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世界主義者取消國家邊界設想的不合理性

    2018-04-01 07:14:22盧宇揚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世界主義主義者人權

    盧宇揚

    (英國約克大學,約克 YO10 5DD)

    對于主權國家而言,國家邊界作為其領土主權的體現(xiàn)與保障,一直以來都是至關重要且不容置疑的。然而,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家間的政治文化往來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密切狀態(tài),跨國移民也逐漸增多。正如麥克盧漢(McLuhan)所說,在當今社會,不同國家的人們之聯(lián)系密切是前所未有的,我們生活的世界如同“地球村”。[1]在這種國際背景下,“世界主義”思想開始盛行。

    “世界主義”一詞來源于古希臘的“城邦公民”的概念,用來表述世界一體的理想狀況。世界主義思想對國家邊界觀念的影響起源于西歐中世紀晚期,以但丁為代表的政論家提出“世界帝國”的概念,他們渴望建立一個能夠統(tǒng)治世界的國家,而既有的城邦之間的邊界也就不復存在了。啟蒙運動時期,人權的概念被高度宣揚。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權力支配世界上每一寸土地。”[2]世界主義思想經(jīng)過此后兩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雖然至今并不完善,但還是深刻影響著很多人。這些人被稱為“世界主義者”?!笆澜缰髁x者”認為主權國家應該廢除它們的邊界,因為其阻礙了人們自由移動的權力,限制了國家間的經(jīng)濟往來,不利于世界一體化的發(fā)展。比如,新西蘭學者布洛克(Brock)認為,國家邊界的存在限制了人作為獨立個體的基本權利,也就是《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中提到的“人的移動權”。[3]美國學者吉爾羅伊(Gilroy)則認為取消國家邊界可以讓各國經(jīng)濟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資源配置更加優(yōu)化。[4]不過,這些觀點也有著明顯的缺陷,他們過分強調(diào)了人的權利,卻忽略了實現(xiàn)人權的基本條件和保障因素;他們過分強調(diào)了經(jīng)濟交往的必要性,卻忽略了具體政策的可行性。國內(nèi)學者李建華、張永義就認為世界主義在近幾年已經(jīng)陷入困境。[5]

    本文將對世界主義的國家邊界觀進行探討,結合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和世界政治的典型事件對比分析,以論證世界主義的國家邊界觀是不合理的。取消國家邊界只是世界主義者烏托邦式的幻想,而不能在當今國際政治中實行。本文將從國家主權和安全問題、個人權利和民主問題、文化沖突和認知問題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和論證。

    一、國家邊界與國家安全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Cicero)說過,安全是“人的最根本需求”。[6]國家安全是個人安全的基礎,國家邊界則是國家穩(wěn)定和個人安全的保障。

    中世紀晚期,但丁等意大利文學家和政論家提出了沒有國家邊界以至大同世界的想法。這種思想后來在歐洲國家逐漸傳播。近年來,隨著歐盟和其它一些地區(qū)組織的蓬勃發(fā)展,主權國家在國際事務上的地位逐漸削弱,國際組織承擔了更多的義務。但丁的“世界帝國”思想隨著這種現(xiàn)象的逐漸普遍而甚囂塵上,許多世界主義者認為有邊界的國家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一體化的阻礙。[7]

