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語法結構到認知共性:通俗魁北克法語和通俗法國法語比較研究

      2018-04-03 02:39:52吳桐
      法國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魁北克變體通俗

      吳桐

      ?

      從語法結構到認知共性:通俗魁北克法語和通俗法國法語比較研究

      吳桐

      浙江外國語學院

      語法和認知的關系是當代語言學和認知科學研究的重點、難點以及諸多論戰(zhàn)的焦點。我們從具體的語言現(xiàn)象出發(fā)探討兩者的關系,以魁北克法語(fran?ais québécois)的一個變體——通俗魁北克法語(fran?ais québécois familier)——特有的語法結構為語言事實,通過深入分析四個結構——賓語代詞、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從句和關系從句——并與法國法語(fran?ais de France)比較,考查兩者的異同,討論語言結構差異的認知動因,一方面證明這些結構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揭示認知和語法的關系。

      [Résumé]Le rapport entre la grammaire et la cognition constitue le point le plus important et le plus difficile dans la linguistique contemporaine et dans les sciences cognitives, et également le centre de nombreux débats. Basé sur des phénomènes linguistiques concrets, nous discuterons de leur rapport. En prenant comme données des structures linguistiques propres à une variété du fran?ais québécois, à savoir, le fran?ais québécois familier, d’une part, nous analyserons de manière approfondie quatre structures, à savoir pronoms conjoints, interrogatives totales, interrogatives partielles et propositions relatives ; et d’autre part, comparerons le fran?ais québécois familier et le fran?ais de France afin d’examiner leurs différences et similitudes et discuter des motivations cognitives derrière des divergences structurales entre des langues, et ce dans le double objectif de prouver la raison d’être de ces constructions et de révéler le rapport entre la cognition et la grammaire.

      魁北克法語 通俗法語 賓語代詞 疑問句 關系從句 認知機制

      語法和認知的關系是當代語言學和認知科學研究的重點、難點以及諸多論戰(zhàn)的焦點。對于語法的研究歷史悠久,而針對認知(cognition)的研究則是比較晚近、但卻如日中天的科學范式。Larousse將認知定義為ensemble des structures et activités psychologiques dont la fonction est la connaissance, par opposition aux domaines de l’affectivité。以皮亞杰(Piaget)為代表的認知-功能學派認為認知是語法的基礎,認知決定語法;而以喬姆斯基(Chomsky)為代表的形式語言學家對于認知重要性的看法則比較相對,例如在喬姆斯基①提出的語言設計的三要素中,并未將認知要素——即所謂的非語言官能所特有的原則——凌駕于天賦和經(jīng)驗兩要素之上。本研究從具體語言現(xiàn)象出發(fā)探討兩者的關系,以魁北克法語(fran?ais québécois,后文簡稱fQ)的一個變體(variété linguistique)——通俗魁北克法語(fQ familier,后文簡稱fQf)——特有的語法結構為語言事實,通過深入分析四個結構②,并比較fQ和法國法語(fran?ais de France,后文簡稱fF),考查兩者的異同,討論語言結構差異的認知動因,一方面證明這些結構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揭示認知和語法的關系。

      我們首先介紹fQf等法語語言的變體;隨后討論本研究的方法論,說明研究除了標準法語之外的其它法語變體的意義;第四節(jié)至第七節(jié)具體分析賓語代詞結構、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從句和關系從句,通過對比fQf和通俗fF,強調兩者的異同,并證明通俗法語中的特殊結構有著深刻的認知基礎和動因。結論部分討論認知和語法的關系。

      一、fQ及其變體

      fQ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地域性法語變體(variété géographique),在國內的法語學界一直都受到相當?shù)闹匾?,有一定?shù)量的綜合性研究③和詞匯學的比較性研究④,而專門針對語法結構的研究較少⑤,且與綜合性研究中討論語法結構的部分類似,多為列舉行描寫,深入分析不多。

