雜,清醒而努力的時刻。
前幾天,一篇題為《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自媒體文章刷屏了。大量網(wǎng)友評論、轉(zhuǎn)發(fā),多數(shù)人表示“心酸”,面對生活感覺無力無奈。加班和熬夜工作當然是違背人類天性的,如果工作成了一種巨大的負擔,甚至損害到了健康和對未來的期冀,那么,生活自然變得不堪重負,難以為繼。我們暫且來看看文中的幾個場景。
場景一:一個試用期女孩,因為老板明天就要一份并購演示PPT,所以凌晨還在公司制作PPT文案。即將要完成的時候,因為電腦藍屏導致文檔并沒有保存,求助無果之后重啟文檔已經(jīng)沒有了。場景二:一位媒體制片人,因為片子一直沒有達到客戶的要求,不得不一遍一遍重新來過,錯過與異地的男友約會,男友不得不重新考慮和她的關(guān)系……這些場景,不見得不真實,因為生活很有可能在任何時間對人們進行“突襲”。因此,這種“心酸”感,或許人們十有八九都感受過,而且特別想紓解一下。這篇文章能夠“刷屏”,也就不足為奇。
但同時,我們應(yīng)該好好地捫心自問一下:人們對于生活中的難關(guān),僅止于心酸嗎?說直白些,就是僅止于自憐自艾嗎?也許,那“擦去眼淚繼續(xù)奔跑”的補白可能讓一些人覺得吃了一劑精神補藥,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面對困境,更多的時刻,人們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如何規(guī)避困境、如何應(yīng)對得更從容,至少,不要天天凌晨三點還在煎熬?
說這段文章矯情,也許過于嚴格。因為至少,面對“至暗時刻”,不是所有人都能穩(wěn)定地控制住自己的內(nèi)心。但是無疑,這篇文章有把生活中不堪重負的時刻夸大的嫌疑。新業(yè)態(tài)的產(chǎn)生,讓原本固定的朝九晚五的上班節(jié)奏被打破了。很多公司是把上下班時間一并延后了的。誰能夠一直承受每天不足五小時的睡眠同時還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第二天的工作?正規(guī)企業(yè)從利益的考量出發(fā)也不會做這樣的選擇。也就是說,超負荷加班是有可能的,但是天天加班加到崩潰且沒有補休,應(yīng)該并不是普遍現(xiàn)象。加班很常見,但是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還一無所獲,也許當事人除了“心酸”之外,也要梳理一下自己的辦公效率吧。
另外,這里我們大可以“形而上”一下。如果“心酸”或者給自己打一針強心針管用的話,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不會有強勁而持久的發(fā)展。但是,如所有人所見,在每一位普普通通勞動者的努力之下,我們的生活有著顯而易見的改變。人類是擁有高等智慧的生物,規(guī)避風險且利益最大化,是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如何能夠生活得更好?如何能夠在努力工作的前提下?lián)碛邢鄬鞓返娜松??相信人人都有自己的秘笈,而不僅僅是怨天尤人加“含淚忍痛向前奔跑”。
年輕人,大多追劇,從自己喜愛的劇集里找到共鳴和動力?!傲璩咳c半”這篇熱文,還是需要大家冷靜對待。再動人的劇集都不如真實生活那么豐富和變化多端,假戲真做,就有點不明智。因此,與其在凌晨三點還流淚或者是感嘆,不如盡快結(jié)束工作好好睡上一覺,早晨好好喂飽自己,快樂前行,創(chuàng)造出更令自己、令愛你的人驕傲的精彩人生。
摘自《北京晚報》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