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對于初中語文而言意義重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將閱讀教學作為日常工作的一個重點,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真正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出發(fā),切實分析了初中語文高校課堂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并提出了相對應的建議,希望對初中語文教學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效率較為低下,這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限制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語文閱讀將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二、 影響初中語文高校課堂閱讀教學的原因
閱讀有利于提高初中學生的知識儲量,擴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影響,我國初中目前的閱讀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多種原因制約了閱讀教學的進步。而限制閱讀教學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從教學方式角度,教師角度,教育目標角度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一) 教學方式不正確
教學方式的不正確是限制閱讀教學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在初中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采用多媒體設備來開展教學。盡管多媒體設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教學水平的提高,但卻并不適合閱讀教學。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在于降低教師的工作量,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然而,教師一般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閱讀的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還與閱讀教學的根本要求相悖。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大幅度下降,且根本無法從教學當中取得收獲。此外,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將情景教學法作為主要的一種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課文內容,設置不同的情景,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投入到文章閱讀當中。然而,情景教學法卻并不適用于閱讀教學,尤其是在學生沒有對文章理解透徹的情況下,根本無法達到投入其中的目的。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還會讓學生對文章產生誤會,無法從中體驗到作者的真實情感。
(二) 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反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而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體驗到文章中的內涵和真諦,從而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因此,初中的閱讀教學應當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去對待,只有讓每一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當中,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三) 教育目標不明確
受到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影響,現(xiàn)階段的初中閱讀教學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育模式所具有的缺點依然存在。正因如此,使得閱讀教學無法從根本上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當教育目標和教學方式相悖的時候,無形之中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使得學生從閱讀教學中的收獲大大減少。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建議
(一) 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新型教學方式引入到閱讀教學當中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充分尊重學生地位,并多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例如說,在學習《母親》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開展閱讀交流,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有的學生可能對于《母親》這篇文章有些不理解,受到年齡影響而無法感受到讀者的真正含義。而通過閱讀后的互相交流,學生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對文章的理解,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學生交流的過程本身就是提高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二) 指導學生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教授給學生的一定的閱讀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播放與文章主題相符合的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杜畫z造人》中有這樣一句話“她笑,池水里影子也對他笑:她假裝生氣,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碑攲W生在閱讀這段話的時候,應當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并且在斷字斷句的過程中注重平仄分明。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臺朗誦,并讓學生來評價朗誦學生的朗誦水平。無論是朗誦者還是旁觀者都能從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這對于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不小的幫助。
(三) 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計劃
由于年紀較小的原因,初中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貪玩心理,且在自制能力上存在諸多的欠缺,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閱讀作業(yè)的方式,幫助學生安排課后閱讀計劃。比如說,當學習完《最后一課》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再次進行閱讀,并且要求學生寫下讀后感。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理解,達到了溫故知新的目的,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可以稱得上是一舉兩得。
(四) 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所以必須要全部學生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魅力,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的效率,真正做到全面綜合發(fā)展。
四、 結語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已經成為了一項基礎。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不斷地在實踐當中審視自我,找到教學方式上的弊端,通過學習等手段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逐漸完善自身的不足,形成一套可行的教學模式。語文高效課堂的閱讀教學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讓閱讀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張彬.關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7(5):154.
[2]沈輝.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10).
[3]吳文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4).
[4]薛樹鵬.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16(6):44-45.
作者簡介:
蔡韓春,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