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則是作為行動導向的主體參與課堂互動。中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重要時期,教師應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聽說讀寫等實踐的自由時間。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學生能夠積極有效的參與課堂互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獲。本文主要從注重學生的聽力訓練、加強言語技能操練、提高閱讀能力和提高寫作水平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增強課堂效率,全面提高中學生的俄語水平。
一、注重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和模仿能力
1.學習語言首先是聲音的學習,而“聽”則是語言學習者最重要的過程。教師在最初教字母時,應當加強學生在聽力方面的訓練,鍛煉學生的辨音能力和模仿語音的能力,這為學生接下來的俄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講解課文和對話時,應當注意聽力的訓練,堅持聽與教的結合,在講解之前,應當將課文和對話多放幾遍,同時要求學生跟讀,盡量模仿播音員的語音語調,這樣不僅使學生大致了解要講內容,而且有利于改善學生的語音面貌。
2.聽寫是要求將有聲的課文材料轉化成文字材料,它貫穿了俄語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聽寫方面的訓練,每周有兩到三次聽寫練習,可以是所學對話、課文中的重點詞組和句子以及單詞等,其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反映能力和檢驗學生所學成果,培養(yǎng)他們積累句式和詞組的習慣。
3.要多讓學生聽地道的俄語,比如一些經(jīng)典的電影片段、精彩的俄語演講、抒情的俄文歌曲、普京的新年賀詞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們學習俄語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聽俄語的習慣。
二、加強言語技能操練,改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興趣。現(xiàn)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技術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俄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聽環(huán)境,使學生接觸最地道和純正的俄語,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競賽的方式,舉行配音比賽,每個視頻2到3分鐘,或截取一個視頻的小片段,選出模仿最像者給予相應獎勵;課前10分鐘,給學生放一段最新的新聞,讓學生跟讀。
2.通過情景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語言,就是學習一門新的技能,應當加強言語能力的提高和訓練,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而課堂上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語言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情景設計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將教材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情景設計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練習。課本中常出現(xiàn)的主題,出國學習、旅游、邀請客人、商場購物等內容,讓學生進行分組,編對話練習,也可以編排情景劇,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如組織學生將課堂擬為商場,分角色表演以下內容:
1) -Чем могу вам служить?(有什么為您服務的?)-Дайте мне эту рубашку.(把這件襯衫拿給我。)2)- Покажите пожалуйста мне спортивные туфли.(請把運動鞋給我看看。);(Можно мне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латье?)(我可以看一下這條連衣裙么?)3) -Помогли мне посмотреть.(幫我看看。)4) -Я тебе советую купить...(建議你買......)5) -Это платье вам идет (подходит).(這條連衣裙很適合你。)6) -Эта рубашка мне нравится.(我很喜歡這件襯衫。)
教師應盡量模擬真時生活場景,設定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真正意義上體會到學以致用。同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從而從不同的層面上有所收獲。
3.教師盡量用俄語組織教學。中學學生學俄語,主要是在課堂有說俄語、聽俄語的機會,因而教師要盡量使用俄語進行教學,在課堂用多用一些口語句式,如“Начнем урок”、“У кого вопрос”、“как дело”“Сегодня какое число”“ Встать! Встайте! Прошу встать! Надо встать! Давайте вставать! Можно встать!”等,使學生逐漸習慣俄語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俄語思維。其次,教師應當盡量用俄語去解釋詞語或是某個事件,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三、加強俄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1.課文講解,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課文之前,教師應當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另外,要求學生用一句話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課文講解之后,學生能夠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復述出來,并根據(jù)相應的話題編排情景劇。利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教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
首先,通讀全文,理解大意。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快速而準確地抓住文章重點,注重文章每段首句的理解。
然后,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在俄語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的生詞,在日常閱讀材料時,要養(yǎng)成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習慣,通過爭端整篇文章的大意猜測詞義。最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看見較為常見的單詞,要想到與之意義相近或相反的單詞,反復記憶,既可以增加詞匯量,又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參考文獻:
[1]楊金土.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89(4).
【作者簡介】張曉曉,東北林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