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偉,喬瑞敏,韓雪蕾,王明宇,張 晨,單留江,閆 紅,李國成,李新建*(.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牧醫(yī)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5000;.確山縣畜牧局,河南 確山 600;.確山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確山 600;.河南菁華種豬育種有限公司,河南 駐馬店 600)
確山黑豬原產(chǎn)河南省確山縣,全身被毛黑色,體軀較長,后軀發(fā)育狀況良好,繁殖力強,耐粗飼,性情溫順,易于調(diào)教,抗病力強適于放牧飼養(yǎng),是我國優(yōu)良的畜禽遺傳資源之一[1-4],但確山黑豬瘦肉率,日增重、飼料報酬相對較低,與引進品種相比,存在差距。國外杜洛克、大白、長白、漢普夏等豬種,雖然具有飼料利用率高、生長發(fā)育快等優(yōu)點[5],但其繁殖力低、不耐粗飼、抗病力弱、不適于放牧飼養(yǎng)等缺點也同樣明顯[6],這些因素導致國外豬種越來越不能適應現(xiàn)代養(yǎng)豬業(yè)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將國外商品豬種與中國地方豬種的優(yōu)良性狀進行整合利用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相關育種工作者關注的重點。目前已有江泉黑豬[7]、金華豬[8]、萊蕪豬[9]等多數(shù)國內(nèi)豬種,采用以二元雜交為三元雜交提供母本[10]并以三元雜交為主的生產(chǎn)模式[11]開展雜交試驗。
為進一步了解確山黑豬雜交后代的屠宰性能和肉質(zhì)性狀、日增重、瘦肉率、眼肌面積和胴體性狀及肌肉品質(zhì)等方面的性能,本試驗利用引進品種與確山黑豬進行二元和三元雜交試驗,篩選出最優(yōu)的雜交組合,以期為確山黑豬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二元雜交試驗選擇某外貿(mào)繁殖種豬場所引進的杜洛克、長白、大白、漢普夏種公豬各1頭,經(jīng)產(chǎn)確山黑豬母豬25頭(體重150 kg左右),隨機分成5組,每組5頭,采取同期發(fā)情處理,分別用4個引進品種與確山黑豬公豬進行適時配種(試驗組:長×確,大×確,漢×確,杜×確;對照組:確×確)。三元雜交試驗,選取二元雜交組合中屠宰性能較好的長×確雜交所生的二元母豬10頭,作為三元雜交的母本分成2組,每組5頭,采取同期發(fā)情處理,分別用大白、杜洛克作為父本進行適時配種大×長×確,杜×長×確)。
后代公豬去勢,母豬不做處理,按品種分圈飼養(yǎng),并且公母分開,每一雜交組挑出16頭,體重相近(30 kg左右),公母各半,預試驗期10 d。根據(jù)不同的生長階段,根據(jù)飼養(yǎng)標準來配制不同的飼料,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雜交后代育肥至180日齡,對育肥豬每一組隨機抽取4頭(體重90 kg左右),公母各半,常規(guī)屠宰測定分析。
表1 日糧組成與營養(yǎng)水平Table 1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 %
注: ①預混料可為每千克全價料提供:硫酸鐵138.00 g、硫酸銅0.35 g、硫酸鋅120.00 g、錳0.05 g、硒 0.0003 g、I碘0.015 g、維生素C 200.00 g、維生素E 200.00 g。②消化能是根據(jù)原料組成計算所得。
Note:①The premix can supply per kg: FeSO4138.00 g, CuSO40.35 g, ZnSO4120.00 g, Mn 0.05 g, Se 0.0003 g, I 0.015 g, VC 200.00 g, VE 200.00 g.② Digestive energy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1.2.1 胴體品質(zhì)性狀指標測定 胴體的測定方法按照《瘦肉型豬胴體性狀測定技術規(guī)范NY /T825-2004》測定,胴體性狀指標包括胴體重、屠宰率、瘦肉率、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積等其他指標。
1.2.2 肉質(zhì)性狀指標測定 肌肉pH45min、大理石紋、肉色等,測定按照《NY/T821-2004》標準執(zhí)行(取肉樣部位為第10~12 胸椎處背最長肌)。
數(shù)據(jù)初步處理后用SPSS 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從表2可知,宰前活重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在四種雜交組合中,長×確組在平均日增重、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積指標方面,均顯著高于其它三組雜交組合及純種確山黑豬組(P<0.05);但在背膘厚方面對于平均背膘厚,杜×確組顯著低于其它三組雜交組合及純種確山黑豬組(P<0.05);對于皮重,確×確組最大,但是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表2 確山黑豬二元雜交后代胴體性狀測定與分析(n=4)Table 2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carcass traits of Queshan black pig
注:同行肩標小寫字母不同者表示差異顯著(P<0.05);肩標相同字母或無字母標注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同。
Note:Values with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row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same or no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below.
