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鳳
老撾的國花——雞蛋花,在我所到的萬象、萬榮和瑯勃拉邦三城及郊外,大街小巷、公園庭院、荒郊野外,幾乎無處不在。有的開得正盛,有的只剩下扭曲遒勁的枝干,卻同樣引人注目,美不勝收。在衣服手飾、裝飾家具,甚至許多門牌號上,也隨處可見雞蛋花肥厚壯碩、鮮嫩欲滴的形象。老撾人對雞蛋花的喜愛可謂深入骨髓。
雞蛋花有五瓣,因外面呈乳白色,中心呈鮮黃色,酷似蛋清和蛋黃而得名。雞蛋花的花期長達半年,且花謝葉落后,光禿扭曲的樹干婀娜多姿,儼然一棵棵精心培育的巨大盆景樹。觀之清新淡雅,聞之芳香馥郁,食之去病果腹,雞蛋花的確渾身都是寶。而小小的內(nèi)陸國老撾,正如那隨處可見的雞蛋花一樣,既樸實無華,又令人陶醉。
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內(nèi)陸國,也是一個袖珍小國,國土面積只有 23.68萬平方公里,人口680萬,而且是世界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也許正因如此,幾乎所有游客都對老撾的自然、淳樸及老撾人簡單快樂的生活贊不絕口。
臨行前在“微信讀書”上搜“老撾”,只有三本書“待上架”;搜“東南亞”,總算找到一些簡介;再就是網(wǎng)上零零星星的旅游攻略。老撾實在太沒有存在感了,就像個羞答答的新娘,等待人們?nèi)ソ议_她神秘的面紗。
老撾國土80%為山地和高原,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從位于中部的萬象,乘汽車北上到山城萬榮,再到北部古都瑯勃拉邦,一路曲曲彎彎,顛簸在印度支那的屋脊上,正好飽覽老撾的好山好水。
大名鼎鼎的湄公河是不可錯過的風(fēng)景。湄公河發(fā)源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雜多縣(即瀾滄江),干流全長4908公里,是東南亞第一大河,亞洲第四長河,世界第七長河。住在萬象和瑯勃拉邦時,我?guī)缀趺刻於寂艿戒毓舆吙慈章?。有一天我沿湄公河走了好一會兒,回旅館后才發(fā)現(xiàn)我住的房間才是最好的觀景臺。殘陽如血如火,染紅了一河碧水。對岸的泰國華燈初上,星星點點,閃閃爍爍,仿佛童話即將上演。窗外的萬象夜市漸次開張,萬象市民們都開始向夜市靠攏,車輛川流不息,夜市邊停放的摩托車一眼望不到頭,似乎比逛夜市的人還多。在不遠處,湄公河拐了個彎,奔南而去。岸邊廣場上的“廣場舞”跳得正酣,湄公河水仿佛也在跟著熱舞。不調(diào)查沒有發(fā)言權(quán)——湄公河邊的老撾廣場舞與我們熟知的廣場舞不是一個概念,動作快、幅度大,難度也更大,更像年輕人跳的迪斯科。領(lǐng)舞的是個年輕姑娘,跟跳的也都是年輕女孩兒。
瑯勃拉邦的湄公河對岸是高低起伏的山丘,落日景象自然不同于萬象。瑯勃拉邦是個只有五六萬人口的美麗山城,湄公河與南康河在此相會,兩河中間的幾字彎里的狹長地帶,就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的瑯勃拉邦古城。為尋找最佳觀賞點,我特意選了湄公河邊一家飯店的露天餐桌,靜等日落。山頂?shù)尿滉枬u漸落入山后,變作滿天霞光,湄公河中的倒影也跟著漸次變色,鋪天蓋地,而我仍然余興未盡。第二天下到碼頭,走到水邊,發(fā)現(xiàn)許多人已經(jīng)在沙灘上或河里的大石頭上靜靜等待。眼見橘紅色火球快速落入山后,大家還意猶未盡,非等那夕陽余暉。湄公河落日也似乎從不辜負人們的期待,每次都以完美的輝煌晚霞收官。正是這難以言傳的色與形的交響,使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落日樂此不疲。
瑯勃拉邦郊南約30公里處的光西瀑布被公認為是最美的瀑布之一,也是我在老撾見過的最美山水。瀑布層層疊疊,分段分級奔流而下,清澈見底??油菟嗟牡胤?,又像喀納斯湖般藍綠,沁人心脾。聽著嘩啦啦的水聲,在周圍濃密的熱帶雨林中一路拾級而上,一個半小時才爬到布滿河汊的山頂淺水大平臺——垂直而下的大瀑布的水源。但這仍非整個光西瀑布的源頭,遠近仍見一個個小瀑布自密林中傾瀉而下。好奇的游客乘小船沿河而上,試圖找到這奔流不息的瀑布的真正源頭。
景美不如人美。
