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梅
引言: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除了依然注重口語和對話的學習,也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由于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有限,因此在讀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對寫作有畏難情緒的現(xiàn)象。英語的學習不僅讓學生增加了一種交流和表達的工具,更可以幫助學生打開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寶藏,是學生了解更廣闊的世界的窗口,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英語讀寫的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是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逐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接受新鮮事物快,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因此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黃金階段,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兩項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在這一階段發(fā)展,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而英語學科另外兩種核心素養(yǎng)是“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這是因為語言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和交流的基礎,學習一種語言的同時可以感性的接觸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對學生而言無疑可以增強人文素養(yǎng),思考不同的文化的內涵。因此做好英語教學工作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
學習英語最終應該讓學生最終具備閱讀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才算是達到了可以運用這種語言做為工具的學習目的。目前初中階段的英語讀寫教學中閱讀課存在形式化的問題,缺乏對閱讀材料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寫作風格等與寫作技巧有關的方面的深度探討,變成簡單的誦讀和對語法的機械記憶,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寫作水平[1]。另外多數(shù)學生的課外閱讀的量達不到課標要求,這一點也是學生單詞量和書表達能力不足的一個原因。綜合以上原因,目前初中生的英語讀寫水平有待提高。
1.課堂上合理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愿望 語言是表達、交流的工具,只要人有了表達的需求,那么自然就會在自己的語言儲備里尋找能夠滿足這個要求的詞匯和語言的組織辦法。情境的設置要緊密聯(lián)系課堂教學目標,比如在閱讀課上,針對課文涉及到的含有重要語法的句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感興趣的熱點社會新聞或者熟悉的劇情,設置情境角色,并鼓勵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表達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做為交流工具的妙處[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即使學生的表述有語法錯誤或用詞的不當,也不要打斷學生的嘗試,而是可以在黑白板上記錄下學生的對話,等學生完成角色扮演再結合課文進行點評。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和表達的興趣和英語思維能力,這為學生進一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提供了便利。
2.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 在閱讀課運用多媒體技術給課文的朗讀配上恰當?shù)囊魳泛彤嬅?,既能夠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內涵和寫作風格的感受,又能陶冶情操,增加藝術鑒賞力,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有很大幫助[3]。在課堂上讓學生在音畫的配合下朗誦課文,鼓勵同學交流閱讀心得,并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探討:Which sentence do you like?Why?Can you translate the sentence?Why A is better than B?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學生們對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有了深度思考,對其表達方式有了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一句話寫下來,并且運用模仿這句話造句,數(shù)量不限。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是提高教學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不是每一篇課文都適用這種生動的教學放式。
3.布置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任務 語言的學習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交流豐富詞匯量和增強語感,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布置內容豐富的課外任務,比如指定貼近生活的科普類、文史、地理知識類、時事熱點類的話題,讓學生自主通過網(wǎng)絡尋找相關英文文章進行閱讀,并將閱讀的到的相關信息記錄、整理,帶回課堂互相交流[4]。例如讓學生查詢關于water conservation的文章,重點記錄節(jié)水意識-water-conscious的產(chǎn)生原因、國內外節(jié)水辦法-method有哪些?在閱讀、記錄并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文字表達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的進行課標語法知識的強化,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內化的目的。學生提高了的讀寫水平之余,還獲得了額外的知識和信息,開闊了視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有益的鍛煉。
4.組織學習小組 以一個班級為單位的教學活動在進行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實踐時有很多不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無法滿足所有學生交流和獲得教師指導的需要,因此將學生分成小組很有必要。教師指導小組為單位對教師布置的內容進行學習和討論,最后各組選派代表在課堂上對本組的成果進行展示,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指導和點評,提高了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另外在閱讀的寫作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內部成員互相幫助和合作,共享資源和信息,共同提高閱讀寫作水平。
通過上述教學策略的實踐,學生對英語讀寫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加,增加了課外英語閱讀量,對英文的表達方式及其內涵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通過對課文相關事物的信息的探究,拓寬了學習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了學習能力,這些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人生發(fā)展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