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美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紅橋高級中學 225000)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教學有效發(fā)展的產物,教育機構只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和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但關乎學生個人素養(yǎng),也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命運.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使高中化學教學更具方向性,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高中時期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使得學生和教師,都會想方設法的為高考擠出更多時間,并投身題海中.這是一種受高考應試教育影響的一種教學模式,一切以分數和成績?yōu)楦荆@樣的教育往往培養(yǎng)出高分低能的學生.雖然素質教學理念推行很久,但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理念并未有效消除,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往往成為一句空話.在這種教學情景下,更多的責任是教師,畢竟高中生在思想意志上并未成熟,教師是化學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其教學方法的選擇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有些學生習慣被動的接受知識,不愿意思考、探索,這不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教學策略分析,才是核心素養(yǎng)有效培養(yǎng)的根本.
受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依舊將成績分數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這致使教師將化學知識的傳授當做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忽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學校和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積極進行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在實際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實踐能力、運用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譬如,在進行物質微觀結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具體的干冰分子模型,讓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物體模型進行干冰分子微觀結構的想象,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物質的微觀世界.而對于一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守恒和化學平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形式良好的化學觀念,理解教學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性.
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通過推理、分析,驗證化學特性,有利于加深學生知識印象,提升自身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操作,并相互探討,拓展知識面.實驗一種檢驗學生實操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絕對不能形式化,有些教師為節(jié)約時間,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實驗過程,忽視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必須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化學實驗.教師在掌握知識重點和學情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實驗展開教學,這對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導向.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邏輯思維及開放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并及時進行實驗現象總結.譬如,在進行有關“金屬鈉”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金屬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的實驗現象進行猜想,學生一般認為鈉可以置換出硫酸銅,溶液顏色消失,有紅褐色的銅析出,然而教師給學生進行實驗演示,現象出乎學生的意料,不但反應劇烈,還有氣體和藍色沉淀生成,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有效地激發(fā)出來,互相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最終明白鈉先和水反應,然后生成物和硫酸銅溶液進行反應,并不能置換出銅.在實驗完畢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和心得進行討論、分享,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內化,還有利于增進師生間的友誼,提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化學是一門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它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優(yōu)越.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巧設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正確學習化學,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觀.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應具有真實、針對性,能夠從根源上打動學生.一方面,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巧妙地添加與授教內容相關的經典案例,并以故事的形式進行分享,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奧妙,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向學生播放優(yōu)秀科學家成功事跡和化學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利用榜樣意識和化學學科魅力,增強學生化學學習使命感與責任感.此外,教師應提升學生化學運用能力,通過列舉生活實例,使學生學以致用,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譬如,在進行“原電池”有關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運用多媒體視頻進行原電池原理的模擬,通過動畫的形式將離子運動的方向和電子的轉移路徑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驗進行原電池形成的原理分析和總結,掌握原電池的結構、反應條件、電極反應式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遷移,分析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物和電極反應,依據所學的原電池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社會和家庭中設計高效實用的電池實驗方案,并積極的進行實踐.
綜述,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摸索、革新的過程,教師只有正確的審視現今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實時進行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巧設教學情境,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