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裕(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在大學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不可取少的重要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當前,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各國政治以及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面對多樣化以及復雜化的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在思想認識上也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對此,在今后各大高校的發(fā)展期間,應該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
當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認識不足。比如:在實際的發(fā)展過程中,學校領導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認識不足,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經常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的后半程,而一些專業(yè)的課程往往被安排在了黃金時段,從而使得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了很大影響。同時,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數量與學生數量增長之間存在了很大的矛盾,最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了一定影響,教學質量一直無法得到提升[1]。
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從某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可以稱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頭。當前,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得學生的生活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優(yōu)越。但是與此同時,大多數的家長都忙于事業(yè),雖然滿足了孩子的物質生活,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過分的以來孩子,致使很多學生獨立性差、自我意識強烈等,在遇到困難時,不能積極面對,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人生觀扭曲的心理,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2]。
現階段,各大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仍然比較落后,大多數停留在理論灌輸層面。教師在教育期間,現場教學和實踐等感性教育也過于表面化,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也不能及時的對教學效果進行鞏固,使得學生理解一些問題時,思想上經常會存在偏差,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進步。同時,雖然當前一些高校已經將理論教學課堂逐漸演變成通過新媒體等方式進行教學,然而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仍然無法做到及時更新,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為了可以進一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主動轉變自身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能動性,盡可能的滿足學生需求,增進師生之間思想上的交流,健全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同時,在實際的教育期間,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意義和作用,全面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將自身培養(yǎng)成一個有好思想政治素質以及堅定理想信念的人,并且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做到真懂、真信等,進而保證可以從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3]。
在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很大程度上提升各個領域的管理水平以及效果。因此,在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應該積極迎合時代發(fā)展,對網絡技術自身的優(yōu)勢進行充分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建立專業(yè)網站,對最新思想政治理論以及觀點進行宣傳,用時借助微信以及微博等媒介,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行實時的掌握,保證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困惑,然后及時的幫助解決思想問題。另一方面,對網絡規(guī)章制度進行不斷地健全和完善。對一些負面的并且影響不好的信息以及思想進行屏蔽,并且加大網絡德育教育,讓學生可以樹立良好的網絡使用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保證學生的網絡思想可以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4]。
現階段,由于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大學生的精神文化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并且,在各大高校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年級以及專業(yè)的不同,學生所面臨的思想問題也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應該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教育內容,保證其可以更加適合學生的發(fā)展和需求。同時,在教育期間,應該結合國內外最新的思想動態(tài),將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新問題及時在教育中反映出來。比如:在多元化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該加大對“大學精神”的教育、重視學生的職業(yè)教育、強化對學生的誠信以及感恩教育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此外,高校還應該加大思想政治實踐活動,定期的組織開展專業(yè)實習,志愿服務以及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現階段,在各大高校的實際發(fā)展過程中,雖然已經逐漸意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主觀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一直無法提升。對此,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應該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現狀,有針對性的制定提升對策,保障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