      任何語言都不是均質的、一律的,而存在各種各樣的變體,法語亦如此⑥,fQ也如此。之前的研究把fQ作為法語的一種地域性變體進行研究,但fQ內部依然還有地區(qū)變體,即所謂的方言(dialecte),例如蒙特利爾地區(qū)的fQ就有自己明顯的特點。此外,fQ還有社會變體(variété sociale)和情境變體(variété situationnelle),前者是由于說話人的社會——如所從事的工作、文化——如受教育程度、年齡、性別等因素造成的,后者主要取決于談話主題、傳播的媒介、說話人的社會關系、交流活動的場合等。標準魁北克法語(fQ standard,后文簡稱fQs)和標準法國法語(fF standard,后文簡稱fFs)的差別并不大,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音和詞匯方面,語法結構差異很小,簡單比較兩種法語的報紙、新聞、文學作品等即可證明。

      fQ最具特色和辨識度的變體是通俗變體(variété familière)fQf⑦,該變體既和fQs不同,也和fFs不同,亦跟fFf不同。其特點體現(xiàn)在語音、詞匯、句法等多方面。語音、詞匯方面的特點最容易察覺,句法層面的特殊性則最值得深入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不僅可以為句法分析帶來新的啟發(fā),更可以揭示人類認知的規(guī)律。

      二、研究方法論

      以往的研究多是將fQf和fQs進行比較,或將fQf跟fFs進行比較。前一種比較只考慮情境因素這一變量,即將兩種情境變體進行比較,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后一種比較方法則值得質疑,因為比較fQf和fFs其實涉及了地區(qū)因素和情境因素兩個變量,在方法論上欠妥,即使可得出兩種變體的若干區(qū)別,但很多情況下無法具體區(qū)分這些差異點是由地區(qū)因素還是情境因素造成的。這或許也是之前的研究描寫多于分析的原因之一。我們的研究著眼于比較fQf和fFf,指出兩者的異同,并進行分析,前提是保證情境因素同一——即都是“通俗”,而比較這兩種地區(qū)方言。研究語言變體要考慮語言和非語言兩方面的諸多因素。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前人的研究對于fQ非語言因素已有較多的考慮和分析。相比而言,對于語言內部因素的考慮,特別是語言變化背后的認知動因的分析則很少。我們的研究則試圖在該方面有所突破。

      傳統(tǒng)語法和研究一般只注重書面的標準語言——或者說是以書面標準語為基礎的“標準法語”(fran?ais standard,后文簡稱fs)——而對通俗法語(fran?ais familier,后文簡稱ff)關注較少,甚至只是以“錯誤的、不規(guī)范的”一言以蔽之。法語研究的范式已有所改變。當今法國國內和國際上對于法語的語言學研究不僅只局限于fs,而是將被傳統(tǒng)語法所“擯棄”的ff也納入其中⑧。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ff固然在很多方面與fs不盡相同,但卻自成體系,并非傳統(tǒng)語法和研究所認為的雜亂無章。如果以fs為“標準”,ff的確是錯誤百出,但若從語言學的觀點出發(fā),ff里所謂的“錯誤”并不能通過簡單地貼上“錯誤”的標簽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其背后有著很強的規(guī)律性,同樣反映了人類普遍的認知規(guī)律和語言能力。我們的研究也是在這種研究范式下的一種嘗試。

      三、賓語代詞

      該結構變化多樣,與fFf相比有同有異:

      標準法語通俗法國法語通俗魁北克法語結構變化 (1) …me les donner …m’es [me] donner音節(jié)縮減(réduction) (2) …le lui donner…le/lui donner (3) Je la donne… J’a [?a] donne (4) Je lui donne…J’ui/i [?ij/?i/?/ij/i/j]J’i [?i] donne (5) Donne-lui-en Donne-zi[zi]-en增加音素(augmentation) (6) Donne-m’/t’enDonne-moi/toi-z’[z]enDonne-z’[z]en-moiDonne-moi/toi-z’[z]en (7) Il me dit…Il mm [mm] dit 疊音(gémination) (8) Tu l’as ditTu ll’[ll]as ditTu ll’[ll]as dit (9) Vous en avez…Vous nn’[nn]avez… Vous nn’[nn]avez… (10)?a leur a ?a yeu’z a [j?z]整體變化(changement total) (11)Donne-le/la-moi/nousDonne-moi/nous-le/laDonne-moi/nous-le/la順序調整(réalignement)

