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
作為一名70后,去年比較尷尬的事,便是幾次三番被人提醒你已經(jīng)邁入“中老年人”的行列。
先是2017年10月31日的《老年日報》在頭版頭條發(fā)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老年生活如何過?70后向往自由,60后注重健康》。從標題看,顯然是將70后列為老年人,并企圖指導他們?nèi)绾紊睢5湔牡膬?nèi)容,卻是說“相比70后、80后對自由的向往,即將邁入老年階段的60后想法更加傳統(tǒng),運動是他們現(xiàn)在每天生活的一種習慣”。標題明顯背離了原文原意。這種令人哭笑不得、嘩眾取寵的“標題黨”,果然引燃朋友圈。
但轉(zhuǎn)發(fā)《老年日報》截圖的網(wǎng)友,幾乎都是在戲謔“成了老年人”的70后,沒有一個人去注意《老年日報》編輯的極端不專業(yè)。
緊接著,2017年11月1日,涼山彝族自治州體育局發(fā)布了一則關于舉辦“中老年組”足球賽的通知,文內(nèi)稱“1982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者可以參加比賽??磥?,涼山州,1982年出生、35歲的人已經(jīng)被當成中老年人了。這則通知的截圖立即又走紅朋友圈。80后也被取笑“已經(jīng)老了”。
隨后涼山彝族自治州體育局又補發(fā)通知,稱前一份通知由于“審稿把關不嚴,文字表述不清,導致產(chǎn)生誤解。特此致歉”。補充通知更正了表達:“本次比賽設中年組和老年組,中年組運動員參賽年齡為35周歲至45周歲、老年組運動員參賽年齡為46周歲至55周歲”。根據(jù)這一新的通知,涼山體育局盡管不再將80后列為中老年人,但將46歲的70后當成老年人則是十分明確的。這這這,這讓70后情何以堪啊。
平心而論,這么早將70后界定為老年人,注定是要貽笑大方的。但若說70后已經(jīng)人到至中年,應該沒幾個人會反對。所以,在連續(xù)被人當成老年人之后,我覺得有一種強烈的中年危機感撲面而來——畢竟,從中年到老年只有一步之遙。
但更尷尬的是,作為一名中年男,去年又遇到了幾波對中年男人的集體吐槽。
先是2017年8月22日,有人發(fā)布了一條微博:“一位中年攝影師去給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搖滾樂隊黑豹拍照,回來后感嘆,不可想象??!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蹦莻€“端著保溫杯”的中年男叫做趙明義,1967年出生(要是在涼山,可以歸入老年人之列了),是搖滾樂隊“黑豹”的鼓手。而那個保溫杯里泡的,正是傳說中有滋補功效的枸杞。
很快,這條微博刷爆朋友圈,引爆一波話題。一名搖滾樂鼓手端起一只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為什么就會成為一個火爆的話題呢?
因為反差太強烈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搖滾樂所代表的,是青春,是熱血,是激情,是躁動的荷爾蒙,是聲嘶力竭的吼叫,是烈酒,是叛逆,是批判精神。
而枸杞是什么?你爸爸媽媽那一輩的朋友圈一定轉(zhuǎn)發(fā)過“食用枸杞可以補腎”之類的養(yǎng)生帖子,無非說“過了四十歲,不少人會感覺到精力不足,腎虛成了常見疾病,如何補腎?不妨適當食用枸杞,枸杞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云云。
當一個搖滾歌手變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手里拿著一只保溫杯,杯里泡著一把紅紅的枸杞,你會想到什么?一些人會想到年華易逝,歲月不饒人;一些人會想到個人的棱角終究會被時間磨平;一些人會感嘆搖滾所象征的叛逆精神已經(jīng)向現(xiàn)實投降;一些人會感嘆“黑豹”“唐朝”所代表的那一代文藝青年已經(jīng)風光不再……
