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微
閱卷老師曾這樣評價:“在你的作文里如果沒有太陽,那么就期待月亮。如果連月亮也找不到,那么哪怕有幾顆星星也是好的” ??梢妰?yōu)美的語言最能打動讀者。生活中大凡鮮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總是惹人喜愛,引人入勝;反之,那些陳舊的、缺乏文學性的語言就顯得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精心錘煉,讓語言美起來,才能使我們的作文無“閱讀疲勞”之虞,有“賞心悅目”之感。
那么如何使考場作文的語言“美”起來呢?結合日常教學經驗,我認為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煉字煉句,追求語言美。
契訶夫說:“寫作的技巧,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睂懞靡黄恼虏皇且货矶偷氖虑?。只有不斷地錘煉語言,推敲語言,反復修改,文字才能漸趨完美。只有力求每一個細節(jié)的完好,文字才會出現整體的協調和優(yōu)美。
煉字煉句時大體可注意以下三項:
1.求準 :力求語言的準確無誤是寫好文章的一大關鍵。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最準確的形容詞,最準確的動詞,最準確的名詞,……只有一個,也就是最準確的那一個?!边@可謂是大家的煉字風范。
2.求簡: 語言是否干凈利索、簡潔明了是衡量其是否生動的重要標準。寫作的要領就是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切不可拖沓冗長,贅言是不可以落在紙上的,在需要惜墨如金時,要慎用每一個字。
3.求新:在寫作時,只有對語言進行獨具匠心的編織,努力提高文字的質量,才能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在一篇作文中,哪怕只有一段新鮮活潑的文字,就像“濃綠萬枝紅一點”,也會讓人眼前驀然閃出一抹亮色,頓覺一種發(fā)現的愉悅。
二、妙用修辭,追求音韻美。
修辭之于文章,正如白云之于藍天、星光之于夜空,因其美好點綴而使文字煥發(fā)光彩。然而在許多的作文中,我們經常會讀到一些通篇都是干巴巴的陳述,讀來枯燥無味,興趣頓減。殊不知一塊布料裹在身上是毫無美感的。所以,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意識地學會把修辭巧妙地鑲嵌在文章里,不失是一個錘煉語言的好方法。
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是保證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重要手段。各種修辭手法中,有這樣三種值得關注:
1.排比
排比形式整齊,語言凝煉,氣勢充沛。文中適當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強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
2.比喻
比喻不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可感,而且能使詩文中的敘述或說理顯得形象生動。有這樣一段比喻母愛的文字: 魚對水說:“你看不見我的淚,因為我生活在水中?!?面對那條悲傷的魚,水輕輕地言道:“我看得見你的淚,因為你一直在我的心里?!?這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把母愛的博大深沉描繪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讓人覺得精彩而不俗。
3.引用
在文中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詩詞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內蘊和增加語言可讀性的好途徑。
各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提升文章的音韻美,是保證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重要手段。
三、整散結合,追求參差美
駢句是由排比句、對偶句等構成的,它體現了語言的均衡美和對稱美,可以加強語勢,使語言和諧,強化語言的感染力。散句則是由結構不同長短不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形式參差,錯落有致,表意更為自由,體現了語言的變化美。
長句字數多形體長容量大結構復雜,但表意嚴密、準確、細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動明快,活潑有力,節(jié)奏感強,能簡明扼要地敘述事物,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變化。各種句式的綜合運用,靈活搭配,就能極大地提高作文語言的表現力,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
四、傾注真情,追求內在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惫P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涌。文貴情真,抒真情,寫實意,方能打動讀者。如果缺乏真純之心而徒事雕琢,不管辭藻多么華麗,也頂多是一支缺乏生命光彩的紙花而已。所以,要想使文章綻出鮮艷瑰麗的奇葩,一定要敞開心扉,展露真純。真情實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發(fā)自內心、抒發(fā)真情的語言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國繆塞所說:“最美麗的詩歌是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詩篇是純粹的眼淚。然而當前學生作文的一大詬病即是語言無味,缺乏真情。這一點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實,中學階段,青春的喜怒哀樂,訴諸筆端都是好文章,只不過沒能用心用情去寫罷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他們學會從生活中取材。鼓勵他們把心情鮮活地呈現在紙上,讓快樂和傷感、喧鬧與沉靜,一起構成文章的底色。惟其如此,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語言。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梢?,錘煉語言對于作文的重要性。因此,我們一定要指導學生在語言表達上狠下工夫:字斟句酌,精心錘煉,讓語言美起來,讓分數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