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委內(nèi)瑞拉青少年音樂救助體系(El Sistema,簡稱委音樂救助體系)在兒童音樂和社會教育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其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許多國家爭相效仿的教育模板,[1]特別是其對于貧困兒童和問題兒童的教育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和社會效益為世界矚目。[2-3]無論是非洲的納米比亞、埃及、肯尼亞,還是美洲的秘魯、巴西、美國的洛杉磯、歐洲的蘇格蘭都在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的影響下建立了類似的音樂教育項目。洛杉磯青少年天使管弦樂團正是在該音樂救助體系的影響下成立的,該樂團以委音樂救助體系的核心理念為發(fā)展方向,充分借鑒了委音樂救助體系的教學方法、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成功經(jīng)驗,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美國眾多的音樂教育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式音樂救助項目的佼佼者。深入分析洛杉磯青少年天使管弦樂團的成功經(jīng)驗,能夠為我國貧困兒童的音樂教育或音樂救助項目提供有益的參考。[4]
2007年,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培養(yǎng)的年輕指揮家杜達梅爾成功完成在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的首次演出,演出獲得了強烈反響,委救助體系的理念也受到了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幾個月后,洛杉磯天使交響樂團宣布杜達梅爾將在2年后成為該樂團的團長,同時成立洛杉磯首個青少年天使管弦樂團(簡稱少天使樂團)。該樂團采用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的教學模式,即非營利的為貧困兒童提供免費的樂器、音樂指導和以培養(yǎng)自豪感、合作精神與獻身精神為目的的音樂課程。該樂團以洛杉磯課后教育項目和諧工程(The Harmony Project)為基礎,授課核心地點選在洛杉磯會展中心。[5]樂團成立的第一年聘請了10位教師,招收了120名7-10歲的學生。樂團為學生們提供免費的樂器教學課程和成為正式管弦樂團成員的機會。首個學期為學生安排每周2次,每次1小時的訓練課程,遠弱于通常的委救助體系每次4小時,每周6次的訓練強度。這樣的安排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們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避免開始階段高強度造成的逆反心理,同時也使教師能夠有充分的時間不斷總結和完善教學方式,使委音樂救助體系的經(jīng)驗更好地本土化。在課程上,少天使樂團提供了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長笛、黑管、小號、架子鼓和合唱等類型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供學生們選擇,為其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更好地適應各種類型兒童的音樂學習。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訓練和選拔,2008年夏天,少天使樂團正式組建了第一支青少年天使管弦樂隊。樂隊成員在接下來的連續(xù)四個星期六進行了每次2小時的集中排練,并成功舉辦了由Abel Delgado指揮的音樂會。音樂會邀請了學生家長和朋友一同免費參加。采用音樂會的演出形式“以賽代練”是委音樂救助體系的重要經(jīng)驗,洛杉磯樂團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通過音樂會將學生的技能學習、成就感獲取、情感互動、與家庭社區(qū)間的交流等內(nèi)容充分融合在一起,極大提高了樂團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到2008-2009學年,少天使樂團聘請了15名音樂教師,招收了197名學生。樂隊成員每周六排練3小時,所有隊員都接受同等長度的訓練。同時,樂隊還增加了中提琴、長號和貝斯課程,并舉辦了多場音樂會。[6]
時至今日,洛杉磯青少年天使樂團已經(jīng)成為美國眾多源于委救助體系的音樂教育項目中的領導者。樂團每周日下午4點會在迪斯尼音樂大廳為小學生演出,這些音樂都將由杜達梅爾親自指揮并免費向公眾開放,音樂會的實況將在中央公園現(xiàn)場直播。參與星期天音樂會的包括在會展中心訓練的300多名學生和在迪斯尼音樂廳訓練的260多名學生,星期天音樂會已經(jīng)成為少天使樂團繼承和發(fā)展委救助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深入分析行動指南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當前少天使樂團的發(fā)展思路,使每一個參與者清楚地了解樂團的目標和工作計劃。洛杉磯青少年管弦樂團的行動指南主要包括管弦樂團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工作目標、樂團的核心模塊及其相互的工作關系。
1.少天使樂團的工作目標。主要分為學生目標、家庭目標和社區(qū)目標。樂團的目的除了教育參與樂團的學生,還包括影響學生的家庭和周圍的社區(qū)。家庭和社區(qū)的參與加強了學生目標并擴展了樂團的廣度。
少天使樂團是一個以音樂課程為手段的課后教育樂團。音樂技能顯然是對學生影響最重要的方面。樂團采用國家藝術教育標準和加利福尼亞藝術表演標準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評估。這些標準清晰地指明了學生從初級逐漸成長的路徑。項目各團隊成員要根據(jù)標準和自身特點與音樂計劃目標達成一致,形成各個團隊的內(nèi)驅(qū)力。另外,學術和社會技能也是重要的影響方面。課后的教學方式將顯著影響學生的社會交流能力。音樂的合奏將教會學生聆聽、溝通、互動等社會技能。學生在教學中克服困難,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和良好習慣。