      第一類變化為音節(jié)縮減,表現(xiàn)為單個音素或整個音節(jié)的消失,主要涉及有[l]音素的代詞形式,即le、la、les、lui,其中l(wèi)ui的變化形式最多,可完全省略(2)或[l]消失同時伴有其它音素的發(fā)音變化(4)。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這些賓語代詞在法語傳統(tǒng)語法中屬于非重讀人稱代詞⑨,在現(xiàn)代語言學中被重新分析定性為“附著形式”(clitic),一般有以下特征⑩:

      (12)a.功能和語義類似于“詞”;

      b.附著在宿主上(h?te),宿主可以是任何詞類的詞;

      c. 很少在句首,多在特定的非句首位置;

      d. 多個附著形式的線性序列一般有嚴格的順序要求;

      e. 語法化程度不一;

      f. 一般存在于語法不同模塊的接口處(interface)。

      法語附著形式代詞最顯著的特征如(12.b)所述,必須附著在動詞宿主上,而moi、toi、lui、elle、nous、vous、eux、elle等傳統(tǒng)所謂的“重讀人稱代詞”可單獨出現(xiàn),無需宿主:

      (13)

      傳統(tǒng)語法把附著形式稱為非重讀人稱代詞,以區(qū)別重讀人稱代詞,出發(fā)點是語音/音系特征——是否可“重讀”。附著形式不能重讀是導致形式縮減的主要原因,類似現(xiàn)象也見于主語人稱代詞:je縮減為j’[?]、tu縮減為t’[t]、il縮減為i[i]。因此,le、la、les、lui縮減的前提條件就是它們的語音/音系特點。其次,縮減雖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但具體形式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無一定之規(guī)。與me、te的縮減形式m’/t’[m/t]不同,la、les、lui減少的通常是[l]音素,而保留音節(jié)中的元音音素。me、te的元音為不穩(wěn)定的(caduc)[?],在法語中經(jīng)??梢允÷?1。la、les、lui中最不穩(wěn)定的音素則是首位的流音[l],故只保留元音,il縮減為i[i]也是流音消失保留元音。Le的音節(jié)縮減最特殊,按照fs的規(guī)則,應該縮減為l’[l],而ff又允許不穩(wěn)定的流音消失,所以le可完全消失(2)。因此,me、te的縮減方式和le、la、les、lui不同,取決于這些詞本身的音節(jié)結構和音素的發(fā)音特點,但依然存在總的趨勢和規(guī)律,即消失的音素通常為最不穩(wěn)定的音素。

      第二類變化為增加音素,主要是[z],通常出現(xiàn)在命令式中,是類推(analogie)的結果:[d?nz?]為標準形式,經(jīng)過音節(jié)的重新劃分(resyllabation)被分析為[d?n-z?],即Donne-z’en,與Donne-moi兩者結合,得出了新的Donne-moi/toi-z’[z]en的形式。

      (14)Donnes-en [d?nz?] + Donne-moi à Donne-moi/toi-z’[z]en類似的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10),同時伴有代詞發(fā)音的變化,是一類非常特殊的變化。類推作為人類認知的核心 ? core of human cognition ?12,是其它諸多認知能力的基礎,作用主要是簡化復雜系統(tǒng)、強化現(xiàn)有規(guī)律。[z]的出現(xiàn)就體現(xiàn)了這兩點。雖然最終的結果導致了不符合語法的形式的出現(xiàn),但在認知上卻有更簡單省力的效果。語法規(guī)則讓位給了認知規(guī)律,后者“戰(zhàn)勝”了前者。

      第三類為疊音變化,即輔音延長,都發(fā)生在音節(jié)縮減之后,可看做是音節(jié)縮減的補償手段。音節(jié)縮減導致整個詞的發(fā)音變短,容易被聽話人漏掉,為避免由此引起的誤解,延長縮減之后剩下的輔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音節(jié)縮減再進行補償性輔音延長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嫌,其實都是省力原則在發(fā)揮作用。音節(jié)縮減是省力原則在說話人上的表現(xiàn)——越少發(fā)音越省力,而補償性輔音延長是為了照顧聽話人的省力——重復越多越容易理解。兩種現(xiàn)象雖然表面沖突,但認知機制是一樣的。13