從表3可以看出,4種雜交組合肉色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對于大理石紋,漢×確組最高,約×確組最低,且差異顯著(P<0.05)。對于肌肉pH45min,大×確組最低,且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
表3 確山黑豬二元雜交后代肉質(zhì)性狀測定與分析(n=4)Table 3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meat quality traits of Queshan black pig
從表4可以看出,大×長×確雜交后代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杜×長×確(P<0.05)。大×長×確的料重比小于杜×長×確,二者差異不顯著(P>0.05);對于屠宰率和眼肌面積,大×長×確組合均優(yōu)于杜×長×確,但是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對于瘦肉率和平均背膘厚,杜×長×確組優(yōu)于大×長×確組,但是差異不顯著(P>0.05);骨重方面大×長×確小于杜×長×確且差異顯著(P<0.05)。
從表5可以看出,大×長×確雜交組合的肉色、大理石紋、肌肉pH45min均低于杜×長×確,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確山黑豬三元雜交后代胴體性狀測定與分析(n=4)Table 4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carcass traits in three-round hybrid commodities
表5 確山黑豬三元雜交后代肉質(zhì)性狀測定與分析(n=4)Table 5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meat quality traits of three-round hybrid pigs
從表6可知,三元雜交后代豬的平均日增重、瘦肉率、眼肌面積均顯著高于二元雜交后代(P<0.05);而對于胴體重、屠宰率和平均背膘厚,二元雜交后代均大于三元雜交后代豬,但是差異不顯著(P>0.05)。
表6 確山黑豬二元雜交后代與三元雜交后代胴體性狀測定與比較分析Table 6 Determin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arcass traits of Queshan Black pigs with two-way hybrid pigs
從表7可以看出,二元雜交商品豬的肉色低于三元雜交商品豬,而大理石紋和pH45min高于三元雜交商品豬,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
導入雜交是改良畜禽品種的重要方法,外來優(yōu)良種豬生長速度快、瘦肉率和屠宰率高,因此,常采用地方品種豬導入外來優(yōu)良種豬提高其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本研究用確山黑豬和杜洛克、長白、大白、漢普夏等引進豬種開展二元和三元雜交試驗。結(jié)果顯示,二元雜交組合中長×確雜交組合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三元雜交組合中大×長×確雜交組合顯著高于杜×長×確,同時三元雜交組合又大于二元雜交,具備明顯的雜種優(yōu)勢。含有四分之一血統(tǒng)的確山黑豬三元雜交豬,其平均日增重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由純種確山黑豬的329.63 g/d,提高到大×長×確663.76 g/d。梁國明等[12]在研究了大×長×通雜交組合后測得的日增重,同樣有所提高,由純種通城豬340.2 g/d,提高到大×長×通雜交組合546.2 g/d。中國地方品種經(jīng)過導入引進品種改良后,后代初生重和斷奶重均較母本有所提高,生長性狀遺傳力較高,雜交組合易于充分利用其雜種優(yōu)勢[13]。導入引進品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豬的日增重,但與引進豬種長白豬(日增重756.33±11.26 g)和大白豬(日增重768.75±13.32 g)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14]。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大×長×確三元雜交組合的屠宰率為70.69%,高于本試驗的其他組合,但是低于其他地方巴×太×花雜交豬(76.67%)[15]、合川黑豬(73.57%)[16]、關中黑豬(74.61%)[17]。