    然而,但丁的“世界帝國”觀點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但丁等早期世界主義提倡者生活在中世紀晚期充斥著割據(jù)和戰(zhàn)亂的意大利,但丁本人也遭到嚴重的政治擠壓,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因此,但丁的觀點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阿根廷文學家博爾赫斯(Borges)就曾經(jīng)如此評價但丁的觀點:“他的境遇讓人同情,但他的想法讓人費解,但丁的遭遇讓他懷念曾經(jīng)的羅馬帝國而已?!盵8]在但丁看來,羅馬帝國統(tǒng)治了整個世界,換句話說,羅馬帝國就是但丁提到的“世界帝國”。這種觀點源于古人有限的地理知識,顯然,羅馬帝國不是世界的全部,它也是有邊境的,在其邊境之外有許多游牧民族,比如日耳曼人,而羅馬帝國正是憑借著它的邊境守護著它的文明。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在他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評論道:“羅馬帝國的滅亡,正是由于其對邊境的放棄,使得游牧民族可以隨意騷擾乃至掌握羅馬人的軍事力量?!盵9]換句話說,如果按照但丁等人所說,羅馬帝國沒有邊界,游牧民族會更快地內(nèi)遷,古典文明會更快消失,羅馬人也會更快地進入文明斷層的中世紀。正如愛德華吉本所言,羅馬帝國的邊境軍團是保證羅馬帝國存在的最后基礎,羅馬帝國與日耳曼人的邊界是對文明與野蠻的分割。

    這種情況同樣發(fā)生在當今世界,美國和墨西哥的邊界是充滿爭議的,但它的確保護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2006年,美國國會批準布什政府在美墨邊境建立長達1100公里的邊界墻,墻頂有著密集的鐵絲網(wǎng)。[10]這個做法遭到世界主義者的強烈反對,但是,它無疑是最能保證美國國內(nèi)安全的方式,所以美墨邊境墻還是如期建成。美國學者安德魯斯(Andreas)這樣評價美墨邊境:“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邊境之一,是富國和窮國最長最壯觀的交匯線,也是執(zhí)法和逃避法律激烈對抗的地方?!盵11]美墨邊境每年都有無數(shù)非法移民,他們從墨西哥偷渡,或躲在裝運水果的卡車里面,或穿過茫茫無際的沙漠地帶,只為到達美國——一個只隔一條邊界的國家。有些世界主義者提出這種矛盾正是美墨兩國存在邊界導致的。但是,偷渡的人基本都是從墨西哥想方設法到達美國,而不是從美國到墨西哥。這是單向性的移民狀態(tài),正如世界主義常有的單向性的思維狀態(tài),如果美墨邊境被取消,墨西哥人將會不斷涌進美國,美國人正常的生活秩序將會被徹底打亂。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懸殊的貧富差距,會對美國社會造成嚴重動蕩。世界主義理想的基礎是各國差距不大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方式,這在當今世界是難以實現(xiàn)的。2017年1月,美國特朗普政府頒布行政命令,禁止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七國公民入境美國。此令一出,即遭到群起反對,不僅被非盟委員會和伊朗外交部嚴正抗議,而且法國、德國和加拿大領導人也先后呼吁美國取消移民禁令。但是,2017年6月,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卻裁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禁令。究其原因,美國政府的禁令雖然有違世界一體化的理想,但卻切實保護了美國國內(nèi)民眾的安全,盡可能減少了恐怖主義襲擊和難民危機,在美國國內(nèi)也不乏支持者。在國家穩(wěn)定和個人安全面前,世界主義的理想是不切實際的。

    國家邊界也是把局部戰(zhàn)爭限制到最低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廢除邊界,任何國家出現(xiàn)內(nèi)戰(zhàn),將不只影響一個國家。即使是信仰習俗相近的國家,邊界也是必不可少的。中東亂局持續(xù)發(fā)酵,如果阿拉伯聯(lián)盟可以凌駕于阿拉伯國家主權之上而廢除其邊界的話,敘利亞和也門的反政府武裝就可以在其軍事失利的時候進入到周邊國家,占領別國領土,因此對別國造成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如同布拉賽特(Brassett)所提到的,如果遵行絕對的極端世界主義而廢除邊界,那么任何恐怖主義將不是特定區(qū)域的威脅,無辜的普通人民將失去他們以安全為基礎的人權。[12]正如西塞羅所說,“安全是人的最高享受”,只有國家穩(wěn)定安全,人的最高享受才有可能得以實現(xiàn)。