      最后一類為順序調整,只出現(xiàn)在命令式肯定式動詞后的代詞組合中,即將fs的COD+COI調整為COI+COD。法語代詞組合的順序非常復雜,要考慮人稱和語法關系雙重因素14,而在命令式中又要區(qū)分肯定和否定,不僅代詞跟動詞的相互位置須改變,代詞之間的相互順序亦須調整。如此復雜的結構在ff中出現(xiàn)簡化并不意外。COI+COD是最常見的形式,出現(xiàn)在命令式的否定形式和其它語式中,將其代替較為少見的COD+COI,體現(xiàn)了更強的規(guī)律性和簡單性,也是類推機制在發(fā)揮效用。

      綜上所述,fQf賓語代詞結構種種變化的認知動因是類推和省力原則,具體體現(xiàn)不同,有時還表現(xiàn)出自相矛盾的情況,但都遵循認知上的經(jīng)濟性原則(principe d’économie)。認知和語法有時是趨同的,有時是競爭的,后者甚至要服從前者。

      四、一般疑問句

      fQf的一般疑問句可通過在變位動詞后使用-tu構成,不見于fFf:

      標準法語通俗魁北克法語 (15)Est-ce qu’il travaille demain?(16)Travaille-t-il demain ?Il travaille-tu demain ? (17)Est-ce qu’il a travaillé hier ?(18)A-t-il travaillé hier ?Il a-tu travaillé hier ? (19)Est-ce qu’il peut travailler demain ?(20)Peut-il travailler demain ?Il peut-tu travailler demain ?

      該種結構的一般疑問句雖廣泛使用,但幾乎絕跡于書面語言——除非是模仿fQf的書面文字,故[tu]的發(fā)音雖對應于第二人稱主語代詞tu,卻并不一定與tu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且由于其只出現(xiàn)在fQf的口語中,故無充分且可靠的歷時資料證明其語法化來源。認為其源自第二人稱主語代詞tu只是最可能的一種假設,并非無可置疑。

      該結構的使用有如下結構限制:(一)、一般不出現(xiàn)在第二人稱單數(shù)的結構中:

      (21)*Tu travailles-tu demain?

      (二)、不能跟est-ce que或主謂倒裝同時使用:

      (22)*Est-ce qu’il travaille-tu demain?

      (23)*Travaille-t-il-tu demain ?

      (24)*Travaille-tu-t-il demain ?

      (三)、不能出現(xiàn)在簡單將來時中,但最近將來時可以:

      (25)*Il travaillera-tu demain ?

      (26)Il va-tu travailler demain ?

      (四)、不能出現(xiàn)在從句中15:

      (27)*Je sais pas s’il travaille-tu demain.

      (五)、只能出現(xiàn)在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不能使用:

      (28)*Quand il travaille-tu?

      (二)說明-tu與est-ce que類似,都是疑問標志,故不能同時出現(xiàn),也不能出現(xiàn)在用主謂倒裝標志疑問的句中;(五)說明-tu與est-ce que不同,只能標志一般疑問句。相比而言,-tu更類似于漢語的疑問助詞“嗎”,是一個只能出現(xiàn)在一般疑問句的疑問標志,且要求是主句,即(四):

      (29)*你幾點來嗎?16

      (30)*我不知道他來嗎。17

      同樣與“嗎”類似,-tu是粘著語素(morphème lié),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要粘著在變位動詞上,且與簡單將來時的后綴(三)和直陳式現(xiàn)在時第二人稱單數(shù)的后綴(一)——主要是-s、-x——相沖突。

