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 要:高效課堂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體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關鍵因素。因此,中學體育老師應當認真研究改革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得體育課堂實現(xiàn)高效運行。本文介紹了高效課堂的概念,分析了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構建;中學體育;高效課堂;對策
引言
體育教學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中學生身體健康以及形成終身的鍛煉意識有著巨大的幫助。因此,中學體育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慢慢培養(yǎng)學生們的鍛煉意識,使得學生逐漸重視體育鍛煉并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比如學校對體育課的不重視、學生對體育課的心態(tài)不正確、體育教學的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等。因此,構建中學體育高效課堂對于中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高效課堂的概念
高校課堂是指以有效課堂為基礎,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教學目標要求,進而取得較高教育教學影響力的教學活動。體育課堂的高效教學應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精簡和準確的講解,將體育運動中涉及到的技能與多樣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教授給學生們,使得學生們在悠閑的時間內快速的掌握動作要領、學會正確的技術要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的原因
2.1學生對體育課不重視
學生是初中體育教學課堂的主體,學生主觀上是否接受此門學科直接影響教學課堂的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加重視自身的實際需求,且多喜歡特立獨行。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往往是通過集中教學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中教師會要學生完成相同的教學內容,對于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并沒有給予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較低,降低了教學的課堂效率。同時,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課并不重視,常常會側重于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了體育課程的價值,尤其是當期中或期末考試來臨時,許多學生就會利用體育課的時間學習其他課程,使得體育課程的基本時間都無法保證,降低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2.2體育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教師需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提高體育特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會學,愛學,注重學生個體及整體的學習效率。當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往往忽略了體育課的開放性,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并不能適合于所教學學生的技能水平與身心發(fā)展要求,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嚴重脫節(jié)。同時,教師的教學內容千篇一律,使得實際教學中課堂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教師不能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只是被動的讓學生去學習體育知識,喪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不能提高,嚴重影響體育課堂的高效性。
2.3體育設施場地不完善
體育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傳授相應的運動技能,這就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要受到教師自身素質以及學生的態(tài)度以外的影響還要受到設施場地的影響。體育作為室外學科,每個教學模塊的學習都有特定的場地與器材要求,運動器材是否完善,運動場地是否正規(guī)都是其影響因素。有些學校體育器材的嚴重匱乏,場地的不規(guī)范,直接影響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與此同時一些教材內容也無法進行,導致有些體育課只有形式,沒有內容,更不要提高效。
2.4師生之間缺乏溝通
教師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因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如果教師不能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是將暴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帶入到課堂當中就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偏見,同時學生也會將情緒反饋給教師,使得師生之間關系越來越差,導致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3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3.1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在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介紹體育課的價值和堅持終身鍛煉對人成長的積極影響,讓學生拋棄以往的錯誤觀念,重視體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方式生動的為學生展示較為理論性的知識,讓體育課不再枯燥乏味,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鍛煉的人與不鍛煉的人的身體機能和精神狀態(tài)的區(qū)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了解體育運動為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如此一來,學生們在上體育課時,也愿意端正體育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更加配合老師進行學習。
3.2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
初中體育教學應根據(jù)學生興趣和學校實際情況進行,應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不斷提升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開拓思維,根據(jù)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將體育知識的專業(yè)性與游戲的趣味性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使得體育課堂能夠高效進行。同時,在教學中可以多設置一些集體游戲,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玩樂中鍛煉身體,在玩樂中學會如何相互配合,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感受合作的樂趣。
3.3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教師構建高校課堂的前提是備課,在課程開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比如,在課前準備好場地,根據(jù)人數(shù)備好器材,剖析所教內容的重、難點,設計最佳的教授方式,使得整節(jié)體育課時間把握恰當、授課和學習達到完美的效果。教師在每個單元教學之前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前做好預測,將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進行總結,并為課堂教學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打下基礎,如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場地器材在組織方面的隊形調動,在課前充分準備,合理設計,盡量做到調動路線短、時間短,避免不必要的隊形調動,力爭做到隊形調動的簡約性。
3.4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影響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而學生的參與度影響著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只有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程教學當中,才能真正的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推鉛球技術掌握好的、能夠基本掌握推鉛球要領的同學要提高對遠度的要求,并針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改進;對于身體素質較差、技術動作沒有掌握的學生就可以從最基礎的動作抓起,降低遠度的要求,通過輔助性的練習手段來糾正和完善他們的技術動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高校課堂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時期內就能看到效果的,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遵循體育教學的相關規(guī)律,根據(jù)中學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將提高課堂效率的措施切實的實施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竇可順.中學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運動,2017(09):111-112.
[2]楊金馬.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14):121-122.
[3]孔文曉.構建中學體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運動,2016(11):122-123.
[4]薛梅.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5(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