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 李小童 王承強 王繹衡 劉紹歡 劉霞 白玉林
摘要:通過多年在海南三亞地區(qū)進行長絨棉南繁育種實踐,總結(jié)出一套長絨棉在海南三亞冬繁的綜合栽培技術(shù)規(guī)程,包括選地、整地、鋪膜播種、田間管理、全程化調(diào)、病蟲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長絨棉南繁質(zhì)量和育種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長絨棉;南繁;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562.04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3143(2018)01-0044-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1.010
0 ?引言
在我國棉花育種工作中,普遍利用海南亞熱帶冬季氣溫高的條件進行冬繁加代。長絨棉具有纖維細長,強度高的特點,是紡高支精梳紗和特種織物不可缺少的原科[1-2]。以長絨棉為原料織造的衣服有極佳的觸感、良好的透氣性與吸汗力,并富有光澤及對染料的高親和力,使得衣物色彩亮麗鮮明,絕非其它棉織衣物所能比擬。為培育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的長絨棉新品種,加快育種進程,南繁加代是必要的育種手段,目前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經(jīng)十幾年的南繁北育,先后育成新海33號、新海50號和新海55號等長絨棉新品種。為了更好地加快選育長絨棉新品種的步伐,作者經(jīng)過多年實踐,總結(jié)出適用于長絨棉南繁的栽培管理規(guī)程,供南繁育種工作人員參考。
1 ?南繁的環(huán)境條件
1.1 ?海南是冬季的天然大溫室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10℃的活動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溫度仍達16℃~21℃,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照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入春早,升溫快,全年無霜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2600 mm,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是多雨季,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jié),是全國重要的農(nóng)作物南繁育種基地[3]。
海南三亞地區(qū)從10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溫度為23.1℃,變動趨向為“高-低-高”,10月平均氣溫26℃,11月平均氣溫24.2℃,1月平均氣溫20.8℃,最低可達15℃左右,而后溫度日漸升高。
1.2 ?長絨棉南繁的不利因素
海南和新疆的氣候條件差別較大,對長絨棉的生長海南比新疆也有許多不利因素。一是高溫高濕造成棉花莖葉生長旺盛,主莖生長速度快,節(jié)間較長,因生長旺盛,易導致蕾鈴的脫落,同時因長絨棉鈴期長,不利于后期正常成熟吐絮。二是海南一年四季氣溫高、濕度大,無明顯冬天,病蟲害十分嚴重,且害蟲種類多,世代重疊,發(fā)生量大,如棉鈴蟲一年可發(fā)生5~8代,棉葉蟬8~14代,金剛鉆9~11代[4]。三是土壤耕層淺,下層為沙石土,滲透性強,保水保肥差[5]。四是南繁的棉花播種初期易遭受臺風危害。五是海南的低溫時期與棉花的花鈴期正好重疊,對棉花的正常結(jié)鈴影響較大。
2 ?南繁長絨棉的種植要點
2.1 ?播前準備
2.1.1 ?選地