一只保溫杯,泡的不僅是枸杞,還有無數(shù)人的喟嘆。
正當保溫杯里的風波逐漸退潮之時,自戀的文學界才子馮唐突然一改“文藝中年”腔調(diào),發(fā)了一篇公號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以人生導師的姿勢向中年男人提出了十條忠告。一時間,“中年男”又成了網(wǎng)絡集體吐槽的對象。
在吐槽“保溫杯”時,中年男人是因為蛻掉了青年鋒芒、變得安分守己而受到嘲笑的;而在這一輪吐槽“油膩”的狂歡中,中年男人則因為不那么安分守己而被側目。唉,做一個中年男人真難,變老實了會被吐槽,不那么老實也會被吐槽。
不過,中年婦女這一回也“躺著中槍”了,因為有人沿著馮唐開辟的道路將吐槽的對象拓展到中年婦女。更有好事者,分別給“油膩中年男”與“油膩中年女”總結了20條“金線”。
為了方便各位攬鏡自照,我還是將這所謂的“油膩中年男”與“油膩中年女”標志抄錄出來吧——
“油膩中年男”標志:1.戴各種串;2.穿唐裝僧袍等類似服裝;3.聚會時朗誦詩歌然后開始哭;4.在頭面部任何地方留長毛發(fā)或胡須;5.保溫杯泡紅棗加枸杞;6.大肚子;7.皮帶上掛一串鑰匙;8.車身上噴“國家地理”“越野e族”等標志,車內(nèi)擺各類佛像;9.鼻毛成撮地外露;10.留長指甲;11.喝茶就喝茶,硬要講茶文化;12.手串套在車擋上;13.T恤衫領子豎起;14.說話急嘴角泛白沫;15.在家喜歡穿著秋褲當家居褲;16.家里老是珍藏普洱茶茶餅并吹噓。17.愛聽草原歌曲和汪峰,并做懷舊狀;18.脖子上有大金鏈子;19.西服配白襪子;20.手機上裝著左右翻開的保護皮套。
“油膩中年女”標志:1. 從朋友圈、微信群打卡開始新的一天;2.穿高開衩民族風旗袍或皮褲;3.聚會時誰有錢坐在誰旁邊開始哭;4.眉毛眼線唇線面部能文的都文;5.保溫杯普洱茶;6.有肚子但愛緊身衣;7.任何背包外面掛水壺扣;8.熱愛姐妹淘拼車或徒步;9.燙發(fā)造型,一般一禮拜去理發(fā)店洗一次頭;10.美妝柜臺忠實顧客,基本不買;11.廣場舞文化愛好者;12.保健品文化布道者;13.羊毛衫外披花色絲巾;14.說話愛用手指比劃;15.穿家居褲出門;16.QQ空間有大量風光照,同樣角度上傳二十張。 17.愛聽鳳凰傳奇;18愛胸針掛墜;19.絲襪配運動鞋,長裙配洞洞鞋;20.隨時隨地睡著。
說實話,我對照過那個所謂的“油膩中年男”標志,符合其中兩條:留胡須,大肚子。似乎不算太糟糕。
為什么中年男人會成為被頻頻吐槽的對象?如果我們將吐槽的網(wǎng)友分成兩大類,一類是60后、70后等中年男人,另一類是80后、90后等年輕人,那么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中年男人吐槽中年男人,其實是自嘲,背后可能隱藏著“美人遲暮”的焦慮;年輕人吐槽中年男人,可能是新一代對老一代發(fā)起的挑戰(zhàn):你們的時代即將結束了。
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還是中年男人的。讓我引用我的朋友張豐(也是中年男)的一段話吧:“真正的中年人,幾乎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成長的一代。40-50歲的人,正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jīng)公司中高層、處級干部、大學副教授以上,別以為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上小編橫行,語言風格幼稚化,就說明90后掌握著話語權,其實在每個90后身后,幾乎都站著一個讓他們討厭而又不得不服從的中年人?!?/p>
別的不說,以中國大富豪為例,馬化騰出生于1971年,是中年男;馬云出生于1964年,也是中年男;王健林出生于1954年,不太嚴格地說,還可以算是中年男。至于80后的王思聰,雖說在網(wǎng)絡上很是風光,是無數(shù)中國女性夢寐以求的“國民老公”,但坦率地說,若是沒有一個大富豪老爸,王思聰啥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