淳樸善良的老撾人用簡單方便的落地簽,歡迎八方游客。我到瑯勃拉邦的第一天晚上,就用自己的丟三落四親身體驗了一把當(dāng)?shù)厝说氖敖鸩幻?。那天傍晚在湄公河邊觀賞完日落,溜達回旅館房間,突然發(fā)現(xiàn)手機不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重要的不是手機本身,而是存在里面的所有寶貝資料和信息……我不敢再往下想。沒辦法,只好沿路返回尋找手機的下落。來到剛才買冰箱貼的迷你郵局,等幫人換錢的男士忙完,立馬問他是否有人撿到手機。他抬頭看我一眼,轉(zhuǎn)身回到旁邊的柜臺,從里面拿出手機給了我。難以相信幸運女神再次降臨!忙不迭地向男士和賣冰箱貼的紅衣女子道謝,紅衣女子只是輕輕點點頭,一言未發(fā);換錢的男士則提醒我以后一定要備份照片。丟三落四的人他們也許見得多了,但他們的一個小小善舉,就省去了我無數(shù)麻煩。
其實早在萬象,我就已充分感受到中、老兩國的友誼。老撾人對中國人普遍很友好,聽說我是中國人,不少老撾人會豎起大拇指,夸贊中國了不起。在萬象尋找老撾國家博物館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對面是中國援建的老撾國家文化宮,一幢氣勢恢宏的巨大建筑。萬象市中心凱旋門旁的噴水池邊,也有記載中國援建信息的牌子。老撾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如果說老撾的特色是自然、淳樸的話,那么老撾國立大學(xué)更是如此。校園的南半部全是樹林,沒有任何建筑,仿佛一座大植物園。校園里多是一兩層的建筑。在校園問路時,發(fā)現(xiàn)學(xué)生英文不大好,中文倒是不錯。我用英語詢問兩個穿校服的女生:“這是不是學(xué)校圖書館?”有個女孩兒聽懂后順口用漢語回答:“對?!蔽蚁渤鐾?,改用漢語和她們交流,反而順暢多了。原來她們是中文系二年級的學(xué)生,漢語說得很地道,交流沒有一點問題。從中文系樓上下來,循聲找到對面一樓的漢語教室。一位中國女教師正在教學(xué)生練習(xí)“”的四個聲調(diào),可我聽了半天也沒聽到第四聲。于是女教師一對一地教他們發(fā)三聲和四聲,終于見效,一個男生發(fā)對音后激動得手舞足蹈。對我們來說與生俱來般的四聲,不知是多少外國人學(xué)習(xí)漢語時的噩夢。
在萬象時,旅館就在夜市邊,品嘗各種老撾小吃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課??鞠憬丁⒖九疵罪?、老撾沙拉、烤肉、法棍面包,當(dāng)然還有老撾米粉、米飯,無論喜歡不喜歡,統(tǒng)統(tǒng)吞下肚。很多次路邊或流動攤買東西后,發(fā)現(xiàn)原本無人問津的生意呼啦被圍了起來,變得人氣爆棚,立馬覺得自己成了為攤主們招徠顧客的福將。
曾為法國殖民地的老撾,法棍面包漢堡美味實惠,很受歡迎。夾有生菜、香腸、香菜和其他佐料的法棍面包漢堡,4元一根,吃一半就飽了。8元一根、肉量足足的烤肉串更是價廉味美。到附近的老撾風(fēng)味餐廳要了碗老撾傳統(tǒng)湯粉,結(jié)果先給上了筐綠色蔬菜,有五六種,又來了盤白色蔬菜,同樣有五六種,最后才是米粉,里面還有不少雜碎,總共16元,實惠至極。
在萬榮停留的兩天,在同一家早點鋪就餐,三種油炸食品及漢堡都不錯,尤其喜歡它的豬血瘦肉粥,一大碗8元,絕對美味。每天在老撾都驚訝于烤肉、米粉、粥里肉的分量,碰巧早點鋪附近就是早市,早市上有個賣肉的攤位,就想打聽一下豬肉的價錢。碰巧有個年輕女子在買肉,讓她幫忙咨詢:上好的五花肉13元一斤,一看就是我們所說的土豬肉,絕好的烤肉串食材。出門時在旅館小屋前看到一地從未見過的大黃花,后來發(fā)現(xiàn)早市上竟然有賣的,而且還可以吃,就像雞蛋花一樣。難怪有人說老撾像廣東一樣,什么都吃,這正是生活練就的智慧。
在老撾三地入住的旅館都不貴,但最理想的是在萬榮住的別墅式獨棟高腳小屋,每晚130元,安靜又干凈。從佛寺后的小街旁一個大斜坡下去,過一座小橋,就是河灘地上旅館的兩個超級大院。院里的大草坪及各色樹木,襯得周圍那些高腳小屋更加孤單零落,整個院落安靜得只能聽到蟲鳴。小屋有前后兩個大陽臺,后陽臺外是一片莊稼地,看得見遠方的山丘。
兩年前在緬甸蒲甘參觀一家竹席民居,看到透光的竹席墻壁,很擔(dān)心半夜會被凍醒。如今在萬榮也住上了這樣看似簡陋的竹席小屋,安睡兩夜后方知自己完全是杞人憂天,反而慶幸他們可以建造這么簡單實惠的竹席小屋。小屋的墻壁是兩層竹席,星星點點透光。腳下的木地板縫隙更大,一米多深下的野草清晰可見。然而盡管后半夜最低氣溫只有十五六攝氏度,蓋著薄被子卻不感覺冷?!挥杏H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