瘦肉率、眼肌面積均以長×確組最高,且與對照組確山黑豬相比差異顯著(P<0.05)。研究表明,引入外源性的品種能使雜交豬的胴體性狀得到改善[17-18]。本試驗中,三元雜交豬與確山黑豬相比,平均背膘厚由3.56 cm下降到2.83 cm(大×長×確)和2.49 cm(杜×長×確),高于杜長大三元雜交豬,低于地方豬(關中黑豬3.75 cm)[17]。三元雜交組合的眼肌面積由純種確山黑豬18.27 cm2增加到34.04 cm2(大×長×確)和33.74 cm2(杜×長×確),低于杜長大三元雜交豬、長白山野雜豬(35.93 cm2)[19],但是高于北京黑豬(30.23 cm2)[20]。三元雜交豬瘦肉率從二元雜交組合均值51.36%,增至57.13%(大×長×確)和57.79%(杜×長×確),遠遠低于培育品種杜長大三元雜交豬,高于一些地方豬種如合川黑豬(43.00%)[16]、關中黑豬(48.96%)[17]。
表7 確山黑豬二元雜交后代與三元雜交后代肉質(zhì)性狀比較與分析Table 7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meat quality traits of Qushan Black pigs with 2-way hybrid and 3-way hybrid
豬肉品質(zhì)常用評定指標包括 pH、肉色、大理石紋、滴水損失、嫩度、肌內(nèi)脂肪等,這些指標直接影響肉的加工特性、營養(yǎng)價值和消費者可接受度[21-22]。通過對中外品種豬的肉質(zhì)性狀差異及其形成機制進行探討,發(fā)現(xiàn)地方品種豬的肉色、大理石紋、pH、系水力都高于國外品種豬,而失水率與剪切值都低于國外品種豬[23]。杜×長×大和梅山豬組合的配套雜交商品豬(DLYM)的肉質(zhì)性狀和胴體品質(zhì)方面表現(xiàn)突出[24],而本試驗二元雜交組合的的肉色、大理石紋和pH存在差異,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與蒲學棟等[25]研究的巴克夏豬與長大二元母豬的雜交結(jié)論一致。對于肉色,中國地方豬種的肉色評分值在2.5~3.5,雖然三元雜交后代大×長×確與杜×長×確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均超過了二元豬的肉色值;而豬肉胴體冷卻后的顏色和保水性是許多肉類加工企業(yè)和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內(nèi)容,肉色的優(yōu)劣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26]。大理石紋是肌肉品質(zhì)的重要標志,大理石紋評分降低說明肉質(zhì)變差,瘦肉中脂肪含量關系到瘦肉的感官指標、肉品的口感和風味,中國地方豬種大理石紋評分平均為3.28[21]。本試驗中,三元雜交后代的大理石紋差異不顯著(P>0.05),但在正常范圍內(nèi)。
綜上所述,對于生長性狀、胴體性狀和肉質(zhì)性狀,以長×確二元雜交組合和大×長×確三元雜交組合最為理想,在日增重、瘦肉率、眼肌面積,以及肉色、大理石紋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雜種優(yōu)勢,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因此利用確山黑豬和引進品種大白豬和長白豬雜交,可充分發(fā)揮確山黑豬優(yōu)良的種質(zhì)特性,為生產(chǎn)高品質(zhì)瘦肉型商品豬提供新途徑,宜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單留江, 李軍平. 確山黑豬品種特征和保護利用現(xiàn)狀[J]. 中國豬業(yè), 2012(10): 38-39.
[2] 李新建, 喬瑞敏, 李孝法, 等. 豫南黑豬及其雜交后代肉質(zhì)性狀及營養(yǎng)成分特性研究[J]. 家畜生態(tài)學報, 2016,37(3): 20-26.
[3] 孫素芳. 確山黑豬保種與開發(fā)亟待加強[J]. 中國豬業(yè), 2013(1): 35.
[4] 單留江, 李軍平, 王煥. 確山黑豬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豬業(yè), 2013(S1): 98-100.
[5] 全建平, 楊明, 丁榮榮, 等. 不同品系杜洛克三元雜交豬商品豬胴體及肉質(zhì)特性遺傳分析[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 37(6): 46-51.