    二、國家邊界與人權民主

    盧梭曾經(jīng)說過,對個人的絕對自由,就是對他人的絕對傷害。無拘無束的絕對自由是相對于眾人而言的,而有規(guī)矩、有條件的自由是相對于個人而言的。[13]

    世界主義者提出世界一體化,取消國家邊界,最主要的理由是為了保障基本人權和民主自由。在1795年寫著的《永久和平論》中,德國哲學家康德將世界主義法律和權利作為保護人民不受戰(zhàn)爭侵害的指導原則,并在道德上以普遍接待原則為理由將這種世界主義作為道德標準??档略跁行Q:“使用地球表面的權力屬于全人類”。[14]康德的思想影響很大,他的理想主義世界觀備受推崇,他對人權的重視也激勵了后世學者。部分歐美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都以人權為由,要求廢除國家邊界。拉姆福德(Rumford)認為,限制人們自由行動的國家邊界就是架在人們自由選擇居住地的一道枷鎖。[15]社會學家貝克(Beck)提出了與傳統(tǒng)民族國家政治直接對立的世界性批判理論的新概念;他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就像之前人們認為自己的國家就是世界,現(xiàn)在的世界就應該像一個國家。[16]哲學家哈貝馬斯(Habermas)主張國家聯(lián)合體是一個最高的法律主體,各國公民去他們想去的世界各地是他們的基本自由。[17]

    但是,這種觀點只支持并保障了部分人的權利,而損害了其他人的權利。正如盧梭所說,個人如果擁有了絕對自由,其他人就會相應失去一定的自由。德里達(Derrida)認為取消邊界會導致無法控制移民,過多的移民勢必對原有居民的生活產(chǎn)生重大影響,造成社會的無序。[18]陳秀娟也指出移民和難民的涌入,使原有居民的安全受到威脅,因為這些居無定所的人可能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19]事實也是如此,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主要歐盟國家近年來都出現(xiàn)難民引發(fā)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動蕩,社會穩(wěn)定性受到挑戰(zhàn),毫無疑問,這些國家原有居民的人權被嚴重破壞。

    此外,康德的“世界主義原則”在當今世界中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即使從15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算起,世界不同地區(qū)的交往歷史只有500余年。而即使只從文明時代算起,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孤立生活超過三千年。如果精確到世界各地區(qū)的密切交往,則至少在工業(yè)革命之后,距今不過200年歷史。因此,各國各地區(qū)相對短暫的交往過程,遠不足以改變其幾千年形成的傳統(tǒng)習慣和思想意識。正如童志超所說,無論是以遵守特定的傳統(tǒng)、文化和習俗為特征的單一民族國家,還是以共守憲法政治信仰原則為特征的多民族國家,其人民的共處,大多都是在國家層面上形成強烈的認同感,國家邊界和移民限制也成為保護其居民群體這種認同感的基礎。[20]如果移民條件完全放開,國家邊界不復存在,原有的公民將難以和沒有認同感的新移民形成相似的民主認知,原有公民的基本人權和政治權利也就受到了損害。所以,取消國家邊界并不意味著人權的解放,它只是賦予一部分熱愛遷徙的世界主義者更多的人權,卻因此損害了更多渴望穩(wěn)定生活的公眾的基本權利。

    許多世界主義者提到了1948年的《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這份宣言寫道:“每個人都有自由行動的權利,他們可以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盵21]然而,這并不是宣言的全部,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在一份澄清文件中強調(diào),這項權利是“在一國之內(nèi)人人享有的合法權利”。[22]毫無疑問,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說的這種隨意行動指的是在一個國家之內(nèi)的自由。聯(lián)合國人權文件充分反映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世界各國普遍承認的是在國內(nèi)的行動自由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但是取消國家邊界是不現(xiàn)實的。鞏國瑩在《世界主義的倫理與文化》中指出,只有在一個制度性的社會組織完善,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相類似的狀態(tài)下,世界主義才有可能實現(xiàn)。[23]