應選擇地勢較高且平坦、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海南的冬季盡管屬于旱季,降雨少,但從10月至次年4月期間仍有降水且量較大,尤其是播種后苗期階段時有臺風過境,而地勢高的地塊在遭受臺風或暴雨后能及時排澇,有利于防災減災。
2.1.2 ?整地
海南4~10月屬于雨季,降水多,而南繁地塊多在旱季進行作物的加代種植,因此許多南繁閑置地塊雜草叢生,因此在播種前必須噴施除草劑,并將地塊四周的排水渠疏通挖深,使田間積水排出,便于犁地、耙地工作的進行,盡早完成播種工作。
2.1.3 ?施底肥
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及種植材料類型決定底肥施用量。通常在犁地后、起壟前施用硫酸鉀復合肥6000 kg/hm2、尿素300 kg/hm2,因海南土壤多偏酸性,應施用150~300 kg/hm2生石灰來提高土壤pH值,達到殺死土壤害蟲的目的[6]。
2.1.4 ?起壟、鋪膜
南繁棉花種植一般采用壟作的方式,根據(jù)試驗設(shè)計用石灰畫線后用機械或人力起壟,壟寬1 m,壟高15~20 cm,起壟要求壟面平整、松碎、寬度一致、無草根,壟平直。起壟后應立即鋪設(shè)滴灌帶和鋪地膜,防止下雨對壟面造成破壞而延誤播種時間。地膜選用較厚的黑膜,既可提高地溫,又可防止膜內(nèi)雜草的滋生,減少人工除草的勞動強度[7]。鋪膜后根據(jù)南繁規(guī)模、實際壟長,計劃各小區(qū)長度,可用拉線、撒石灰的方法劃分小區(qū),然后進行打孔、播種。
2.2 ?播種
因長絨棉在新疆的收獲時間一般在10月初,加上播前準備工作,一般適宜的播種時間為10月20~30日,爭取11月初完成播種工作。每壟上打孔兩行,播深2~3 cm,行距為40 cm和60 cm的寬窄行,株距為20~25 cm,切忌過密,打孔勿貼壟邊及膜中間滴灌帶。播種前將穴中殘膜撿拾干凈,避免種子不能扎根,播種后及時覆土(半干土即可,切勿用稀泥覆洞)。播種完成后如果土壤過干,可滴水促出苗(滴水至覆洞土濕潤即可)。播種3~5天后,調(diào)查出苗情況,及時放苗,缺苗的地方搶墑補種。播種后需經(jīng)常到地里查看,尤其是大風天氣后,查看地膜是否被掀起,損壞要及時補救處理。
2.3 ?田間管理
2.3.1 ?間苗、定苗、培土
在棉苗長到一葉一心時進行間苗,一般每穴留苗2~3株,棉苗2葉一心~3葉一心時進行定苗、培土工作,及時培土可防止棉苗受到風害和滅除棉苗旁雜草。培土封洞時要注意用半干土,忌用稀泥土,三亞地區(qū)氣溫高、風多,表層土壤容易失水后變硬,風大極易造成機械損傷且影響棉花正常生長。
2.3.2 ?除草
棉田周圍雜草應及時鏟除,防止雜草叢生,滋生病害蟲。膜上及苗旁雜草進行人工拔除,膜外裸地雜草可噴施草甘膦或草銨膦,但要防止傷及棉花幼苗,一般在無風的早上噴施效果較好。
2.3.3 ?滴水滴肥
采用滴管設(shè)施后,要做到頭水宜遲不宜早,棉花現(xiàn)蕾時滴頭水,滴水時一定要滴透,以壟背濕潤為宜,避免壟溝積水,且地勢不平的地塊要確?!案卟桓伞⒌筒谎汀?。滴水頻率要根據(jù)苗情、天氣情況而定,正常情況下在植株生長期,每7~10天滴一次水[8]。雨水過多時只需每次將需要的肥料滴入即可,高溫干旱時在棉花葉片有萎蔫現(xiàn)象時應立即滴水。隨水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苗期至花鈴期肥量和水量均逐漸增多,花鈴期至吐絮期逐漸減少,棉花開始吐絮時即可停止滴水追肥[9-10]。
2.3.4 ?全程化調(diào)
南繁棉花亦可采用縮節(jié)胺進行4次化學調(diào)控,塑造合理植株高度,促使棉花群體結(jié)構(gòu)合理,保證充足的收獲量。第一次是定苗后,棉花3~4片真葉時進行,噴施縮節(jié)胺7.5~15.0 g/hm2,用量上掌握宜輕不宜重,目的是促扎根、蹲苗;第二次是棉花蕾期,主莖7~8片葉時進行,噴施縮節(jié)胺22.5~30 g/hm2,目的是控制長勢,防止拔節(jié)過快、旺長;第三次是棉花開花期,主莖10~11片葉時進行,噴施縮節(jié)胺30~45 g/hm2,防止營養(yǎng)生長過快,起到?;ɡ俚淖饔?第四次是打頂后(主莖12~13片葉)重控,噴施縮節(jié)胺60~75 g/hm2,以達到抑制無效葉枝,塑造群體結(jié)構(gòu),促早熟的目的[5]。
