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竹
一說起海苔,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xiàn)出那被淺綠色塑料紙包裹著的海苔。畢竟,它是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的小零食。如果你隨便拿起一包海苔,會發(fā)現(xiàn)包裝袋上的配料表中的第一位都會醒目地寫著兩個大字——紫菜。那這紫菜和海苔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兒呢?
為什么明明是用紫菜做的,卻偏偏要叫它海苔呢?雖然海苔和紫菜在現(xiàn)代中文語境里有所差別,但我們還是可以說,海苔其實是紫菜的一種。市面上出售的那種深綠色的、薄薄脆脆的海苔,絕大部分都是加工過的條斑紫菜,但并非所有的紫菜都被加工成海苔。
在此,我們必須先認清一個事實。紫菜并非真正的植物,而是海中一類互生藻(紅藻門紅藻綱紅毛菜科)的統(tǒng)稱。中國主要養(yǎng)殖的除了條斑紫菜外還有壇紫菜,壇紫菜是中國的特產物種。紫菜生活在近海潮間帶,現(xiàn)在北方沿海出產的多是條斑紫菜,壇紫菜則在南方大量養(yǎng)殖。
紫菜營養(yǎng)豐富
在藻類家族中,雖說紫菜的顏值一般,但它作為營養(yǎng)擔當,一直活躍在餐桌上,紫菜蛋花湯、紫菜豆腐湯、紫菜炒飯,就連煮碗餛飩都要放幾片紫菜。從營養(yǎng)價值上來說,紫菜中的蛋白質與胡蘿卜素含量在食物中遙遙領先,具有促進腸道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預防便秘等多種營養(yǎng)功效。此外,紫菜中的礦物質含量也比海帶高出不少。
既然紫菜的營養(yǎng)價值已被認同,那么作為以紫菜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海苔,當然同樣屬于富含蛋白質、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食物。但這搖身一變的海苔,就當真是健康營養(yǎng)的零食嗎?
目前市售的呈圓餅形的干紫菜主要就是將紫菜進行脫水干燥,并沒有額外添加別的東西,所以原料很“單純”。海苔雖以紫菜為原料,但添加了各種調味料以及一些增香調味的食品添加劑,最后經烘烤、干燥制成可以直接吃的成品。顯而易見,海苔與紫菜相比,更加“復雜”一些。而恰恰是這些加工制作過程中額外添加的調味料,使得海苔的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這些調味料主要以食鹽、醬油、味精、糖為主,還有一些品牌的海苔會額外添加香菇、肉桂、丁香、胡椒粉等。這的確會讓海苔的口感比干紫菜誘人得多,然而代價就是讓海苔的鈉含量迅速飆升,常吃這樣的海苔,對于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是不利于病情控制的。
簡而言之,海苔雖保留了紫菜中的一些營養(yǎng)成分,但因其加工過程中額外添加的調味料及食品添加劑,讓原本高營養(yǎng)的海苔丟了不少分。尤其對于高血壓患者、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的人,以及少年兒童,切莫將海苔當紫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