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丹瑤
丁,丁,冬,冬。琴聲幾許,陽光幾縷,那是一位稚童看世界的眼睛。誠然,一顆心靈感知這片大千世界的方式,可以有千千萬萬種。而我,只愿瑤琴丁冬,久久縈懷,長相廝守。
因為內(nèi)心熱愛,哪怕從小只是高高圍墻里的井底之蛙,也有天大的夢想:扛上我的古箏,十指翻飛,將中國的清雅古韻向世界彈響。
因為內(nèi)心熱愛,所以義無反顧。把絆住前進步伐的碎石子踩成砥石;把一路的荊棘編成榮耀的桂冠——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丁丁冬冬的琴聲開始從我一個人的小屋里飄出來,飄啊飄,飄進親朋好友的耳朵里,飄上大大小小的舞臺……
當燈光打起,音樂響起,我安然坐定。一琴,一凳,一人。雙手如蝶在花間翻飛,琴聲如清泉般汩汩流向心田。又是那種熟悉的感覺,我仿佛又回到了許久許久以前,當我第一次與古箏邂逅,當我立下雄心壯志——我發(fā)現(xiàn),我對它的熱愛更深了,更加不可分割了。那一瞬間,仿佛已身處我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仿佛下面的觀眾,一個個都是金發(fā)碧眼,西裝筆挺……
當掌聲響起,當獎杯舉起,我那樣稚嫩而執(zhí)著地相信:維也納金色大廳,已離我不遠。
只是,我嬌小的雙腳還未涉足骯臟的泥濘,我清澈的雙眼還無力洞察光明之中的陰翳。從小在被呵護著的襁褓中長大,縱使十個手指能演繹世間天籟,也彈不破紅塵,喚不醒神靈。當數(shù)不清的石子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當數(shù)不清的利劍刺心千瘡百孔,我開始從“襁褓”中驚醒。我開始近乎絕望地發(fā)現(xiàn):原來曾經(jīng)看到的那個世界,根本不是這個世界的真面目。
怎么辦?怎么辦?我開始掙扎。當熟悉的感覺不再,當兩岸的鮮花不再,當夢想中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漸漸化為海市蜃樓,我開始彷徨、迷茫。
后來,我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世界里存在著那所謂“樂器之王”的鋼琴,還有……而人偏偏崇洋媚外。有人說會彈古箏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彈鋼琴才叫個厲害。黑黑白白那么多個鍵,什么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都會彈……就是就是……
于是,我獨自一人,守著被遺棄在角落里的古箏,輕撫琴弦,琴聲哀婉、凄切。為何人心總是如此浮躁?他們有真正領略過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文化精髓嗎?中華民樂的地位在哪里?丁,丁,冬,冬。琴聲依舊,清淚兩行。
不再猶豫了。我堅定了要去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決心。為了不讓丁丁冬冬的古箏之音成為歷史的絕響,我要把它帶出國門,帶向世界,讓聽慣了《命運交響曲》的西方人領略《高山流水》的魅力所在;讓國人驕傲,讓世界矚目!
我一點一點地燃起了自信。之前的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沒有認清現(xiàn)實的拼搏不是真正的拼搏,認清痛苦的現(xiàn)實之后,不頹唐,不裹足,迎難而上,才是真正的強者。
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守住初心,在與古箏的耳鬢廝磨中,肩負使命,靜待夢想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