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銀環(huán) 張嫚莉
摘要:我國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而養(yǎng)老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問題。隨著“靠兒養(yǎng)老”的觀念在許多老年人的觀念中逐漸淡化,養(yǎng)老院成為許多老年人走出去養(yǎng)老的第一選擇。鎮(zhèn)江市作為江蘇省老年人比例較高的城市,其老年人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問題的發(fā)展對于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論文將通過整理實踐數據,分析出社會組織不同的關懷方式給養(yǎng)老院老人生活帶去的利與弊,從而引導社會組織合理地探訪老人,減少不當探訪給老人造成的困擾,提高養(yǎng)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關鍵詞:鎮(zhèn)江市;養(yǎng)老院老人;生活滿意度;社會探訪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六十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同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93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老齡化形勢愈發(fā)嚴峻。伴隨社會老齡化而來的是日益突出的老年人問題,其中養(yǎng)老問題成為當今社會最嚴重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養(yǎng)老院老人的物質生活在逐漸的改善,如何更好地發(fā)展養(yǎng)老機構就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其中從老年人個人主觀角度出發(fā)的生活滿意度就成為核心衡量標準。我們呼吁各界關心老人,但卻對如何探望他們缺少足夠的認識,不適時不合理的關懷只會給老人的生活帶來煩惱。鎮(zhèn)江老齡型特征十分明顯,且老齡化速度仍在加快,養(yǎng)老院的完善和發(fā)展需要各界的不斷努力,本研究期望提供一些建議,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做出一些努力。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在鎮(zhèn)江市養(yǎng)老機構中隨機抽取了2個養(yǎng)老機構進行抽樣調查,其中男性61 人,女性69人,年齡66-95歲。
2、統計方法
2.1老年人生活質量評定表
此表共十余個條目,內容包括老人基本信息(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健康(健康自評和患病狀況)、生活狀況(經濟收入、婚姻狀況、子女情況、人際交往情況)、相對應的滿意度以及總體生活滿意度,按內容項目得分進行評定。問卷共發(fā)放了13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08份,其中男性47例,占43.5%;女性61例,占56.5%,年齡67-90。其中關于患病狀況和人際交往的數據,我們詢問了相關工作人員,以便得到更準確的數據。
2.2外界探訪影響因素表
為了調查不同的外界探訪對養(yǎng)老院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且考慮到兩個養(yǎng)老院老人不同的居住條件、文化程度、年齡分布與男女比例,我們從個人、學生、家庭以及社會團體四個探訪方面出發(fā)設計表格,通過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以增加調查結果的準確性。采訪時,我們會根據其興趣性格等選取不同話題,輔以子女、食物狀況、住宿狀況,日?;顒影才诺鹊那腥?,聽取老人的看法和意見,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調查結果
2.1個人探訪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從調查結果看,40.6%的老人對愛心人士的探訪感到很滿意,33.4%感到較滿意,23.2%認為一般,3.6%的老年人對此不滿意。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和老年人的交談,我們得知大多數愛心人士都會在節(jié)假日前來探望老人,并給老人帶來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有少數長期匿名捐款的愛心人士,用他們特殊的方式來默默地關懷老人。眾所周知,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上的老化削弱了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因此,他們在生活起居方面就格外需要他人的照顧。而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現代家庭大都成為了“421 ”模式,子女在提供了經濟資助的同時難以在精神方面予以相應的關懷。雖然愛心人士定期的物資幫助使大多數老年人感受到了溫暖,但仍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精神與心靈方面的需要。由此可見,愛心人士對老人生活滿意度的提高僅能起到部分物質上的幫助。