    有些世界主義者對此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全球性的政治機構建立起來,一部世界性的政治宣言或者憲法得以施行,那么生活在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共識也會隨著法律的建立而逐漸形成。然而,這種想法是烏托邦式的幻想,因為全人類的群體認同感是很難建立的。不同民族種族的人們通過其共同遵循的信仰、習俗乃至為文化原則為紐帶,幾千年來生活在一起,其生活狀態(tài)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如果驟然間取消他們的邊界,不同生活狀態(tài)的人群在相處過程中的摩擦和沖突所造成的代價是不可估量的。二戰(zhàn)之后,南斯拉夫各民族曾在鐵托的領導下,共同建立共和國,但同種族的各民族還是因為文化信仰不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爆發(fā)沖突,最終造成戰(zhàn)爭,繼而解體。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制于人類認知和情感的接受范圍,人們只能在一定規(guī)模的人群之中產(chǎn)生群體認同感。也就是說,當國家間的邊界越模糊,國家內(nèi)部地區(qū)和社群間的界限越清晰。拓展到全人類的群體認同感即使能夠存在,也無法超越更小群體間的內(nèi)部認同感。世界主義只是一種幻想,即使各國的邊界對外敞開,也不意味著實現(xiàn)了世界主義,人們還會根據(jù)原有的生活模式,再次劃分出新的邊界。因此,世界主義者希望通過世界憲法去支撐世界范圍內(nèi)的集體民主是不能實現(xiàn)的。同樣,一個民主的社會需要國家的邊界,它是保存原有居民基本人權的最后屏障,主權國家的邊界不可能無限制地對外開放。

    三、國家邊界與文化認知

    亨廷頓在他的《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到,冷戰(zhàn)之后的世界政治,開始以文化為界限劃分世界格局,不同文化之間的區(qū)別如此明顯,而它們的沖突不可避免。[24]

    世界主義者認為,隨著世界各地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往,世界主義文化不僅會成為世界共同的文化準則,而且文化沖突也將不復存在。他們認為全球文化在當今世界,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時候,都有著更明顯的影響力。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很多人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這些技術幫助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文化邊界的世界,在其中個體可以從不同的文化、價值以及語言上做出選擇。這使得多元文化主義的焦點從特殊的種族主義轉向了多元論的世界主義。

    然而,當今世界主義者提出的世界文化,其實是具有經(jīng)濟優(yōu)勢的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文化侵略。在政治經(jīng)濟地位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國際交往,實際上是發(fā)達國家文化對發(fā)展中國家文化的同化。[25]文化的邊界也就成為發(fā)展中國家文化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亨廷頓認為文明之間是可以共存的,而不是由哪一種文化統(tǒng)一其它文化。[26]正如世界主義者所強調(diào)的,世界主義本質上是讓世界上每一個人獲得人權,然而,如果渴望保留傳統(tǒng)文化的人被迫放棄他們的文化,他們的人權將得不到任何保障。吉爾羅伊探討了種族的建構和歸化以及種族間難以真正融合的原因。因為不同種族長期生活在不同區(qū)域,因為不同的地理狀態(tài)和文化發(fā)展過程,他們對文化的認知截然不同。在16世紀,俄國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貴族習慣于用左手寫字,而同時期的印度人則將左手視為不潔之物。[27]事實上,世界主義很難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不同地區(qū)的人們有著統(tǒng)一的習俗,這也是沒有必要的。

    有些世界主義者認為,文化沖突是導致世界矛盾和戰(zhàn)爭的根源,所以文化的世界主義雖然會損害一部分處于弱勢的文化群體,但卻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的文化環(huán)境。[28]然而,這種觀點也是理想主義的。以什么樣的文化為基礎可以作為世界各國人民都認可的世界文化而通行,是很難決定的??ㄋ_諾瓦(Casanova)提出,文化的沖突確實造成了一些不穩(wěn)定,但是如果想統(tǒng)一一種世界主義文化,可能會有更大的沖突。[29]因此,文化的邊界與地理的邊界同樣重要,而且比地理的邊界影響更深,更難以被淡化。換句話說,即使地理的邊界被取消了,世界主義也沒有實現(xiàn),因為人們心理的邊界是難以改變的。

