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
鏡頭一:網絡聯(lián)想
1.師:首先讓我們進入網絡聯(lián)想。我們來玩頭腦風暴游戲。這個游戲簡單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也就是由一個詞或詞中的一個字展開聯(lián)想,生發(fā)開去,編織成一張美麗的經典網絡。
2.教師請現(xiàn)場聽課的專家任出三個詞語:“一心一意”“春天”“快樂”學生展開聯(lián)想。
生1:我由“春天”聯(lián)想到: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由“秋”想到了: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由“夫”想到了: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由“狼”想到了: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p>
師:太棒了,一口氣串出這么長一串經典珍珠!
生2:我由“快樂”聯(lián)想到: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由“天”聯(lián)想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人”聯(lián)想到: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由“鳥”聯(lián)想到: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由“中”聯(lián)想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p>
師:也不簡單!思維敏捷,脫口而出!
生3:我由“一心一意”的“一”字聯(lián)想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由“草”聯(lián)想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由“春”想到《春游曲》: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由“風”聯(lián)想到《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由“花”聯(lián)想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由“徑”聯(lián)想到: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由“行人”聯(lián)想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由“牧童”聯(lián)想到: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由“童”聯(lián)想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敢于挑戰(zhàn)!你的聯(lián)想能力也超級棒!
【評析:“頭腦風暴”這種富有挑戰(zhàn)、刺激性的游戲形式,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交流的興趣,學生的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的運動狀態(tài),快速搜索已背的詩、詞、曲、賦、文、句、經、聯(lián)等佳句,通過聯(lián)想接龍的方式把它們串在一起,以達到誦讀經典、交流鞏固經典的目的。同時,通過“聯(lián)想”這種思維方法的訓練,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和發(fā)散性?!?/p>
3.請專家再次出題:“談笑風生”,全班一起接龍。
生1:我由“談笑風生”的“風”聯(lián)想到“雪”,由“雪”想到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生2:我由“含”“寒”聯(lián)想到: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由“獨”想到: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生3:我由“春”想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生4:我由“風”想到一副對聯(lián):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生5:我由“水”想到: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生6:我由“晴”想到“太陽”: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生7:由“人”我想到: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生8:由“春”想到: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
【評析:游戲是學生的最愛,把游戲由個人參與拓展為全班參與,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思維相互碰撞,拓寬經典交流的面,織成了一張美麗的經典網絡。同時“盡可能不重復”這一要求使這一游戲更具挑戰(zhàn)性,同時也是對低年級學生的聽的能力進行了訓練?!?/p>
鏡頭二:詩情畫意
師(點擊有關春天的圖片):看到這些畫面,你會聯(lián)想到哪些經典佳句?咱們來個男女生對抗賽,好嗎?看哪一隊想得多、背得有感情!
女生1:我想到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p>
師:背得多有感情??!看到這幅圖,仿佛讓我們和詩人一起陶醉于江南那紅花碧水的春景中。
男生1:我想到了:“蠟梅吐芳迎紅日,綠柳展翅舞春風?!?/p>
師:是的,你想到了初春時節(jié),蠟梅綻放,楊柳依依的美景。
女生2:我想到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p>
師:這句詩配上這幅圖再恰當不過了。
男生2:我想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p>
師:看到滿樹的紅花,讓我們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大林寺的桃花。
女生3:我想到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p>
男生3:我想到了:“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p>
師:滿園的新綠,生機勃勃,又靜又清的河水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岸上的景物,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韓愈的《春游曲》。
女生4:我想到了:“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男生4:我想到了:“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p>
……
接著教師又出示山水圖、月亮、夕陽圖、秋冬圖,學生的答案異彩紛呈,有關的詩詞佳句脫口而出,且學生個個朗誦得聲情并茂。(略)
【評析:畫中有詩情,詩中有畫意,一幅圖,一張畫,往往會讓我們聯(lián)想出許多的詩詞佳句來。此環(huán)節(jié)其實仍然屬于一種定向的聯(lián)想方式,學生通過畫面聯(lián)想與之相關的詩詞佳句,再加上老師的簡單評價,對學生來說,既是對積累的經典佳句的歸納梳理,又有利于學生對詩詞佳句的理解?!?/p>
鏡頭三:創(chuàng)設情景,巧用名句
師(出示):(1)年少時期,正是讀書學習的大好時光,我們要珍惜呀!可小強一天到晚就是無所事事,我們快來勸勸他:“—————— ”
生1:我打算這樣勸他:小強,古人說的好:“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p>
師:你說得太有道理了!“寸金難買寸光陰”哪!時間太寶貴了。
生2:我打算這樣勸他:小強,古人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你可要努力呀!