[6] 黃培超, 覃小榮, 梁龍華, 等. 杜洛克、大白豬、長白豬純種后代胴體品質(zhì)及肌內(nèi)氨基酸含量的比較[J]. 豬業(yè)科學, 2016, 33(3): 114-115.
[7] 李文通, 劉穎, 周榮 ,等. 江泉黑豬與杜長大三元雜交豬屠宰性能及肉質(zhì)性狀比較分析[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7, 44(7): 2 057-2 064.
[8] 苗志國, 劉長忠, 李國旺, 等. 金華豬與長白豬生產(chǎn)性能和肉品質(zhì)的發(fā)育差異[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 49(8): 1 912-1 914.
[9] 楊杰, 周李生, 劉先先, 等. 萊蕪豬與杜長大三元雜交豬肉質(zhì)性狀種質(zhì)資源比較研究[J]. 畜牧獸醫(yī)學報, 2014, 45(11): 1 752-1 759.
[10] 喬瑞敏, 李孝法, 郭吉利, 等. 豫南黑豬及其雜交后代生長特性比較分析[J].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5, 49 (6): 794-800.
[11] 高薇, 吳艷, 李曉晨, 等. 兩種三元雜交商品豬育肥效果分析[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16(18): 89-90.
[12] 梁國明, 彭中鎮(zhèn), 劉榜, 等. 長×大×通、大×長×通雜交豬及其親本的生長性能、胴體性狀和肉品質(zhì)比較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7, 44(4): 1 009-1 015.
[13] 陳吉紅, 趙智勇, 楊明生, 等. 不同品系大約克與地方培育豬種滇陸豬雜交后代生長肥育性能與胴體性能研究[J]. 養(yǎng)豬, 2016(1): 44-48.
[14] 郭建鳳, 牛月波, 王彥平, 等. 大約克及長白豬生長性能及胴體肉品質(zhì)比較[J]. 養(yǎng)豬, 2017 (1): 68-70.
[15] 韓雪, 付曉利, 粟朝芝, 等. 不同雜交組合豬屠宰性能和肉質(zhì)性狀比較分析[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16(19): 128-130.
[16] 王德蓉. 合川黑豬肥育屠宰性能測定[J]. 四川畜牧獸醫(yī), 2008(9): 35-36.
[17] 王華, 賀長林, 吳國芳, 等. 新型關中黑豬胴體性能和肉質(zhì)性能研究[J]. 家畜生態(tài)學報, 2013, 34(10): 34-38.
[18] 左曉紅, 吳買生, 陳斌, 等. 四種商品豬肥育性能與肉質(zhì)特性比較[J]. 家畜生態(tài)學報, 2015, 36(2): 43-47.
[19] 婁安鋼, 李鐘淑. 長白山野雜豬與東北民豬肉質(zhì)性狀的比較[J].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6, 36(9): 1 593-1 596.
[20] 任琳, 張春江, 趙冰, 等. 北京黑豬的肉質(zhì)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學, 2011, 32(23): 43-46.
[21] 苑洪霞, 王鑫, 孫振梅, 等. 白洗豬與杜洛克豬雜交F1代豬肉品質(zhì)特性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7, 44(3): 761-766.
[22] 馮若楠, 夏天宇, 孫超, 等. 如何選購優(yōu)質(zhì)豬肉及其保存方法[J]. 畜牧獸醫(yī)雜志, 2018, 37(1): 69-70.
[23] 劉瑩瑩, 李鳳娜, 印遇龍, 等.中外品種豬的肉質(zhì)性狀差異及其形成機制探討[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5, 27(1): 8-14.
[24] 沈林園, 鄭夢月, 張順華, 等. 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白豬和梅山豬組合配套雜交商品豬屠宰性能和肉質(zhì)性狀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3, 40(10): 193-196.
[25] 蒲學棟, 李愛萍, 申學林. 巴克夏豬與長大二元母豬雜交對后代胴體性能及肌肉品質(zhì)的影響[J]. 家畜生態(tài)學報, 2013, 34(3): 21-24.
[26] 馮志華. 冷卻方式對豬肉品質(zhì)的影響[J]. 畜牧獸醫(yī)雜志, 2015, 34(2):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