    許多世界主義者認為邊界是影響人們移民的最大阻力,然而,許多國外學者研究的成果顯示,即使沒有邊界,許多人也不會選擇移民。奧伯曼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一些人喜歡冒險,但是更多的人不想離開他們的家園和朋友,他們不想去一個他們不會說當?shù)卣Z言的地方,他們不認為這種背井離鄉(xiāng)的移民是值得的。”[30]所以,世界主義者渴望取消邊界,但這并不是所有人的愿望。而且,解決人們移民最好的方式并不是要求發(fā)達國家接受移民,而是改變發(fā)展中國家的狀況以避免人們的不滿情緒。就像布洛克所說的,靠發(fā)達國家接納更多的移民以伸張全球正義是無效的,單靠這種接納移民并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靈丹妙藥。[31]通過關注發(fā)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研究為什么人們不會享有體面的生活,并研究如何解決這一主要問題,從而更好地保障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主義者關于取消國家邊界的設想是不合理的。在當今這個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文化信仰不相同的世界中,邊界作為主權國家的標志及其政治穩(wěn)定的保證,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國自由,但卻為普通民眾帶來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是對其人權的重要保障。同時,取消國家邊界損害了原住民的人權和民主,它會打破其既有的生活狀態(tài);即使國家之間固有的邊界被廢除,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具有迥異的認同感,他們還會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組成新的群體,劃分新的邊界。在文化層面上,普世文化只是世界主義者難以實現(xiàn)的美好幻想。一方面,以何種文化為基礎構建世界文化存在很大爭議;另一方面,世界文化構建的過程,也是優(yōu)勢文化侵略的過程。所以,文化的邊界也是保護弱勢文化生存的基礎。在心理層面上,即使地理的邊界被廢除,不同地區(qū)生活了數(shù)千年的人群心理的邊界也很難被打破。而且,世界主義者自己也很難做到言行合一,因為植根于他們心里的種族和文化的邊界已經(jīng)根深蒂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杜塔特(Douthat)就曾提到:“那些主張開放國界的倫敦市民大贊阿富汗美食,卻從來沒在阿拉伯移民聚集的社區(qū)住過;那些標榜自由的美國公民叫囂著終結白人霸權,卻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去上種族混合學校?!盵32]正如盧梭在《愛彌兒》里所說:“不要相信那些世界主義者了,因為他們寧愿到遙遠的地方去探求那些他們不屑在其周圍履行的義務。”[33]

    猜你喜歡
    世界主義主義者人權
    忌肉主義者
    英語文摘(2022年3期)2022-04-19 13:01:22
    張小斐:一個長期主義者的夢想
    時代郵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2
    張小龍: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極簡主義者
    好人主義者做不了好人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4
    媒介化的世界主義:世界主義媒介研究文獻綜述
    未來傳播(2018年6期)2018-01-23 18:44:36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李斯特國家主義理念思辨
    論社會組織的人權價值
    論人權的三個化身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阜新| 乡城县| 邛崃市| 聂拉木县| 四川省| 浮山县| 横山县| 丰都县| 郎溪县| 达拉特旗| 汉寿县| 合阳县| 四子王旗| 石柱| 江西省| 徐州市| 常山县| 余姚市| 武安市| 岐山县| 利川市| 黄浦区| 蛟河市| 乌鲁木齐县| 壶关县| 西和县| 盐亭县| 偏关县| 精河县| 荣昌县| 江阴市| 新乡市| 怀宁县| 吉木乃县| 三台县| 策勒县| 祁门县| 温宿县| 南投市| 井冈山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