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露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其色彩鮮艷的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擁有者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發(fā)展和變遷的過程中,自然就出現了多個品種、多個款式的服裝,這些樣式豐富、色彩絢爛的民族服裝,不但裝點了先人們的生活,也為今天我們對服裝進行設計提供了無數的靈感,進行服裝面料再造蘊含的人文價值探究,加強服裝面料應用工作開展進程中,對于人文價值展現的重視程度,實現中國服裝業(yè)健康長久發(fā)展。
當今時代,“全球一體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納入一體化范圍的,不僅是各個國家的經濟,更是各個國家的文化。服飾的元素就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人文價值元素體現于現代服裝面料的設計之中,能文化進一步的走向世界,實現更加廣闊的世界文化交流。進行服裝面料重構中所蘊含的人文價值的全面探索,在開展服裝面料的再造工作的過程中,提升服裝面料再造工作開展的全面性,將人文思維與面料再造工作的開展有機的相結合,可以實現服裝設計的文化色彩的進一步有效加強的同時,實現了服裝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同的文化理念的碰撞與交流,因此開展服裝面料再造中所蘊含的人文價值的探索,具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服裝面料的二次設計也稱面料再造,是指成品面料的二次加工,根據設計需要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效果。它是設計師思維的延伸,具有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新。在服裝設計中,風格,面料和工藝是重要元素,面料的二次設計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設計師吳海燕曾說過,“時裝設計師的工作從織物設計開始。一塊好織物覆蓋在身體上,造型是一種很好的時尚。經過第二次面料設計更符合設計師頭腦的概念,因為它已經完成了一半的服裝設計工作,同時,它也將給時尚設計師更多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激情?!痹跒樗e辦的首屆中國青年服裝大賽中獲得“兄弟杯”金牌的“天人合一”系列中,傳統的絲綢重新設計的面料的使用也有所貢獻。
刺繡,點綴,拼接,鑲嵌,編織,挖空,洗滌,洗沙,印染,扎染,蠟染,手繪,噴墨印刷等二次設計的方法很多,也有三維形式,例如上述的打褶,編織等。特別是對于傳統面料融入高科技元素,服裝設計的新飛躍。繡花,如繡名,是一種用彩色絲線縫制圖案的裝飾工藝。珠子是用于在織物表面上裝飾珠子的藝術技術。紐扣,鏈條,破碎的金屬,繩索等都可以釘在織物設計上。
再造面料服裝之所以存在著它特殊的美感和獨特的神韻,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國的再造面料服裝能夠進行豐富的變化。探索服裝面料重構中體現的人文價值精神。結合服裝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與手法,主要可以將研究內容總結為傳統與現代形式美相統一、傳統與西方服飾文化相結合兩個方面,具體的研究內容可以總結如下:
在服裝面料的設計和應用過程中,中國改裝面料和服裝的要素應遵循形式美的規(guī)律。運用這樣的原理,在現代服裝的設計上突出傳統造型的特點,既有對稱,又存在變化,使現代服裝上下前后都能夠相互呼應,從而達到全面的和諧和統一。
例如,著名時裝設計師Issey Miyake,針織女王Sonia Rykiel以及瑞典頂級設計師Sandra Backlund吸引了全球的關注。這主要是由于設計師對織物的掌握。Miyake的設計直接延伸到織物設計領域。結合他的個人哲學思想,他運用現代技術創(chuàng)造了多種具有獨特紋理的面料,并設計出獨特而難以置信的服裝。被稱為“面料魔術師”。他創(chuàng)造的“生命褶”展示了第二個創(chuàng)意面料的無限魅力,并且仍然是面料重新設計的典范。而瑞典的桑德拉布朗朗德并沒有失去其前輩對織物的質感,給中空織物的紗線賦予了新的含義。憑借純手工制作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編織宮廷服飾的褶皺和奢華的毛皮質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時尚空間。
在中國傳統服飾中,線條風格和裝飾的抽象表現幾乎無處不在,透露著微妙和尷尬的美感。因此,中國人非常重視服飾裝飾的美感,并注重裝飾與環(huán)境的和諧。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在服裝的造型上更追求造型美,更喜歡自身的造型能夠與所處的環(huán)境成對比,以此來形成鮮明的表達。
中西服飾的差異體現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反映了兩種文化各自的服飾特色。但是在實際的服裝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中國與西方風格相結合的服裝,體現出了兩種服裝風格結合的美,也體現出了兩種文化相結合的美。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東西方文化相結合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我們在對中國再造面料服裝元素進行借鑒時,不僅要借鑒盤扣、團花、斜襟等經典的中國元素,也應該接受和推崇新的設計理念,適當的接受西方的思想文化,使設計的服裝能夠緊跟國際的潮流,真正的在國際上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和精神。
例如可以在進行服裝面料再造的過程中,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刺繡”與西方設計文化理念相結合,刺繡用于服裝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更晚,即使“衣服會很漂亮”。使用平面刺繡方法來裝飾服裝的表面空間是中國服裝設計的主要方法,目前仍在使用。
特別精致的刺繡工藝與絲綢面料相配,使服裝充滿東方魅力。除刺繡外,中國服裝還使用嵌體和滾筒。
例如,在清朝末期,市場的盛行被鑲嵌和裝飾在服裝的邊緣。西方服裝是一種表達三維效果的三維設計。裝飾方法是使用流蘇花朵,荷葉,金銀絲帶,褶裥,切口等裝飾性表面的各種三維物體。最初,花朵,花邊等僅僅是幾個裝飾性的衣服表面,它們豐富了表面效果。在洛可可時期,一些禮服是由三維花朵制成的。進行服裝再造的過程中,將刺繡與立體構成設計相結合,進行“立體刺繡”面料再造理念,在服裝設計中的有效展現,可以使服裝的整體設計充滿文化氛圍,實現服裝設計行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人文思想始終在各個方面對我們的生活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服飾元素,為我們現代的服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語言,使我國的人文精神越來越多的體現在了我們社會的各方面。現代與傳統不可分割,現代設計與再造面料服裝亦如魚水。開展服裝面料再造蘊含的人文價值探究,在明確開展服裝面料再造蘊含的人文價值探究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結合服裝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開展服裝面料再造蘊含的人文價值的體現手法的全面探討,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國服裝設計工作的整體開展水平,實現中國服裝設計行業(yè)全面而良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