研究表明,沒有家庭的支持,學生的音樂目標是不可能達成的。[7-8]基于此,家庭目標在模型中包括了學生的參與,家庭也將增加對項目的了解和參與,并提升家庭文化氛圍。少天使樂團不是空中樓閣,它是通過洛杉磯的兒童和家庭間相互交織建立的,是大量項目積累起來的。另外,樂團不斷的演出同樣希望吸引更多的社區(qū)對該項目產(chǎn)生興趣。作為短期的社區(qū)目標是讓那些與學生沒有聯(lián)系的社區(qū)了解并參與到項目中來,包括出席學生表演或樂團的活動。最終,本地樂團將為社區(qū)建立一個驕傲的源泉以吸引更多成員了解和加入為目的。
2.少天使樂團的核心模塊。根據(jù)對于實現(xiàn)樂團目標的重要性,樂團的核心模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包括組織與管理部分、核心課程部分和學習條件部分。
樂團的組織與管理主要包括項目間的溝通交流、人員的招聘和教學資源的管理。通過組織與管理的支持使得樂團中不僅每個團隊可以將其獨有的經(jīng)驗和方法帶給大家,而且通過各個團隊之間卓有成效和規(guī)律性的交流與反饋,使整個樂團形成一個具有良好功能和組織性的有機整體。例如,某個組織因素可以是由全體成員選擇和管理的,包括音樂專家、行政人員、課程開發(fā)團隊;某個招聘過程可根據(jù)明確的質(zhì)量標準,由參與教學的藝術家直接進行選擇;通過各個團隊展示各自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能夠提高教學用具和表演空間可用性和質(zhì)量的規(guī)范。整個組織和管理的過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既是輔助教學的行政工作,又是提高學生社會技能的實踐課堂,二者巧妙地相互融合在一起。
核心課程是項目目標達成的關鍵因素。首先,建立和應用一門課程對保證教學質(zhì)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堅持教師實踐方法的研究重點要放在專業(yè)質(zhì)量的發(fā)展上。所有課程都是以學習實際應用本領為驅(qū)動的,是基于標準,專注于合奏的,以達到現(xiàn)場演奏為目的的,同時未來也將包括家長教育和早期教育。在課程實施上,為教師提供系統(tǒng)的支持,為兼職參與工作、先進人員交換、課堂觀察等活動提供機會。專業(yè)發(fā)展方面包括教育內(nèi)容、教學法、文化意識、課堂管理等內(nèi)容。最后,作為重要的學習模式和課程效果展示的音樂會,也為展示學生的努力和建立相互間的了解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學習條件部分用來描述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能夠接受足夠多的訓練。通常學習條件也被擴展到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性、重點和課程質(zhì)量等方面。學習條件對學生的成就具有顯著影響。學習條件的廣義定義可以包括所有客觀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在當前的行動理論指南中,樂團將多種多樣的學習內(nèi)容擴展到學習條件當中。學習條件中的各個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支持了樂器和合奏的學習。在選擇樂器之后,學生將分別參加各組課程的學習。部分訓練刻苦、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將參加額外的訓練課程作為獎勵。樂團將盡快地安排學生作為樂隊成員進行合奏訓練,并進行音樂會的演出。下課后,家庭是保證學生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將精力集中于教授學生練習什么,如何練習,家長幫助學生選擇安靜的環(huán)境并騰出一定的時間練習。樂團重視通過表演來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機會在授課之外也得到了擴展,如家庭和學生被一起邀請參加專業(yè)演出。家庭的參與已經(jīng)在2008-2009學期得以實現(xiàn),并成為學生學習條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少天使樂團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年之內(nèi)就取得如此優(yōu)異的成果,得益于對委內(nèi)瑞拉救助體系的借鑒和發(fā)展。在樂團建立之初,負責籌備的Y ael S il k就直截了當?shù)靥岢觯骸皼]有委內(nèi)瑞拉救助體系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不可能獨自達到樂團建立的目標?!鄙偬焓箻穲F充分吸收和發(fā)展了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的寶貴經(jīng)驗和創(chuàng)造性理念,其借鑒和發(fā)展過程也對我國音樂教育和社會救助有很大的啟示。
首先,在我國建立類似的音樂救助項目或青少年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委內(nèi)瑞拉救助體系建立溝通和合作的關系,充分吸收其先進的管理和教學經(jīng)驗。在人員上,可以通過與委內(nèi)瑞拉救助體系的合作引進委方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與我國音樂救助項目聘請的教師形成第一代全國性音樂救助項目的基礎。由委方教師提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我方教師在學習的基礎之上將委方的經(jīng)驗本地化,形成一套適合現(xiàn)實國情的音樂救助項目,為貧困兒童、留守兒童注入一股音樂的活力。
