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凱 崔靜怡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有助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強人際交往并促進信息交換,豐富知識儲備。同時,促進了自身的成長,優(yōu)化了人際資源。然而,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現(xiàn)如今很多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上也會遇到相關問題,其中,相對顯著的就是在處理人際交往問題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矛盾心理。本文將就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功能進行具體分類闡述,再分析矛盾心理的具體種類及其表現(xiàn)方式,最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提出切實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矛盾心理;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059-02
人際交往是社會人群因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種交往關系,是人們實際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個體本身發(fā)展變化的特性,人們也需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人際交往策略,以適應持續(xù)變化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大學生作為人際交往環(huán)境中豐富且不穩(wěn)定的一個群體,應該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大學生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重要能力。
一、人際交往的基本作用
絕大多數(shù)人不可能脫離人群獨自存在,大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大學生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讓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很多的幫助。
大學生人際交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知識交換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逐步學到社會生活所必需的,而課本是無法傳授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消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意識,意識到集體和社會的存在,以及自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等。同時,學生之間信息相互交流,經(jīng)驗互為補充,實現(xiàn)知識和信息的交換作用。
2.情感疏導
人際交往能使人們共享情感,排解負面情緒,內心得到寬慰。共享情感能夠讓雙方進一步相互了解,增加心靈的歸屬感,如果有負面情緒就要說出來,不僅自己的內心會輕松,也會避免產生和群體的脫離感。此舉有利心理健康成長,生活和學習都會因此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3.自我成長
大學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交友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成長的外部因素,正常的、積極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全面完善自我、了解自我,同時也能學到與人溝通相處的新方式。人的自我認識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需要在與人的接觸中不斷的改進完善。
4.融入環(huán)境
人際交往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大家充分的交流溝通,使得群體內外思想趨于一致,最終群體能夠順利達成一致目標,每個人最終都成為群體大環(huán)境的一員,相互融合。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矛盾心理分析
1.內向拘謹與渴望交流之間的矛盾
相關理論曾經(jīng)闡明,人生而具有交往、尊重的需要。當這種需要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人便會渴望人際交往,渴望傾訴。另外,大學生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陌生的城市上大學,身邊沒有熟悉的人事,這種訴求就會更加強烈。所以,大學生渴望人際交往是很普遍的事情。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有些天性內向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懂得鮮少溝通技巧,很難去和集體融合在一起。因此,這些大學生可能就會對集體的社交活動產生排斥與反感,進而極度拘謹,造成人際交往障礙。
2.極度自我與極度渴望交流之間的矛盾
獨生子女現(xiàn)象造成了家庭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懷,形成了很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所有周圍的人事和資源都是圍繞在我周圍。這往往阻礙著大學生健康的人際交往,所以,獨生子女的極度自我很大程度上與對人際交往的渴求相矛盾。
3.極度自尊與極度自卑之間的矛盾
此類學生在老師、家長、朋友的贊美下往往會有過度的自尊,獨立意識迅速增強,渴望在一切事務中都能有所作為,包括人際交往。同時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視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一種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并且可能會因此產生非常強烈的自尊心。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很多大學生或許由于家庭背景、個人智力情況、外表因素等原因而產生自卑情緒,沒有足夠的自信與他人正常交往。這使得很多人變得不積極、不主動,且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可能會將這種自卑,以盲目自信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部分大學生內心的極度自尊與極度自卑之間的矛盾,這使得這部分人看起來喜怒無常,個性特征不明確。
4.過高的預期與薄弱的承受力之間的矛盾
如今95后、甚至00后的大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往往被保護得很好,以至于考慮事情太理想化,完全沒有考慮到一些實際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產生非常高的心理預期,但事實往往不盡如人意。這種現(xiàn)象帶來的挫敗感與大學生不夠強大的承受能力構成明顯矛盾,內心構造的藍圖崩塌,因此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往往會被大學生代入人際交往中,引發(fā)更多的問題。
5.現(xiàn)實生活與虛擬網(wǎng)絡的矛盾
21世紀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人際交往模式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線上交流。不可否認,線上交流解決了很多當面交流的問題,使很多當面交流的困難得到解決,使得交流溝通變得更加容易。但同時,它也為大學生人際交往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過度依賴線上虛擬的“鍵對鍵”交流,弱化了“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容易造成對身邊實實在在人的忽略,最終導致人際交往的信任以及安全感的流失。