老撾是虔誠的佛教國家,與鄰國緬甸、泰國、柬埔寨一樣,佛寺林立。且不說那金碧輝煌的萬象佛寺塔鸞與聲名顯赫的玉佛寺,就是排名不怎么靠前的西蒙寺(建于1536年),也是香火旺盛。大殿內(nèi),老和尚正在為一對小夫妻祈福,一邊燒著什么植物,一邊誦經(jīng),彼此之間還有一根細線相連,有點像古代太醫(yī)為皇宮女眷診脈用的診線。香客們絡(luò)繹不絕,紛紛敬獻各種貢品,包括掛滿印有老撾國父級人物凱山·豐威漢頭像的“鈔票”樹,周邊不少專賣各類祭品的店鋪生意紅火。在萬象郊外25公里的香昆寺佛教公園——這個佛教與印度教合二為一的雕塑世界,濕婆、毗濕奴、阿朱那、觀音、佛祖及印度教或佛教里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神靈形象,應(yīng)有盡有,每一件作品都堪稱精品,極富想象力與表現(xiàn)力。
然而說起老撾的宗教,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千年佛都、老撾多個朝代的都城瑯勃拉邦,包括老撾歷史上最輝煌的瀾滄王國(14世紀(jì))。僅小小的瑯勃拉邦市內(nèi),就有30多座寺廟,600多座珍貴的古建筑,位列世界歷史遺產(chǎn)名錄?,槻盍璩康淖诮滩际﹥x式,更是人們趨之若鶩的景觀。
千百年來,瑯勃拉邦的所有寺廟從不生火做飯,僧侶的膳食全靠全城善男信女的施舍。古城的每個清晨,都在這莊嚴(yán)肅穆的宗教布施儀式中到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隊隊僧侶身著橘紅色袈裟,肩挎古老的缽器,赤腳穿梭在瑯勃拉邦的大街小巷,神色安然地靜靜接受施舍。布施者們沿街席地或跪或坐,虔誠地將糯米飯團或水果放入每一位走到面前的僧侶的缽器中。整個布施過程自然而平靜,虔誠而崇高,佛寺的宗教儀式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這每天的布施儀式中完美融合。
然而,這已持續(xù)千年,即便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也不曾停止的純凈宗教儀式,卻因蜂擁而至的游客而變了味。即使再愛睡懶覺的游客,到了瑯勃拉邦也會早起一日,一睹清晨布施的壯觀、神圣與震撼。遺憾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全然不顧觀看布施的禮儀要求,爭先恐后地加入布施的行列,也催生了小商小販們的相關(guān)生意。僧侶們個個盆滿缽滿,眼看裝不下了,游客還硬往上放……原本的生存需求與宗教儀式,已然變成一個游客體驗項目,令人啼笑皆非。
五六點的瑯勃拉邦,氣溫只有12攝氏度,游客們都穿著厚外套,僧侶們卻都光著腳,穿著露胳膊的袈裟。布施結(jié)束,僧侶們不見了蹤影,游客也潮水般褪去,街上只剩小販們在收拾剩余食物和布施用品等殘局。一家小店門前,五六個人在分揀幾大筐食品里的米飯和巧克力、餅干等袋裝零食。但愿這些食品真會流落到各大寺廟門前,供窮人食用……
正像這變味的布施儀式一樣,傳統(tǒng)的老撾也正在被現(xiàn)代文明所浸染,街頭密密麻麻的電線與成群結(jié)隊的摩托車就是明證。隨處可見的摩托車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噪聲與尾氣污染,車的停放也很成問題。此外,從兩次乘長途車的情形看,老撾人的時間觀念與埃及人差不多。從萬象到萬榮、從萬榮到瑯勃拉邦,買票時工作人員都言之鑿鑿地說3.5個小時,可前者用了5小時,后者用了7小時,硬是磨蹭到天黑。到瑯勃拉邦的路上停車四五次,加起來差不多兩小時,司機一點都不著急。臨到瑯勃拉邦汽車站,司機再次停車,說可以把我們直接送到各自的旅館,每人外加10000基普(8元),著實發(fā)了一筆小財。
當(dāng)然,大多數(shù)老撾人仍像他們所崇尚的國花雞蛋花一樣,低調(diào)、美麗、淳樸、友善。老撾的風(fēng)景名勝,千百年如一日,靜靜地守在那里,等待人們?nèi)ソ议_其神秘面紗。雞蛋花的花語是孕育希望,復(fù)活與新生,它恰如正在破繭成蝶的新時代老撾。希望老撾人在摘掉貧窮落后的帽子、發(fā)家致富的同時,永葆淳樸善良、簡單幸福的本性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