其次,為了實現(xiàn)救助項目對兒童品格的塑造作用,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少天使樂團將家庭和社區(qū)納入到教育機會當中,不但經(jīng)常邀請學生的家庭成員、朋友和鄰居欣賞樂團的演出,還開設專門的家長培訓課程,指導家庭成員如何鼓勵和支持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內(nèi)容。樂團在教授演奏技巧的同時,更加注重形成一種快樂的、積極的、相互合作的音樂氛圍。這種氛圍使學生們能夠安于音樂,樂于音樂,并且?guī)恿藢W生周圍的環(huán)境,使項目的影響力得到充分的提升。我國的課外音樂教育往往只關注學生音樂技能和演奏水平的提高,同時對家長也灌輸同樣的思想。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往往更多的是以“管”為主,而忽略了家庭音樂氛圍和活力的培養(yǎng),使音樂變成了任務和負擔,失去了音樂塑造兒童品格,培養(yǎng)兒童健康心理的積極作用。[9-10]因此,將學生的親朋好友納入到教學范圍之內(nèi),培養(yǎng)學生周圍環(huán)境的音樂氛圍能夠為兒童音樂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由于音樂救助項目主要為針對貧困兒童的免費教育項目,因此向政府和社會爭取長期的資金保障也是音樂救助項目能夠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除了向政府和教育部門申請啟動資金外,通過免費音樂會、比賽等形式可以向社會宣傳和展示音樂救助項目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能夠獲得多種渠道的資助。另外,多種的宣傳和展示活動能夠促進救助項目本身與社會的不斷交流,在獲得外部理解和支持的同時,也使學生得到了許多鍛煉社會技能的機會。無論是委救助體系,還是以其為榜樣的眾多音樂教育項目,向公眾開放的音樂會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和交流形式。
綜上所述,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洛杉磯青少年天使樂團使幾千名家庭貧困的兒童在演奏中找到了尊嚴和勇氣。當看到拉美裔、韓裔、菲律賓裔、非裔等世界各地膚色各異的孩子們專注地演奏出一曲曲動聽的音樂,看到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時,聽眾都為之動容。一位貧困的母親用一個詞來形容觀看兒子演奏時的感受——“驕傲”。洛杉磯的成功表明了委救助體系的經(jīng)驗在對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兒童音樂教育和社會教育中都能夠起到卓越的社會效益。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為我國貧困兒童的社會教育和音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經(jīng)驗。讓每個兒童都能夠擁有欣賞和演奏高雅音樂的權利激勵著我國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將國際上最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和經(jīng)驗因地制宜地引入我國的兒童教育領域,為兒童的未來架設一座通達的音樂之橋。
:
[1]Susan Hallam.The power of music: its impact onthe intellectual, 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f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EB/OL]. http://www.laphil.com/sites/default/files/media/pdfs/shared/education/yola/susan-hallam-music-development_research.pdf.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Universityof London. London: 2008.
[2]柳志紅.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啟示[J].美育美學研究,2013.36(632):100.
[3]侯杰.音樂教育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調(diào)節(jié)[J].教育導刊月刊,2012(2):39.
[4]崔麗娟,郝振.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對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5]Flenaugh, Tanitra. Youth Orchestra LA:Creating Access to Excellent Music Educ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Students of Color [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2.
[6]Yael Silk, Noelle C. Griffin, Kirby Chow. Youth Orchestra LA:Theory of Action and Proposed Evaluation Plan[EB/OL].http://www.laphil.com/sites/default/files/media/pdfs/shared/education/yola/yola_expo_theory_of_action.pdf.CRESS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December,2008.
[7]姚曉宇.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和分析[J].教育導刊月刊,2010(4).
[8]胡中立.城市社區(qū)音樂教育研究[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
[9]韓春.寧夏中小學學生樂團建設情況調(diào)研[J].北方音樂,2013(5).
[10]黃文勝.中小學口琴樂團的組織與建設[J].中國音樂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