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金鳳
后進,后來進步之意。指一些學生在某一階段落后,但是隨著教育環(huán)境,時間的變遷和主觀的努力,也會隨之變化。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確了解后進生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使他們不斷進步,直至追上其他學生,甚至成為優(yōu)秀生。通常后進生給大家的印象是懶惰,不積極,麻木,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成績也滿不在乎,但是同時心里卻又是敏感的,渴望得到認可的,有著強烈的自尊,同時又非常自卑,自尊與自卑矛盾的交織在一起,渴望成功又經常受到挫折,希望上進但是自身有非常懶惰,這些矛盾交織在一起,很難成功的轉化他們。只有了解每個人不同的心理變化,讓他們敞開心扉,讓他們消除對老師的恐懼,消除師生間的隔閡,使師生間的關系從慢慢了解變得融洽起來,不再對老師有一種畏懼心理,才能有效的轉化他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后進生,我們應該對看看他的優(yōu)點,而不是門縫里看人越看越扁,對后進生學習態(tài)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生活環(huán)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和研究,給他們信心和期望,讓他們了解自己還是被人關注的,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后進生的交往過程中減少無意的傷害,減輕他們對你的敵意,他們才能和你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你才能真正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給與他們有效地幫助。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羅森塔爾效應”,這是一個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上都非常著名的實驗。實驗內容大致是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里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跡又發(fā)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為什么呢?因為羅森塔爾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權威人士,老師們對他的話都深信不疑,因此對他指出的那幾個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期望,像對待聰明孩子那樣對待他們;而這幾個學生也感受到了這種期望,也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從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標準,最終他們真的成為了優(yōu)秀的學生。那么我們老師自己首先把后進生當成好學生對待,首先告訴自己他們就是好學生好孩子,那你就會看到這些學生更多的優(yōu)點,先轉化自己對待后進生的態(tài)度尤為重要,老師的態(tài)度,心情,表情等等一切肢體語言,眼神,面部表情,說話的音調都向他們傳達一種你的期望,你和他們在一起學習的愉悅,真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尊重和期待,后進生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感染,消除對老師的敵對心理,愿意對老師掏心窩子,自然事半功倍。
一般情況下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多在辦公室,學生會覺得老師高高在上,很難接近,一個很拘謹的環(huán)境中也很難讓人放松,老師不妨換個環(huán)境,校園里,操場上,圖書館,或者邊走邊談,說話的口吻多以建議和商量的語氣,或者一起分析解決問題比起強硬的態(tài)度語氣溝通效果好很多,讓后進生感到老師是在平等的對待他們,向他們無私地奉獻出真摯的愛,用愛心融化后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
和家長溝通交流,取得家長的幫助也是幫助后進生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以前后進生家長被請到學校都是老師在和家長說孩子的錯誤和不好的地方,尤其學生和家長站在一起被老師訓斥,不但沒有解決問題而且是生矛盾還被激化,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孩子的不是,盡管有時家長會對老師說“您盡管打罵,我們沒意見,都是對他好么?!倍鴮嶋H上,學生心理上根本不想聽老師在父母跟前說自己如何學習不認真,如何調皮等等讓他們上自尊的話,尤其有外人在場時更是這樣,他們在你和父母跟前站著,頭低著,根本什么都沒聽進去,老師的工作相當于白做。而家長會覺得沒面子,心里想著回去再收拾孩子,覺得在別的家長面前挺丟人的,尤其是家長會上有的老師點名表揚一些學生有的會點名批評一些學生,挨批評的總是那些后進生,所以這些家長也沒有聽進去老師在講什么,怎么能配合好老師的工作,讓這些學生有所進步呢。我們必須變化一下交流方式。比如,在學生和家長面前要先說這個學生的優(yōu)點、閃光點,讓學生感到自己被老師認可了,父母也給了他滿意的眼神,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一定的滿足之后,可以試著讓他自己說說最近有什么做的不滿意的地方,自己分析做得不好的原因,又沒有改進的方案,之后老師再加以補充,語氣要委婉一些,這樣大家都能接受,效果也會很好。
我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一個老是感受失敗的孩子怎么能成功?他有多少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劉京海提出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說法,我認為很有道理。一個人只有感受過成功的喜悅才會積極地想再去成功一次,成功會帶給人快樂,而快樂是學習的原動力,所以讓后進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很重要,也許是解決其中一些學生問題的金鑰匙。讀到《劉京海成功教育隨筆》很受啟發(fā)。他提出三個相信的教育信念: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反復成功導致自我概念積極;自我概念積極是人格健康的核心。成功教育的三個要素:積極的期望,成功的機會,鼓勵性評價。三位一體的成功:教師,學生,家長。劉京海說的對,反復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反復失敗的孩子會越來越差。因此,教師就是要讓孩子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我們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設置不同的機會讓后進生發(fā)揮長處優(yōu)點,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比如,設置不同的考卷會讓后進生覺得不光彩,那就再講評試卷時,針對后進生的一點進步夸張鼓勵一下,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最后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后進生特別需要成功的機會與寬容的態(tài)度。在每一個后進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歷史。寒冷的地方最需要陽光,讓微笑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孩子的臉上,這是教師的神圣職責?!闭浴秳⒕┖3晒逃S筆》。
《劉京海成功教育隨筆》作者:劉京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