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來福
從維護企業(yè)合法權益的目的出發(fā),供電企業(yè)要避免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的發(fā)生,其實質就是要做好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法律責任的預防工作,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前些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司法解釋對高壓觸電案件的歸責,與以往判例中更多適用民法中的無過錯歸責不同,采取了按資產歸責的原則,電力設施的產權是誰的,誰就必須負責賠償。因此,明晰供電企業(yè)與用電客戶雙方的產權非常重要。明晰產權應有法律依據,雙方簽訂的供用電合同就是有效的法律依據。供電企業(yè)在用戶報裝后,在用戶工程驗收合格后,必須簽訂好供用電合同,約定條款,明晰雙方電力設施的產權分界點。以前的老用戶未簽訂供用電合同的,必須補簽。尤其對于專變用戶,必須特別注意。用戶的電力設施往往不像供電企業(yè)那樣嚴格管理,成為許多觸電事故的罪魁禍首。
農電體制改革后接管農村電網,也必須簽署、保管好移交協(xié)議,尤其是農村電網比較陳舊,安全隱患多,必須簽訂移交協(xié)議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需要注意的是農村電網的投資主體比較復雜,必須確認移交的協(xié)議是產權所有人親自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另外,在電力設施產權明晰但產權方委托供電企業(yè)進行維護管理的,也必須簽訂好管理維護協(xié)議,注明雙方所應承擔的安全責任,供電企業(yè)只應承擔屬于維護管理方面的安全責任,不屬于維護管理權限范圍引發(fā)的安全責任,不予承擔;發(fā)現安全隱患,不屬于自己權限范圍的,要盡快報告產權單位及有關管理部門,避免承擔無謂的責任。
遇到產權不明晰的,盡快想辦法明晰產權,必須預見其危險性,做好有關處理,比如加強維護管理,向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做好匯報。
電力設施的設計和施工不符合技術規(guī)范,不但容易產生安全隱患,一旦發(fā)生觸電事故,會成為事故取證的重點并直接作為索賠依據。政府的規(guī)劃建設行政許可文件必須妥善保管,作為依法建設的法律證據。目前正大力進行城農網改造,工程量大,外包工程也較多,施工隊伍資質參差不齊,在工程設計中和工程驗收中尤其要注意符合技術規(guī)范,符合安全要求,不合格的堅決要求返工。
城市和農村的10千伏線路以及低壓臺區(qū),接近居民區(qū),人流量大,必須經常巡視。要及時清理砍伐電力設施保護范圍內的樹、竹等植物,及時制止在電力線路附近放風箏等危害線路安全的行為。農村電網殘舊,接管后未來得及改造的臺區(qū),要加強安全檢查。暴雨、臺風等災害過后,應該及時巡視電力設施,防止斷線、漏電,引發(fā)觸電案件。
電力設施和電力設施保護區(qū)域要按照標準制作,懸掛警示牌,盡到告知義務;電力設施投產前,要安排通電通告。電力建設施工場地特別是接近交通、公共場所的,要劃定施工范圍,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許多時候,觸電事故并非由于電力設施的本身安全問題造成,而是由于電力設施以外的多項原因引發(fā)的。供電企業(yè)是否承擔法律責任或承擔多少責任,視其實際情況和法院的判決而定,但在訴訟中供電企業(yè)幾乎不可避免地成為被告和被判賠償。因此,對市區(qū)一些非法廣告牌、廣告橫幅,必須及時進行清理。對有線電視線、通訊線路建設在電力線路上的 “三線合一”安全隱患問題,必須加強與政府管理部門、廣播電視、電信企業(yè)的配合與協(xié)商,加緊專項整治。還要注意大力打擊竊電和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保證線路安全運行,并注意及時消除此類行為造成的安全隱患,防止造成人身觸電傷害事故。
要加強供電企業(yè)員工業(yè)務水平的培訓,提高電力設施維護與安全管理水平。農村電工要加強管理,必須有上崗證和電工資格證,才允許上崗。
發(fā)生社會觸電案件后,必須從事故責任和法律訴訟兩方面出發(fā),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同時與政府管理部門加強溝通與協(xié)調,在案件處理中把握主動。
發(fā)生觸電案件要盡快取證?,F實中事故發(fā)生時受害一方大多并沒有立即追究供電企業(yè)責任或提起索賠,而是一段時間后因某種原因提起訴訟希望得到賠償,如果不做好現場及時取證并保存,取證難度就會加大。
一旦發(fā)生觸電事故,必須及時通知政府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部門和公安機關,聯(lián)合進行事故調查取證,弄清事故過程和事故責任,取得有利的法律證據。并且要求政府部門出具有效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明確供電企業(yè)的事故責任,作為有效的法定證據,以免除賠償責任或避免承擔更多的責任。
供電企業(yè)應在責任認定上積極主動,與政府管理部門加強溝通,及時取得事故責任認定書,明確觸電事故處理程序。供電企業(yè)要了解政府管理部門在處理觸電事故的思路,如果受害人一方作出過激行為,必須把握好尺度,既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要力促管理部門依法辦事。
如果發(fā)生訴訟,法院的判決就是最有力的事故責任處理決定,因此除了認定事故責任,證明事實,必須更加注意從法律訴訟的角度出發(fā),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在事故現場要注意證明事故的前因后果,拍照、錄像取證,如證明受害人的主觀過錯行為,證明觸電事故是由于外力引起等。
要做到這一點,供電企業(yè)的安全人員需加強法律學習,更好地把電力專業(yè)知識和法律知識相結合,與公司法律人員或參與事故調查的其他司法部門人員更好地配合,確保自己收集的證據既有法律效力,又更有利于訴訟,有效地維護企業(yè)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