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校園新媒體平臺對于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

    2018-05-09 11:14:04吳銘梁歡梁曉彤王殿文
    報刊薈萃(上) 2018年4期
    關鍵詞:理工科寫作能力新媒體

    吳銘 梁歡 梁曉彤 王殿文

    摘 要:長久以來,理工類院校著重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而疏忽了對于學生最基本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和成熟,校園新媒體平臺的出現(xiàn),為提升理工科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本文將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探究運用新媒體平臺提升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及其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理工科;寫作能力

    作為從事任何一項工作的基本能力,寫作能力本應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目前的大學校園中,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卻廣泛存在著學生寫作能力薄弱的情況。而傳統(tǒng)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式,不但需要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去練習,而且對于理工科學生自身而言也很難激發(fā)自身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新媒體平臺的速發(fā)展早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力更是有目共睹。因此以校園新媒體為平臺,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以及有償?shù)恼鞲宸?,不失為一種提升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現(xiàn)狀

    提到理工科學生,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其具備體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如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精湛的動手實踐能力,卻忽視其同樣應該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

    當今社會,個人文字表達能力尤為重要,而理工科學生卻普遍感到犯難。一項調查表明,當今大學生在工作中存在的不適應情況之一就是寫作能力薄弱。一個方面由于理工類學科的特點,學生基本都是與計算公式、邏輯理論、電子信息等內容打交道,缺少文字表達的機會,導致其基本文字功底退化,錯別字頻出、語句不通、語法錯誤等情況時常出現(xiàn)。另一個方面是大多數(shù)理工科學生缺乏基本的常用文體寫作能力,對于請假條、書信、申請書、實習報告、畢業(yè)論文、簡歷,從措辭到格式一概不知,用詞不當、詞不達意、格式錯誤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對正常的學習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二、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因素

    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來自學生自身和學校兩個層面。

    (一)學生層面

    理工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的專業(yè)技能性知識居多,語言文學類知識偏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極少數(shù)同學有閱讀文學類雜志書籍的習慣,至于寫作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經(jīng)常也就是草草應付了事。大多數(shù)理工科學生把專業(yè)學習擺在首位,對寫作能力沒有過高的要求,他們認為掌握的專業(yè)知識是核心競爭力。

    (二)學校層面

    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使得大多數(shù)理工類院校存在著重理輕文的現(xiàn)象,從而疏忽對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其課程設置上,極少開設與寫作或語言文字表達類課程。雖然很多學校在公共選修課的系列中有文學賞析類的課程,但這些課程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甚微,這也使得學生缺少有效的途徑來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自身以及學校方面對于寫作能力的疏忽固然是導致理工科學生習作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更關鍵的因素是理工科學生本身對于寫作缺乏興趣和積極性。

    三、校園新媒體平臺對于大學生的影響

    據(jù)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wǎng)民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ヂ?lián)網(wǎng)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其中學生群體占比仍然最高,達到24.8%。報告中還提出,以QQ、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應用的使用率已達到92.3%,微博使用率達到35.7%。由此可見新媒體平臺已廣泛覆蓋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幾乎全面滲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

    事實也是如此,大學生在課余時間接觸最多的是手機。它作為移動新媒體終端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手機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利用各種網(wǎng)絡軟件來獲取新聞信息已成為常態(tài)化。與傳統(tǒng)媒體平臺不同,新媒體更適應當下大學生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現(xiàn)狀,可以滿足隨時隨地溝通交流、互動娛樂以及信息獲取的需求。因此大學生群體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使用過程中,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從這些新媒體平臺獲取所需的信息,以及接受新聞資訊已經(jīng)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體以它特有的方式對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有些時候,新媒體技術會給大學生帶來一種消極的影響,比如網(wǎng)絡中充斥著一些不良信息,使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污染,長時間的互聯(lián)網(wǎng)依賴,也使得部分大學生沉迷虛擬世界甚至變得冷漠。但對于任何事物,我們都需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它。新媒體平臺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優(yōu)化了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領域,同時,新媒體平臺傳播的時效性、開放性和豐富性,使得大學生獲取信息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學校的課程安排。

    四、運用校園新媒體平臺提升理工科學生的寫作能力

    理工科大學生寫作能力薄弱的原因,究其根本,一是理工科學生缺乏對于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二是缺少寫作的鍛煉機會。針對這些原因,本文認為運用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對癥下藥”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提供學生感興趣的文章

