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乃麗鹿
李老漢的兒子李洋在外地定居了,李老漢生病之后,一直是侄子李江照顧他。最近,李老漢的狀態(tài)越來越不好,這天,他趁李江在,遞給了李江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等他故去,他的那套房就留給李江。接著,李老漢又從枕頭下掏出兩張存折,說:“這個等我死后你交給李洋?!币娎罾蠞h早已拿定主意,李江也不好再拒絕,但他也沒有表示什么,只是默默地收下了東西。
幾天后,李老漢撒手人寰,趁李洋回家處理李老漢的后事,李江便把存折交給了他。
三個月后,李洋回來給李老漢辦百日,順便,他想請李江做個見證,把李老漢的房子賣掉。李江一聽,說:“這房子你爸已經(jīng)給我了?!?/p>
李洋愣住了,擺擺手說:“不可能,他有我這個兒子呢,怎么會把房子給你這個侄子?”
“確實是給我了,還寫了遺囑呢,不信我拿給你看?!闭f完,李江急忙回家找來了紙條。李洋看了后先是一愣,然后說:“差點忘了,虧我還是學(xué)法律的。你這不是遺囑!”李江被他這樣一說,狐疑萬分。李洋隨即解釋:“遺囑中的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但不包括你這個侄子,所以這不是遺囑,只是遺贈,就是死者將自己的財產(chǎn)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p>
接著,李洋又問:“哥,自從你知道這份遺贈后可曾向誰說過要繼承這個房子?”李江搖了搖頭。
李洋惋惜地說:“你應(yīng)該在知道遺贈后兩個月內(nèi)做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否則就推定你放棄遺贈了?!?/p>
李江聽后急忙反駁:“怎么能這樣推定?這樣的話,你也沒表示要繼承啊,那你也放棄繼承了?”
“法定繼承和遺贈不同,即便我沒說要繼承也會被推定為接受繼承,現(xiàn)在你放棄了遺贈,那遺產(chǎn)就應(yīng)該按法定繼承處理,而我又是唯一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房子應(yīng)該由我繼承!”李洋說道。
李江心想,李洋就是不想把房子給自己,見他不懂法律便來蒙騙他,他生氣地說:“我明明沒有放棄,你說我放棄我就放棄了?你說的法律我不信,法院說的我才信!”
李洋見此,搖搖頭:“那你去法院起訴吧,讓法院作出公正的判決,免得咱爭來爭去傷了和氣?!?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4/08/qkimagesgshugshu201807gshu20180721-2-l.jpg"/>
不久,李江果然將李洋告到了法院,沒想到法院竟沒有支持他接受遺贈的請求。后來,李洋得知一直是李江照顧父親,特找來公證人員,將他繼承的房子又贈給了李江。
律師點評:
《失效的遺贈》故事涉及的一個法律問題,即接受遺贈和接受遺產(chǎn)的行為方式有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遺贈和遺囑最大的區(qū)別是接受遺產(chǎn)的對象不同,遺贈中的受贈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遺囑中的繼承人則是法定繼承人。此外,兩者的法律保護(hù)時效性和表示的方式也不同。如是遺贈,則受贈人要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nèi)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到期沒表示的,視為放棄接受遺贈。而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yīng)在繼承開始后遺產(chǎn)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故事中李老漢的遺贈紙條應(yīng)當(dāng)有效,但當(dāng)李江收下紙條后,即應(yīng)當(dāng)向李老漢的法定繼承人明確告知是否接受遺贈或通過公證形式確定自己的明確主張。到期沒有表示,就只能承擔(dān)放棄遺贈的后果了。
(發(fā)稿編輯:曹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