      綜上所述,-tu的形態(tài)學地位是粘著語素,功能是一般疑問句主句標志。這兩點決定了其特性和使用的限制。其出現(xiàn)雖然看似與est-ce que功能重疊,但我們認為很有可能是兩者的功能細化和語域層級(registre)變化的表現(xiàn):est-ce que只用于特殊疑問句或較高語域層級,-tu用于一般疑問句和通俗變體中。這一假設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自然語料證據(jù),只能留待今后研究。類型學研究發(fā)現(xiàn)疑問句標志最常見的位置是句首,如法語est-ce que,或句尾,如漢語“嗎”,或動詞,如fQf的-tu18,從fs的句首疑問標志到fQf動詞上的黏著語素都是自然語言常見的疑問句結構,在認知上并無優(yōu)劣之分,因此只是單純的語法變化。語法和認知并不總是相關的,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19。

      五、特殊疑問從句

      fQf特殊疑問句通常保留est-ce que或使用其變體c’est que、que c’ que [ksk]等,但代詞主語的主謂倒裝和-tu都不能出現(xiàn)在疑問從句中:

      (31)Je sais pas qu’est-ce que/que c’ que tu vas faire.

      fFf也有類似結構20:

      (32)Je sais pas qu’est-ce qu’il veut.

      這種結構存在的認知動因是形式和功能的單一對應性,也可認為是經(jīng)濟原則的表現(xiàn),即一個形式只表達一個功能或意義,一個功能或意義只由一個形式且總由該形式承擔。這反映了認知語法中語言是符號性的觀點。Langacker21提出,一個符號結構Σ是一個語義結構S和一個音系結構P的配對[[S]/[P]]Σ。形式和功能單一對應的觀點是這種語言符號觀的一種反映。fs特殊疑問句結構復雜,形式多樣,主句從句結構差異明顯22,在諸多的疑問主句結構中沒有一種可直接用于疑問從句,即使是疑問詞+陳述句語序也要排除疑問詞為que的情況:

      (33)Comment tu t’appelles ?

      (34)Je sais comment tu t’appelles.

      (35)*Que Marie/elle veut ?

      (36)*Je sais que Marie/elle veut.

      ff采納(31-32)的結構,保證了主句和從句的結構一致性,而且還可以避免que、qu’est-ce que、ce que等形式和結構的調整。值得注意的是,ff中最常用的特殊疑問句主句應該是疑問詞原位的結構:

      (37)Marie fait quoi ?

      這種結構在認知上最簡單,僅僅將疑問詞替換掉提問的部分而不改變語序,故較之其他結構都最經(jīng)濟省力。然而該種結構在fs和ff都沒有使用在疑問從句中,或許是因為法語語法要求疑問從句必須要疑問詞居于句首。該語法規(guī)則似乎無法從認知角度進行解釋,但其效力很強,犧牲掉了認知層面的普遍規(guī)律。由此可見,認知的普遍規(guī)律和語法規(guī)則的互動性很復雜,并非前者單純決定后者。雖然“經(jīng)濟省力”的認知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上起重要作用,但某些強效的語法規(guī)則是不能違背的,語言和認知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單向的 ? à sens unique ?23。

      六、關系從句

      fQf關系從句的主要特點是關系詞que的泛化,代替其它所有的關系詞:

      (38)…les crayons que j’avais besoin… fs: …dont j’avais besoin…

      (39)…l’échelle que j’allais voler le trésor… fs: …avec laquelle j’allais voler le trésor…

      (40)…la femme que son mari s’est tué… fs: …dont le mari s’est tué…

      fFf也與類似結構。第一類如(40),que作為唯一的關系詞,在關系從句中有一個與先行詞呼應的復指代詞(pronom résomptif),其性、數(shù)與先行詞一致24,例如25:

      (41)Il y en a un que tous les jours il vient à la porte fs: …qui tous les jours vient à la porte

      (42)l’homme que je le regarde fs: …que je regarde

      (43)La fille que je t’ai parlé d’elle fs: …de qui/dont je t’ai parlé

      (44)Une mère qu’on exécute son fils devant ses yeux fs: …dont on exécute le fil devant ses yeux

      還有一種非常特殊、標準法語無相應結構的關系從句,即先行詞是從句中的成分26:

      (45)C’est des petites bricoles que si on les fait pas après on est mal

      fs無相應結構,故無法關系從句化。Les和petites bricoles同指

      (46)Le sanglier est une bête que quand vous l’avez pourchassée à un endroit il revient pas.

