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秋林
初中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可以通過實驗的直觀演示,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然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硬件設施不足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初中化學的教學更多還是要以理論講授為主,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讓學生觀看很多的化學實驗的視頻圖片等??梢蕴岣咚麄冊诔踔谢瘜W學習中的有效性。因此,接下來關于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課堂相結合的問題,筆者談幾個方面。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很多的教師不重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近些年來,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創(chuàng)新的空間。因此,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并且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強大的功能,巧妙地創(chuàng)設導入的情境,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講述“CO2性質”前,將意大利峽谷之謎、動物進入古老山洞出現(xiàn)死亡的現(xiàn)象制作成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學生就會聯(lián)系生活經驗,去思考、分析,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信息多媒體技術輔助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初中化學教師要具備熟練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的組織在一起。例如,利用三維動畫可將水通電分解的過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氫、氧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過程展示出來,計算機能使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反應過程變成生動有趣的化學過程。一般化學反應都進行得較快,無法控制,學生難以看清,難以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二維或三維動畫軟件,可模擬化學反應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同步控制。又如:《原子的結構》一節(jié),為了使學生掌握原子核的構成,質子、中子、電子的性質、質量關系、電荷關系、了解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做成動畫利用多媒體將微觀世界擴大展示,逐步建立空間立體概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變抽象為實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
信息多媒體技術可以更方便地向學生反饋學習的效果。借助信息互聯(lián)網的環(huán)境和技術,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軟件進行作業(yè)練習,實時收到反饋,得到專業(yè)的點評。重要的是,如此縮短了時空距離,加速了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將全部學生答案迅速收集統(tǒng)計,及時分析教學效果,從而調整教學的節(jié)奏和進程,及時反饋,使教學的調控合理化,從而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我?;瘜W教研組的教師在使用《氣體的制取與發(fā)生裝置》課件的實踐中深切地體驗到及時反饋、迅速調控的必要性與優(yōu)越性。在練習或檢驗過程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了解任何學生(或全班學生)的進度、成績及任意一題的通過情況,這是過去常規(guī)教學中難以實現(xiàn)的。這樣的課件還能隨意調出需要重新講解或答疑解難的問題,重點剖析,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化學實驗的條件千姿百態(tài),其反應程度也各有強弱,反應時間長短不一,也有的實驗對有毒氣體收集操作要求高,所以這樣的實驗在現(xiàn)實操作中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實驗??梢杂枚嗝襟w技術模擬開展。讓學生仔細觀察掌握要領和細節(jié)。讓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近似于實際操作的體驗。
比如在學習《遠離有毒物質》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攝入重金屬和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會破壞我們身體機能的知識,因為接觸有毒物質,怕出紕漏影響學生健康,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模擬實驗來完成:先觀看多種金屬中毒和氣體中毒的科普資料篇,大致掌握中毒后的癥狀,然后再選幾樣常見的作為重點。比如一氧化碳中毒的微觀原理給學生進行實驗模式。這樣大家不但認識了有毒物質,而且掌握其對應的中毒原理及癥狀,對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規(guī)避風險奠定基礎。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的實驗過程,情況逼真,可見度大,可豐富學生頭腦中的形象信息,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還需要板書來,將一些重點要點書寫上去,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兩者都不能缺少。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shù)膬热?;媒體是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主動學習、協(xié)作、探索和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之下,初中化學教學的設計和組織實施不能簡單化,而是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來開展。作為輔助手段,要退居到次要位置上,將教學內容的核心突顯出來,給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提供更多的空間,提出更多的要求。在黑板上書寫分子式,書寫教學的重點,書寫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反復加重等形式提醒學生注意,也能與此同時跟學生做更多的交流。所以,教師要多種方法并重,各取所長,用哪種更好就用哪種。同時,每一個教師特定的教學語言、教態(tài)、板書和應變能力都是最大的財富,只有把傳統(tǒng)教學手段、教師個人特色和多媒體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fā)揮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信息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要主動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優(yōu)化課堂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總體效果。教師要認真研究信息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初中化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霍曉?。畔⒓夹g引入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楊傳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693+751.
[3]魏宏.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整合的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