    首先是針對理工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積極性。一項校內問卷調查表明,大學生每日使用手機的上網(wǎng)時長1-4小時的占比36.96%、4-8小時的占比46.09%、8-12小時的占比12.61%、12小時以上的為4.35%。可見互聯(lián)網(wǎng)及新媒體在當代大學生生活中占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同時,調查得出,微信的使用率達到98.26%,幾乎覆蓋到每一個大學生。由此,高頻的微信使用率使得大學生對于本文所訴微信公眾號的關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成熟的新媒體環(huán)境使得我們有一個較好的起點,然而讓理工科學生主動關注以及持續(xù)關注本平臺才是重中之重。眾所周知,理工科學生有著與文科生迥乎不同的思維方式,相比之下,注重邏輯思維的他們對于純文學、理論類的文字內容關注度低,而科技、科幻、懸疑、推理等邏輯縝密的閱讀內容更加容易激起他們的興趣,因為在這類作品的閱讀過程中,他們能夠把自己習慣的邏輯思維加以實踐并從中獲取樂趣。

    因此,在微信公眾平臺的特定板塊中著重安排此類作品的推介或者賞析,同時邀請同學們互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傳統(tǒng)閱讀方式不同,以微信公眾平臺為推薦平臺、以手機為閱讀工具的閱讀方式,將閱讀時間碎片化,使得理工科同學能隨時隨地享受閱讀。

    綜合看來,適應理工科學生特點的優(yōu)質作品的推介,一定程度上能使得理工科學生對于此平臺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而實踐性的互動交流以及碎片化閱讀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同學們閱讀的積極性。

    (二)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

    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素材積累,是寫作的必要前提。以學生運營的微信公眾平臺為例,當學生對平臺進行持續(xù)關注,運營者會在平臺提供一個寫作實踐活動——有償征稿。根據(jù)來稿的寫作水準及撰寫類型給予相應的分類,并對照相應的標準給予適當?shù)母宄?。不同于傳統(tǒng)的征稿模式,征稿主題貼近社會時事以及理工科學生關注的熱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向社會展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價值風貌。

    利用有償?shù)恼鞲宸绞絹硪鸫髮W生的投稿熱情,同時入選的稿件也將作為原創(chuàng)作品在平臺推出。如此,當代大學生的原創(chuàng)作品再重新展現(xiàn)在學生中,一是能引起他們的共鳴,二是對于作者本身也是一種認可和激勵。而對于稿件欠佳的同學,將邀請專業(yè)的指導老師以及擅長寫作的同學對來稿進行分析,平臺將改善的意見匯總后反饋到投稿人手中。而投稿人將其作品二次修改后,平臺也會考慮優(yōu)先錄用。這種對于寫作水平存在不足的情況進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機制,一定程度上也能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使得理工科學生在不斷“創(chuàng)作、修改、在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得到寫作能力上的真正提升。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平臺為很多傳統(tǒng)事物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契機。借助新媒體平臺的閱讀寫作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傳統(tǒng)方式的底蘊和內涵,但是對于理工科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嶄新思路。本文所探討的運用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培養(yǎng)理工科學生寫作能力的方式,也正是結合了理工科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新媒體平臺的毋庸置疑的影響力。相信在后續(xù)的實踐過程中,學生自營的微信公眾平臺也會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謝曉鳴,理工科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J],讀與寫,2011.2(2):39-40.

    [2]黃安妮,李樂,戎思韻,新媒體對大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影響——以在杭高校為例[J],應用研究,2017(5):33-34.

    [3]邢鳳嬌,劉萍,張樂,移動互聯(lián)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及發(fā)展前景——以微信平臺學習為例[J],山西農經(jīng),2017(12):20-21.

    [4]張彩霞.談理工科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語文學刊,2012,(17):107-108.

    作者簡介:吳銘,吉林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理工科寫作能力新媒體
    挖掘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理工科優(yōu)等生WEY VV6
    車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對農廣播節(jié)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理工科大學生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淺析理工科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神木县| 漾濞| 建水县| 四子王旗| 鄂托克前旗| 天柱县| 洛宁县| 遂昌县| 黎城县| 裕民县| 邢台县| 林西县| 原平市| 温宿县| 杂多县| 镇赉县| 宁波市| 法库县| 汾阳市| 玉龙| 泸溪县| 汤原县| 大同市| 泾川县| 哈尔滨市| 天气| 龙川县| 蛟河市| 乌鲁木齐市| 武威市| 遂平县| 库伦旗| 贵州省| 金门县| 沙河市| 磴口县| 大冶市| 印江| 郧西县| 项城市|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