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華
靜脈溶栓橋接血管內(nèi)治療是發(fā)病6 h內(nèi)前循環(huán)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的標準治療方案。但是,這項治療方案具有時間依賴性。院前把合適的患者分診到合適的醫(yī)院是縮短院前延誤的重要內(nèi)容。
直接把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患者送到最近的綜合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但是總會有一部分患者被送到初級卒中中心(primary stroke center,PSC)。2017年7月來自布朗大學的Ryan A. McTaggart等在JAMANeurology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jié)果,目的在于探討懷疑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患者就診PSC后所采取方案(分為3步:①根據(jù)臨床嚴重性通知CSC;②PSC進行血管影像學檢查;③基于云平臺的影像學共享)的有效性。
該研究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共有14個不能進行血管內(nèi)治療的PSC參與,患者到達PSC后一旦發(fā)現(xiàn)洛杉磯運動評分≥4分就立即啟動PSC方案(圖1):①通知CSC;②到達PSC 30 min內(nèi)進行頭顱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掃描;③基于云平臺與CSC分享影像學數(shù)據(jù)。CSC服務170萬人口,下轄14個PSC,PSC和CSC相距6.4~73.6 km。研究者根據(jù)是否部分或完全執(zhí)行PSC方案把患者分為兩組。
圖1 初級卒中中心應對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的方案
主要有效性終點包括患者從PSC進門到PSC出門的時間,從到達PSC到CSC股動脈穿刺的時間,以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評分。
該研究共納入101例轉(zhuǎn)運的患者,僅70例符合納入標準。部分執(zhí)行方案者48例,完全執(zhí)行方案者22例。當完全執(zhí)行PSC方案時,可以把從PSC進門到CSC股動脈穿刺的時間從151 min降低到111 min(P<0.001)。這主要與縮短了從PSC進門到出門的時間(從104 min降低到64 min)有關(guān)。當完全執(zhí)行方案時,患者預后良好的可能性增加了1倍(50%vs25%,P<0.04)。
最終作者認為懷疑急性大動脈閉塞性卒中的患者完全執(zhí)行PSC方案能夠縮短PSC進門到CSC動脈穿刺的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文獻出處:MCTAGGART R A,YAGHI S,CUTTING S M,et al. Association of a primary stroke center protocol for suspected stroke by large-vessel occlusion with efficiency of care and patient outcomes[J]. JAMA Neurol,2017,74(7):7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