師:是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生3:我打算這樣勸他:俗話說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小強,趕緊改正錯誤吧!
生4:“枯木逢春猶在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毙姴荒茉儇澩媪耍煤脤W習呀!
……
接著教師又出示了有關“讀書”“思考”等方面的情景,引導學生運用已積累的名句。學生的回答依然精彩不斷。(略)
【評析:針對學習生活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采用“我來勸”這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說的愿望,引導學生巧用這些經典名句。同時在運用交流中鞏固、加深對這些經典名句的理解。當然學生在運用這些惜時、求學、言志等名言警句勸說別人的同時,其實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自我教育和啟迪?!?/p>
鏡頭四:引用經典,創(chuàng)編小詩
(1)師點擊《那是春天》,生賞析(略)。
(2)仿說秋天。
師:想不想挑戰(zhàn)一下周子淇?快速從你的大腦中搜索有關秋天的古詩詞,展開巧妙的聯(lián)想,仿照這種句式創(chuàng)編小詩。
生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那是秋天的腮紅吧?
生2:“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那是秋天的豐收會吧?
生3:“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那是秋天的花環(huán)吧。
生4:“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那是秋天的調色盤吧?
生5:“紅葉黃花秋意晚”,那是秋姑娘的紅旗袍吧?
生6:“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那是秋天的信使吧?
……
師相機點撥評價,獎勵書簽(略)
師生合作連句成詩。(略)
【評析: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運用經典佳句,不僅讓學生感受經典佳句的意境美,還使學生在運用中體驗到了背經典的成就感。以班級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為范文,全班賞析,老師作適當?shù)狞c評后引導仿說,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接近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他們的才思、個性得到充分張揚?!?/p>
【反思】
本節(jié)《經典誦讀交流課》是學校校本課程《經典誦讀》開設下的一節(jié)指導課。為了有效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大量閱讀”“誦讀優(yōu)秀詩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我們抓住“十三歲之前黃金記憶”的有利時機讓學生記誦經典,引領他們走進積淀著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華文化,讓他們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為其一生奠基。
陶淵明有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在誦讀中要求融入 “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意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是遠離功利之外的一種精神修養(yǎng)。不需要學生字字會解釋,句句能分析。只要學生開心地學,有趣地讀,多多地記。孩子們的誦讀,抑揚頓挫,瑯瑯書聲,會背誦時,更是“樂此不?!薄R龑W生“觸摸”語言的同時形成一生的文化資產。本節(jié)課的設計正是遵循了以上的教學理念。
在經典誦讀教學中我們還總結了三種課型:交流型、賞析型、鞏固型。本節(jié)課屬第一種,具體有以下特點:
1. 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游戲激趣,主要采用了頭腦風暴、男女生對抗賽及“我來勸”“我來挑戰(zhàn)”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課堂誦讀交流的積極性。
2. 在誦讀交流的方法上,主要采用“聯(lián)想”“歸類”的方法,以“聯(lián)想”為線索貫穿課的始終?!邦^腦風暴”是一種“發(fā)散性”聯(lián)想,“詩情畫意”是一種“定向”聯(lián)想,“巧用經典”是一種“歸類”式聯(lián)想,在聯(lián)想交流中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高度的集中性、興奮性。平時,我們經常進行這種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誦讀比賽,看誰聯(lián)想得多,學生是樂此不疲。其實在日常的誦讀過程中,我們還創(chuàng)造了十幾種有趣的誦讀方法如:相聲法、分聲部法、雙簧法、說唱法、快板法、回聲法等等,花樣繁多,學生的誦讀興趣高漲。
3. 結合學生的生活和習作引導學生用經典,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嘗試。背誦、交流是手段,積淀運用才是目的。在孩子已有了為數(shù)不少的詩詞佳句的積累之后,引導運用經典會使學生有一種“用經典”的成就感,也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語言及文化功底。
總之本節(jié)課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游戲中,聲情并茂的朗誦中,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中熟背經典、巧用經典,既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又在水到渠成中積淀了語言。
“教學生六年,為學生想六十年”。這是我們一直在追求著、努力著的。
附:
那是春天
周子淇
“撲頭飛柳花”,
那是春天的電報吧?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攏”,
那是春天的拼圖吧?
“一得風動搖,四畔亂拈綴”,
那是春天的秋千吧?
“自在嬌鶯恰恰啼”,
那是春天的旋律吧?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那是春天的使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