      fs無相應結構,故無法關系從句化。L’、il與bête同指

      第二類結構如(38-39),que作為幾乎唯一的關系詞,但無復指代詞27:

      (47)La chose que je vous parlais fs: …dont/de laquelle je vous parlais

      (48)dans l’autre moulin qu’on se sert plus fs: …dont on ne se sert plus

      (49)J’ai vendu ma petite maison que je tenais tant fs:…à laquelle je tenais tant

      (50)Les endroits qu’on se perdait fs: …où on se perdait

      在此亦有一類非常特殊、標準法語無相應結構的關系從句,先行詞在關系從句中無任何語法關系,fs無相應結構,故不能關系從句化28:

      (51)La confiture que le fruit reste entier

      (52)des feux qu’il faut appeler les pompiers tout de suite

      (53)Vous avez une figure que vous devez avoir de la température

      (54)C’est un chien que je suis jamais toute seule

      對ff關系從句系統(tǒng)語料的掌握還很有限,故對其的分析遠沒有對fs關系從句系統(tǒng)深入。僅有的分析都是從ff的關系從句系統(tǒng)比fs關系從句系統(tǒng)更簡單、更易于語言處理(traitement du langage)的角度出發(fā)的。例如Guiraud29的觀點是:fs關系從句的系統(tǒng)過于復雜,故很難掌握,因而ff才將其簡化,將所有的關系代詞都用que代替,從而避免了對于先行詞在從句中的語法關系進行運算,同時在原來的空位使用相應的復指代詞以明確先行詞在從句中的語法關系。Gadet30也認為使用ff關系從句系統(tǒng)的優(yōu)勢是,在唯一的關系詞que之后使用一個跟獨立的主句很類似的結構作為關系從句,可減輕運算壓力。我們在此提出的認知解釋與Guiraud和Gadet的分析總體一致,問題的關鍵是在線處理,即在線的認知運算機制。

      一、形式和功能的單一對應性31。fs關系從句系統(tǒng)中,關系代詞的功能/意義多于一個,既要標記關系從句的起點,又要標記先行詞在從句中的語法關系,跟語言的符號觀不符,因而處理起來需要說話者付出更多認知上的努力。而在ff的關系從句中,que的作用僅僅是連接先行詞和關系從句,不負責標記先行詞在從句中的語法關系。先行詞在從句中語法關系的標記是由復指代詞承擔的。fs關系代詞原本的兩個功能一分為二,由兩個語言符號承擔,更符合語言的符號性,因而在認知處理上也更省力。

      二、使用同樣的句法結構表達相同的意義。這一原則可解釋復指代詞在關系從句的使用。根據(jù)fs的語法,獨立句一般無法直接進入關系從句,因為其中無空位。說話者必須在其基礎上改造出一個含有空位的句子, _表示空位:

      (55)Je parle de la fille. à la fille de qui/dont je parle _.

      而ff則允許關系從句帶有復指代詞,所以說話者可直接使用與獨立句相同的結構:

      (56)Je parle de lui. à l’homme que [je parle de lui]

      比較(55-56)關系從句還可發(fā)現(xiàn),復指代詞的使用能避免介詞前置,亦能簡化認知運算。

      結論:語法/認知

      綜上所述,fQf在賓語代詞、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從句和關系從句四個結構上表現(xiàn)出了與fs不同的特點,且與fFf有同有異。fQf的這些特點固然可從語言外部因素進行分析和解釋,但語法規(guī)律和認知共性等內部因素才是解釋這些現(xiàn)象的關鍵。