2.2學生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根據調查,34.1%的老年人對學生群體的探訪感到很滿意,55.7%較滿意, 6.1%的老人認為一般,另有4.1%的老人感到不滿意。學生群體以大學生為主,他們主要是以學生社團的形式來拜訪老人,除了少量物質上的關懷外,還會給老人表演歌曲、舞蹈等節(jié)目 ,有些老人甚至加入他們,一同載歌載舞。老人們表示,學生的到來給他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生機,使他們感覺變年輕了許多。只有極少數老人覺得大學生的節(jié)目過于吵鬧,影響了他們的休息。
2.3普通家庭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在中小學生的家庭中,家長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以及讓他們了解社會,會帶孩子來養(yǎng)老院幫助老人。 調查顯示,16.2%的老年人對此感到很滿意,45.4%的老人較滿意,17.6%感到一般,其余20.8%的老人不滿意。家長和孩子來到后,會幫助打掃老人的房間,一起和老人聊天,有的也會和老人一起打牌。他們的到來使老人感受到了難得的家庭氛圍,減少了子女不在身邊所帶來的孤獨感。至于不滿意的老人,起初,他們很歡迎這些家庭的到來,但在享受了短暫的家庭溫暖后,老人的內心會更加空虛。漸漸地,老人開始排斥這些家庭的來訪。
2.4社會組織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相比其他因素而言,社會組織的探訪相對較少,對老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并不明顯。其中17.2%的老人感到很滿意,42.9%的較滿意,36.2%認為一般,3.7%的老人感到不滿意。社會組織的每次探訪人員都相對較多,會帶來比較多的生活物品,由于每個社會組織的組成不同,給老人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此外,少數老人表示,有些社會組織會捐助一些生活物資,心意是好的,但總會有專門人員一直拍照,這就使他們感覺很煩惱。
四、對策分析
4.1注意全面性
雖然近幾年我國養(yǎng)老事業(yè)在不斷向前發(fā)展,但是仍然有許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外界探訪從表面看來是利大于弊,給老人空缺的心靈帶去了許多的安慰,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然而這些關懷方式的不利之處也不容忽視。從調查看出,愛心人士的探訪是值得大力推崇的,他們自發(fā)地去探望老人,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這種探訪往往存在局限性,無法照顧到大眾,個人探訪時應該注意全面性,最好不要只固定地探訪幾個老人。養(yǎng)老機構可以把來訪人員的行程加以統計,有計劃性的帶領他們和老人交談。
4.2提高探訪人員的素質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老人們對學生的探訪持有很高的認可度。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大學生們的赤誠之心,他們還未步入社會,相比其他團體,少了份俗氣,多了些朝氣,一方面消除了老人對家人子女的思念,另一方面也使得老人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希望,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當然,有部分學生由于學校的硬性要求,投機取巧,紛紛在寒暑假扎堆去養(yǎng)老院,這樣無序的探訪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不值得提倡,養(yǎng)老院對此類探訪應該加以約束。
4.3合理的探訪時間
由于人在各個階段的身體機能反應不同,老年階段的人們身體狀況會不斷下滑,他們常常需要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外界去探訪時,尤其是團體組織,就更應該注意時間,避免過早或者過晚,比如不要打擾老人們的午休,早上9.00過后,下午2.00過后再去探訪;另外,可以適當增加探訪的次數,減少每次的時長,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去關懷他們。
參考文獻:
[1]蘇振芳 人口老齡化與養(yǎng)老模式[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2
[2]劉影,田園,趙雅寧,張盼,郝正瑋. 自我效能對養(yǎng)老院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3): 3729-3731
[3]陸佩佩,李紅玉. 不同養(yǎng)護模式下老年人養(yǎng)護需求及其養(yǎng)護能力的差異性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5): 1780-1785
[4]張藝靈. 社會工作介入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的人際交往障礙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
[5]黃俊輝,李放. 生活滿意度與養(yǎng)老院需求意愿的影響研究——江蘇農村老年人的調查[J]. 南方人口,2013, (01):28-38
[6]郝桂蘭,楊南南,王愛華,張?zhí)m娥,張媛媛. 養(yǎng)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14):3012-3013
[7]王黎,寸待麗,謝紅. 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2015,(04):237-239
[8]楊曉娟,丁漢升,杜麗俠. 美國老年人全面照護服務模式及其啟示[J]. 中國衛(wèi)生資源,2016,(04):3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