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君
據(jù)宋《太平圣惠方》記載,服黃精膏“二十日內(nèi),渾身舊皮皆脫,顏色變少,花容有益”“變老為少,氣力倍增”“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可知此膏滋補作用明顯。膏方,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之藥物劑型之一,具補虛扶弱、補中寓治、治中寓補之功效,制定膏方組成時必須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量體用藥,動靜結(jié)合,相輔相成,一人一方。
取黃精500克、干姜末90克、肉桂末30克組方。先取黃精加水煎,取3次汁,去滓,合3次汁液上火煎沸,加入干姜末、肉桂末文火再煎,攪勻,再烊入適量冰糖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不加),待膏劑稠厚“郁郁然黃色”后停火,待涼后裝瓶。本膏功效益氣生津,溫陽納氣,適用于體虛早衰、精氣不足、頭暈目眩、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下肢發(fā)冷或慢性咳嗽氣促等癥。
黃精,性平、味甘,功效潤肺滋陰、補脾益氣、補腎生精。臨床常用于肺虛燥咳,多與沙參、知母、川貝母等同用,亦可用于腰膝酸軟、頭暈足軟等癥。明代《飲饌服食譜》記載有以黃精配伍枸杞子之“保鎮(zhèn)丹田二精丸”,常服助氣固精,補鎮(zhèn)丹田,眩暈、頭目昏花、腰脖酸軟者皆宜服食。黃精還可用于消渴證(包括糖尿病),多與黃芪、天花粉、麥冬等合用,又可用于脾胃虛弱,若脾胃氣虛、食欲不振,多配伍黨參、茯苓等;若脾胃陰虛,口干、食少、無味、大便干燥等,可配伍沙參、麥冬等。黃精作用平和緩慢,故可久服,但易助濕邪,咳嗽痰多,便溏者不宜服用。
干姜,性熱、味微辛,功效溫中,用于脾胃寒證或外寒內(nèi)侵,或陽氣不足,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侗静萸笳妗吩唬骸案山鬅釤o毒,守而不走……同白術能燥濕而補脾,同歸芍則能入氣而生血”。干姜炒制則成炮姜,適用于虛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證,也適宜面色黯淡、手足欠溫或腹痛泄瀉、舌淡脈細者。
桂心,即肉桂干皮去表皮者,其性熱,味辛、甘,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脈?!侗静輩R言》指出:“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藥也?;驓庋淠?jīng)脈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熱,下行走里之物,壯命門之陽,植心腎之氣,宣導百藥,無所畏避,使陽長則陰自消,而前諸證自退矣”。 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肉桂含有揮發(fā)油,能興奮神經(jīng),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刺激胃腸黏膜,促進胃腸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抑制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有美國科學家宣稱每天吃一勺肉桂粉,可以補充鎂,預防骨質(zhì)丟失。
黃精膏適用于體虛早衰、精氣不足、陽氣虧虛、行寒足冷、頭暈目眩、食欲不振等癥,亦適用于中老年者調(diào)補,不但宜于冬令進補,亦可用于一年四季。亦可單用黃精一味煎膏,陰血不足、潮熱盜汗者亦宜,古人謂其“補五勞七傷,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但干姜、肉桂性溫熱,故陰虛火旺、內(nèi)有實熱、血熱妄行以及孕婦都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