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國強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在治療骨轉移癌性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 60例骨轉移癌性疼痛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單一唑來膦酸治療方案, 觀察組采用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的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無疼痛20例(66.67%), 輕度疼痛7例(23.33%), 中度疼痛3例(10.00%), 重度疼痛0例(0);對照組無疼痛12例(40.00%), 輕度疼痛9例(30.00%), 中度疼痛7例(23.33%), 重度疼痛2例(6.67%);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活動能力受限率53.33%(16/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3.33%(25/3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39, P<0.05)。治療前, 兩組卡氏評分(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KP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的治療方案, 能顯著緩解疼痛, 提升活動能力, 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補腎壯骨口服液;唑來膦酸;骨轉移癌性疼痛;卡氏評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56
臨床資料顯示, 骨轉移已經成為晚期肺癌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 其發(fā)病機制主要表現(xiàn)為溶血性破壞。隨著病情的不斷遷延, 患者經常會產生疼痛、病理性骨折及相應神經癥狀, 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常規(guī)西醫(yī)主要應用手術、放化療進行治療, 輔以唑來膦酸的注射, 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 但穩(wěn)定性差, 遠期恢復效果不理想。本院采用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的治療方案, 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 具有優(yōu)越性,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到本院接受診治的60例骨轉移癌性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齡40~79歲, 平均年齡(61.25±7.09)歲。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齡39~78歲, 平均年齡(61.21±7.4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本項目的入組患者均為惡性腫瘤發(fā)生骨轉移, 全部病例經影像學確診為溶骨性骨轉移;有輕度及以上骨轉移疼痛;預計生存時間>2個月;體力狀況評分(PS評分)≤2分;入組前4周內未接受過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 未使用過或已停用化療或放療時間>4周;中醫(yī)辨證論治屬腎虛精虧或肝腎陰虛者;血液系統(tǒng)、肝腎功能基本正常;自愿參加本研究[1]。排除標準:治療期間行放療或者化療者;PS評分>3分;治療前有病理性骨折者;中醫(yī)辨證論治不屬腎虛精虧及肝腎陰虛者。
1. 3 方法 對照組應用唑來膦酸(吉林省西點藥業(yè)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1967), 取4 mg添加至
100 ml生理鹽水中, 行靜脈滴注。時間≥15 min, 4周1次, 共2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補腎壯骨口服液, 10 ml/次,
3次/d。兩組治療時間均為8周。
1. 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況、活動能力受限情況及治療前后KPS評分。依照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RS)標準評定疼痛程度[2]:0為無疼痛;1~3為輕度疼痛;4~7為中度疼痛;8~10為重度疼痛?;顒幽芰y定標準:0級為能自主活動;Ⅰ級為活動輕度受限, 基本能自理;Ⅱ級為活動受限, 需他人輔助;Ⅲ級為完全限制, 不能正?;顒?Ⅰ~Ⅲ級均為活動能力受限。依照KPS評分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疼痛程度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無疼痛20例(66.67%), 輕度疼痛7例(23.33%), 中度疼痛3例(10.00%), 重度疼痛0例(0)。對照組無疼痛12例(40.00%), 輕度疼痛9例(30.00%), 中度疼痛7例(23.33%), 重度疼痛2例(6.67%)。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活動能力受限情況對比 觀察組活動能力受限率53.33%(16/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3.33%(25/3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39, P<0.05)。
2. 3 兩組KPS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KP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骨轉移作為肺癌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 提示病癥已發(fā)展到晚期, 臨床可見持續(xù)性疼痛、高鈣血癥等, 伴有病理性骨折等一系列病變, 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對不能有效開展手術的患者而言, 雙磷酸鹽是目前西藥治療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它和人體骨骼具有親和力, 可被順利轉運到骨, 通過沉積被破骨細胞吸收, 起到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表達的作用, 促進破骨細胞發(fā)生凋亡。研究發(fā)現(xiàn), 唑來膦酸有破壞骨質吸收的作用, 能降低腫瘤細胞因子的釋放頻率, 從而緩解疼痛感。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 骨轉移實質上屬于“骨疽”、“骨瘤”等。肺癌骨轉移發(fā)病時間長, 傷及腎臟, 使腎臟精氣受到削
弱, 骨絡間廣布痰瘀, 發(fā)生癌毒積聚。臨床上多使用補腎壯骨的中藥制劑輔助治療, 有利于排毒散結[3-5]。方劑中川續(xù)斷微苦、辛, 性質溫和, 可疏通血液, 消腫止痛, 壯骨補陽, 使肝腎功能逐步得到恢復。淫羊藿歸肝腎經, 可祛除濕氣, 調理人體機能。骨碎補味苦而溫和, 能緩解傷痛, 補充正氣。牛大力補肺調虛, 能增強筋骨的韌性。有學者[6, 7]研究還發(fā)
現(xiàn), 補腎壯骨法能顯著改善肺癌骨轉移的狀況, 延長新骨轉移灶的形成周期。該學者認為, 一旦肺癌發(fā)生骨轉移, 骨骼細胞將會受到比較嚴重的損傷, 同時成骨細胞開始不斷繁殖再生, 導致磷酸鹽大量沉積, 從而引發(fā)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的上升。與此同時, 骨質遭到破壞, 使大量鈣元素被釋放, 誘發(fā)高鈣血癥等。應用補腎壯骨藥結合唑來膦酸能控制堿性磷酸酶的表達, 維持骨的正常生理機能。本研究采用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的觀察組疼痛程度顯著降低, 活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綜上所述, 采用補腎壯骨口服液聯(lián)合唑來膦酸的治療方案, 能有效控制疼痛感, 提升活動能力, 值得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煒, 趙凌艷, 徐祖紅, 等. 補腎散結方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肺癌骨轉移的臨床療效.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10(6):791-794.
[2] 周斌. 研究身痛逐瘀湯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肺癌骨轉移疼痛的臨床效果.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5(11):54-55.
[3] 高彩鳳. 自擬補腎壯骨湯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肺癌骨轉移疼痛的療效觀察.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3(11):247.
[4] 孟晉. 中藥湯劑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肺癌骨轉移疼痛的臨床觀察. 現(xiàn)代中醫(yī)藥, 2012, 32(2):39-40.
[5] 吳益萍. 自擬骨痛湯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肺癌骨轉移疼痛16例.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3, 20(2):204.
[6] 王永新. 唑來膦酸治療骨轉移癌痛的臨床效果. 中國處方藥, 2015, 13(1):58.
[7] 陳州華, 黃立中, 肖玉潔, 等. 補腎活血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骨轉移癌疼痛25例.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 35(6):22-26.
[收稿日期: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