      總體而言,經(jīng)濟省力是一條總的認知原則,或多或少決定了以上的幾個結構,但具體表現(xiàn)形式不同。從說話人的角度出發(fā),經(jīng)濟省力通常導致結構的簡化,ff最常見于日??谡Z,節(jié)奏快、較自由,故說話人沒有時間、精力也沒有必要過于斟酌和顧慮語法的條條框框,越是復雜的結構就越會簡化;而從聽話人的角度出發(fā),過度的結構簡化——特別是口語交流本身的特性,會造成歧義誤解的增多,聽話人省力的要求——即易于理解——反而會導致重復、結構變長,等等??梢姡粋€動因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互相矛盾的結果,交流雙方是在各自不同需求的張力之間動態(tài)地尋求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其次,以上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語法規(guī)則并非總反映或等同于認知規(guī)律。原因是多方面的。法語語法有一定數(shù)量人為規(guī)定的成分,而不完全是認知規(guī)律的客觀反映。法語規(guī)范語法(grammaire normée)出現(xiàn)較早32,早期規(guī)范語法學家制定法語語法規(guī)則時有一定的任意性和主觀性,有時強行規(guī)定而不考慮其所謂的“邏輯”是否真的合理。Gadet33指出,fs關系從句系統(tǒng)并不是從拉丁語語法系統(tǒng)自然演變而來的,而是和十六、七世紀以來的規(guī)范語法學家的人為規(guī)定緊密相連,這些人為規(guī)定導致了該系統(tǒng)和法語語法中其它系統(tǒng)的分析性(analytique)發(fā)展趨勢背道而馳。時至今日,關系從句結構依然是語法錯誤的“重災區(qū)”。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法語母語者也不可能每時每刻留心自己的語言表達,稍有不慎就會犯下“語法錯誤”——當然,這種“錯誤”是以標準法語規(guī)則為準的“錯誤”,而如果同一類錯誤反復出現(xiàn)在大部分法語母語者的使用當中,就表明這類錯誤體現(xiàn)了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其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其中必然包括認知為主的內部因素。法語母語者其實是不斷地在語法規(guī)定和認知規(guī)律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總之,不論是交流雙方之間的平衡點還是語法規(guī)定和認知規(guī)律之間的平衡點,對于處在自然語言環(huán)境中的主體而言是無意識或下意識地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就完成了。語言學家的任務就是探尋“黑匣子”里面的具體過程,fQf為這項工作提供了一個窗口,可以讓我們對其中的奧秘有所了解。

      (責任編輯:張琳)

      ① Chomsky, N. Three factors in language design.36(2005), 1-22.

      ②誠然,fQf的語法特點并非只有四個。參見莫旭強:《魁北克法語句法的若干特點淺探》,載《現(xiàn)代外語》1990年第3期,43-48+42-72。其它的特點還有,否定詞ne省略、特殊疑問詞不前置而留在原位等,我們的研究只能掛一漏萬,選取最具代表性和最復雜的結構深入研究。

      ③方仁杰:《試論魁北克法語的特色》,載《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11期,16-19。

      劉盛儀:《魁北克法語的特征》,載《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72-77。

      劉盛儀:《魁北克法語特征評析》,載《法國研究》1998年第2期,33-46。

      湯延英:《試論魁北克法語的特點》,載《法語學習》1997年第1期,45-48。

      王學文:《魁北克法語的特點》,載《法國研究》2000年第1期,25-28。

      朱京會:《論魁北克法語的地區(qū)性特點》,載《法國研究》1993年第1期,34-40。

      ④方仁杰:《試論魁北克法語與法國法語在詞法方面的異同》,載《法國研究》2007第2期,52-61。

      孟筱敏:《試論加拿大魁北克法語詞匯的特點》,載《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12期,17-19。

      ⑤莫旭強:《魁北克法語句法的若干特點淺探》,載《現(xiàn)代外語》1990年第3期,43-48+42-72。

      ⑥ Jollin-Bertocchi, S.. Paris : Hachette. 2003.

      ⑦ fQf可出現(xiàn)于口語或書面,如私人日記、關系親密者之間的短信、網(wǎng)絡聊天等,當然口語中更常見。

      ⑧Ball, R.. Oxford : Blackwell. 2000.

      Blanche-Benveniste, C.. Paris : Ophrys. 2000.

      ⑨Grevisse, M.. Paris : Duculot. 1993, §633-§635, §642-§659, §349-§352, §356-§359.

      Riegel, M, Pellat, J.-C., & Rioul, R.. Paris : PUF. 2009 (4ème éd), p.362-374.

      Wagner, R., & Pinchon, J.. Paris : Hachette. 1991, p.174-197.

      陳振堯:《新編法語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7.5。

      顧嘉?。骸斗ㄕZ系統(tǒng)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第四章第一節(jié)I。

      ⑩ Spencer, A., & Luís, 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Chapter 1.