以上對于大學生人際交往矛盾心理的分析在思想教育過程中具有典型意義,針對現(xiàn)如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矛盾心理,社會各界應當應其廣泛重視,輔導員要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使得學生們能夠有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學生,老師,學校,都應該以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對待人際交往問題,從而構建良好的和諧校園氛圍。
三、基于大學生人際交往矛盾心理的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正確認識自我及環(huán)境
首先,大學生應該做的是要正確認識自身,了解清楚自身實際條件,正確且客觀地認識自身是當代大學生能否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決定因素。大學生應該明確、清楚地了解自身情況,不過分拔高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了解清楚自身所長與缺點,自信自立,正視社會現(xiàn)實,努力進步,不被眼前的艱難困苦蒙蔽雙眼。同時,也要善于吸納他人的優(yōu)點,懂得贊美別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正確認識人際關系的多方面,客觀實際地處理好自身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
2.學習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
第一,人人平等。每個人在權利與義務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事原則。當代大學生應該在不損害自身原則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保留他人的原則,在不損害他人原則的基礎上堅守自己的原則?;ハ嘧鹬兀舜似降?,才能有效構建和平交往的橋梁。
第二,真心原則。相互猜忌在健康的人際交往中是最要不得的,互相之間的懷疑、不信任是構建良好交往關系最大的敵人。大學生想要得到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要靠自己的真心去交換真心。言出必行,表里如一,以此來獲取他人的信任。一諾千金,是人際交往中非常寶貴也非常必要的品質。以誠信為根基,心懷善意去與人交往,真心誠意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以真心換真心。
第三,互相包容的原則。大學不同于大學生之前的人際環(huán)境,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彼此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事原則,在一些非常微不足道的問題上都可能會產生分歧,應當要認識到這是非常之正常的現(xiàn)象。此時,互相包容是大家必備的品質,在不觸及自身原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包容他人與自身的不同之處,在探討一些其他問題時,也應當最大程度保留相同的部分,包容不同的部分的存在。相互包容,換位思考,將幫助學生去理解分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四,相互幫助原則。有相關研究表明,從幫助開始的人際交往關系,往往更為穩(wěn)定。作為大學生,有責任去謙虛學習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短處,互相理解與幫助彼此,以此來維護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
3.掌握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
第一,學會傾聽是很重要的一門人際交往的能力。專心聽對方表達意見,是對彼此在交流中的重要性的肯定,是一種尊重,對方會因此對這段交流感到欣喜,感到自己被需要,自身獲得存在感,并且會最終因此積累依賴感和信賴度,樂于與你交往。用心去理解對方說的話,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思考問題,并且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在給予對方足夠尊重的同時,加固了這段關系。
第二,簡明扼要,幽默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建議也是一項技術活。這項工作做得好的話,可以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讓別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對事情有自己獨到見解,同時也不刻板的一個鮮活的人,增加了自己的趣味性,那么他人也會更加愿意與自己交往。
第三,恰到好處的發(fā)自內心地表達對對方的贊揚。這個技巧能使對方提升自我感覺,這對于鞏固與改善人際關系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四,常懷感恩之心。大學生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心懷感恩,在人際交往中體會互相幫助、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帶來的愉悅,將感謝之言、感恩之情,適當?shù)谋磉_,也是維系穩(wěn)固人際關系的重要方式。
4.在實踐中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學生若想要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只有自身參與到社交活動中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同時,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是較為豐富多彩的,因此也確實有很多合適的機會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寢室,班集體,社團活動等。寢室是大學生的大本營,應該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寢室環(huán)境,與室友積極溝通,互相幫助。班集體也是類似的情況。大學生尚且還有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可以依據(jù)自身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積極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在活動中增進團友情誼,在實踐中提升鍛煉人際交往能力。
四、結語
大學生初入大學,人際交往范圍的突然擴大,使得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適應大家的不同之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有時甚至會走向極端,出現(xiàn)一些負面情緒負面影響。對這種情況,輔導員應當理智客觀看待,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改善相關學生出現(xiàn)的不正常心理狀態(tài)。學生自身應該更加主動解決自身問題,克服心理障礙,學會溝通技巧,積極參與溝通交流,鍛煉提升能力,培養(yǎng)自信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秋.大連藝術學院.大學生人際交往矛盾心理分析語能力培養(yǎng)[J].青德育社科.2017,8.
[2]趙寧.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干預的案例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
[3]軼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幾點建議.[J].教育論文.
[4]李麗君.大學生之間人際交往矛盾沖突案例.[J].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