棉花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生長緩慢,可噴施磷酸二氫鉀2.25~3.00 kg /hm2的溶液;花鈴期如遇低溫影響,可噴施硼肥1.50~2.25 kg/hm2的溶液,隔7天1次,噴2~3次即可,起到促蕾保花的作用。
2.3.5 ?打頂、整枝
南繁收獲的種子要滿足新疆翌年4月中旬春播的需要,應及時打頂。根據(jù)田間長勢,棉花有12~13層果枝時開始打頂,一般于元旦之前結(jié)束打頂工作。2月上旬,剪空枝,抹贅芽,把植株上嫩枝、花蕾及生長不足15天的幼鈴全部剪掉,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降低田間蔭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其早吐絮。
2.3.6 ?病蟲害防治
在棉花南繁整個期間,蟲害重于病害。在棉花吐絮前,基本以5~8天噴藥防治蟲害一次為宜。苗期主要害蟲有斜紋夜蛾、潛葉蠅、薊馬等;蕾花期主要害蟲有薊馬、蚜蟲、斜紋夜蛾、棉鈴蟲等;鈴期主要害蟲有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白粉虱等;其中薊馬和蚜蟲是棉花整個生育期重點防治對象,薊馬對植株生長點的危害極大;斜紋夜蛾、菜青蟲主要為害棉花葉片,尤其是心葉,在鈴期前應重點防治;棉鈴蟲多發(fā)生在花鈴期,應進行2~3次防治;白粉虱也發(fā)生在花鈴期,主要吸食棉桃的營養(yǎng)。
病蟲害的防治應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7]。根據(jù)田間調(diào)查,當蟲害點片發(fā)生時,為保護天敵應進行挑治,不要全田噴藥,當蟲害連續(xù)發(fā)生,為防止害蟲產(chǎn)生耐藥性,應連續(xù)噴施,達到最終治理效果,并需要不斷變化防治藥品,避免害蟲產(chǎn)生耐藥性。
2.4 ?收獲
如果收獲前未吐絮的棉鈴較多時,可提前7~10天噴施40%乙烯利3~3.75 kg/hm2,以促進棉花落葉、吐絮。對于倒伏的植株要及時扶正,便于區(qū)分,避免株行互混,影響種子純度。采收完畢后根據(jù)天氣進行晾曬、軋花、曬種等。
2.5 ?防災減災
播種完成后,應立即疏通排水溝,使灌水排水通暢,達到防臺風和強降雨的目的。接到臺風和強降雨天氣預報后更要注意排水,必要時采取人工排水,雨過天晴及時排盡壟溝積水,清挖排水溝,為后續(xù)灌水排水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孔慶平. 我國海島棉生產(chǎn)概況及比較優(yōu)勢分析[J]. 中國棉花,2002,29(12):19-22.
[2] 康玉萍,徐紅,李群華. 中長絨棉與細絨棉、長絨棉的對比研究[J]. 中國棉花加工,2010(5):24-25.
[3] 吳佶膛,張志剛,周世象,等. 海南冬繁棉花覆膜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 江西棉花,2011,33(4):65-67.
[4] 賈朝陽,雷亞柯,劉德征,等. 棉花冬繁輕簡化高產(chǎn)栽培關(guān)鍵技術(shù)[J]. 中國棉花,2015,42(9):36-37.
[5] 王獻禮,丁勝. 新疆長絨棉南繁加代栽培技術(shù)[J]. 種子科技,2002(6):359.
[6] 臧小平. 施用化學肥料對土壤pH的影響[C]. 中國土壤學會會議論文集,2004:112.
[7] 張愛華,李玉國. 棉花南繁滴灌栽培技術(shù)[J]. 中國種業(yè),2008(12):78-79.
[8] 戴翠榮,賀美球,王獻禮,等. 棉花南繁膜下滴灌栽培技術(shù)[J]. 農(nóng)村科技,2016(4):29-30.
[9] 王曉靜,張炎,侯秀玲,等. 海島棉植株測試推薦施肥技術(shù)初步研究[J].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08(6):1052-1056.
[10] 張炎,王小梅,黑緒輝,等. 新疆長絨棉土壤養(yǎng)分限制因子與氮、磷、鉀肥料效應的研究[J].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02,39(5):2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