      11 當然要遵循一定規(guī)律而不能任意省略。參見Léon, P.. Paris: Armand Colin. 2005, chapitre 11。

      12 Blevins, J. P., & Blevins, J. Introduction: analogy in grammar. In, eds. J. P. Blevins & J. Blevins, 1-1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3.

      13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用兩個相同的輔音代替輔音+元音——即[ll]代替[l?/la]、[mm]代替[ma]——對于說話人也是更省力的選擇。

      14 吳桐:《論語音/音系系統(tǒng)和句法/邏輯系統(tǒng)的同一性》,載《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33-39。

      15 有關fQf疑問從句的討論,請看第六部分。

      16 參見(28)。

      17 參見(27)。

      18 Creissels, D.. Paris : Hermès. 2006, §30.4.2.

      19 Rouveret, A. Grammaire formelle et cognition linguistique. Dans, éd. C. Fuchs, 27-72. Paris: Ophrys. 2004, p.71.

      20Gadet, F.. Paris : PUF. 1992, p.100.

      21 Langacker, 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161.

      22 吳桐:《法語特殊疑問句的倒裝》,載《法語學習》2015第6期,26-32。

      23 Victorri, B. Les grammaires cognitives. Dans, éd. C. Fuchs, 73-98. Paris: Ophrys. 2004, p.76.

      24 Jollin-Bertocchi, S.. Paris : Hachette. 2003, p.111.

      25 Blanche-Benveniste, C.. Paris : Ophrys. 2000, 103.

      Gadet, F.. Paris : PUF. 1992, p.95.

      Gadet, F.(2ème éd.). Paris : Armand Colin. 1997, p.115.

      Jollin-Bertocchi, S.. Paris : Hachette. 2003, p.111.

      26 Blanche-Benveniste, C.. Paris : Ophrys. 2000, 104.

      27 Blanche-Benveniste, C.. Paris : Ophrys. 2000, 104.

      Gadet, F.. Paris : PUF. 1992, p.95.

      28 Gadet, F.. Paris : PUF. 1992, p.96.

      Gadet, F.(2ème éd.). Paris : Armand Colin. 1997, p.118-120.

      29 Guiraud, P.. Paris : PUF. 1965.

      30 Gadet, F.(2ème éd.). Paris : Armand Colin. 1997, p.116.

      31 參見上節(jié)分析。

      32 Rebourcet, S. Le fran?ais standard et la norme.2(2008),107-118.

      Wolf, L. La normalisation du langage en France. De Malherbe à Grevisse. Dans, éds. é. Bédard & J. Maurais. Ottawa : 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publications gouvernementales du ministère des Communications. 1983.

      33 Gadet, F.(2ème éd.). Paris : Armand Colin. 1997, p.117.

      猜你喜歡
      魁北克變體通俗
      基于DDPG算法的變體飛行器自主變形決策
      楓糖季,尋味魁北克
      美食(2022年5期)2022-05-07 22:27:35
      Sumo Wrestling
      魁北克Str?m Nordic水療中心
      魁北克冰雪嘉年華
      學生天地(2018年6期)2018-06-15 06:00:46
      Les Chinois et les dépanneurs au Québec : une incursion asiatique au cur du Québec francophone
      青春飛揚(女通俗合唱)
      心聲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50
      非仿射參數(shù)依賴LPV模型的變體飛行器H∞控制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樂語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
      耀變體噴流高能電子譜的形成機制
      宿松县| 乌兰浩特市| 贵定县| 曲靖市| 中超| 新安县| 四川省| 江达县| 改则县| 靖远县| 美姑县| 平利县| 山丹县| 永靖县| 甘谷县| 宁远县| 轮台县| 峨山| 尼木县| 黎平县| 吉木萨尔县| 澄城县| 云阳县| 巨野县| 万山特区| 邵阳市| 嘉禾县| 潮安县| 英山县| 濮阳市| 绍兴市| 澄江县| 阜南县| 达孜县| 台东县| 宜都市| 淮安市| 广汉市| 扶余县| 卢氏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