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燕 丁延齡
(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患者的心肌長期缺血導致心肌發(fā)生彌漫性纖維化現(xiàn)象,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患者的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多條支路發(fā)生病變或者出現(xiàn)高度的狹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缺血性心肌病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不但生活質量下降,病情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1]。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schemic cardiomyopathy heart failure,ICHF)患者致殘率、死亡率較高,臨床上對于心力衰竭的常規(guī)治療主要有利尿、地高辛、ACEI、β-受體阻滯劑等,但效果不甚理想[2]。本研究旨在探討曲美他嗪與磷酸肌酸鈉聯(lián)合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2017年5月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治療的7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經(jīng)臨床、心臟彩超及冠脈造影檢查均確診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40%[3],排除精神障礙、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肝腎功能嚴重異常、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72例患者分成兩組各36例,其中觀察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42~74歲,平均年齡(60.32±8.12)歲,NYHY心功能分級:Ⅲ級29例,Ⅳ級7例。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60.11±8.09)歲,NYHY心功能分級:Ⅲ級27例,Ⅳ級9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螺內酯以及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的鹽酸曲美他嗪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5465,規(guī)格:20 mg*30)20 mg,3次/d,??谄媪χ扑幑煞萦邢薰咎峁┑淖⑸溆昧姿峒∷徕c(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3430,規(guī)格:0.5 g)1 g+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次/d,均連續(xù)治療15 d。
1.3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顯效:患者治療后心力衰竭體征、癥狀完全消失,心功能評定改善≥2級;有效:患者治療后心力衰竭體征以及癥狀均有所改善,心功能評定改善1級;無效:患者治療后心力衰竭體征、癥狀無改善,甚至進一步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心臟參數(shù)檢查:治療前、治療后LVED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F(左室射血分數(shù));6MWT:6 min 步行試驗,以6 min 步行距離作為心功能的評定標準;NT-ProBNP 測定: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試劑盒由上海貝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固相免疫層析法進行測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459.000,P=0.019)。詳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2.2治療前后心臟參數(shù)比較
治療前LVEF、LVEDD、LVESD指標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心臟參數(shù)比較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6MWT、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
治療前6MWT、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6MWT提高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6MWT、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不良反應分析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缺血性心肌病好發(fā)于老年群體,其終末狀態(tài)為心力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最常見的病因[4]。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是我國慢性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5]。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病變,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冠狀動脈堵塞,患者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而造成損傷,使得其收縮及舒張功能紊亂,抑制心排出量并對微循環(huán)造成影響,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左心室泵功能出現(xiàn)衰退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6]。目前對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療主要趨向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防止心室重塑發(fā)展、降低致殘率、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為原則。臨床上通常采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螺內酯、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心功能的惡化,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降低致殘率,但是心力衰竭發(fā)生后死亡率仍舊較高,5年的死亡率高達40%[7]。
曲美他嗪是一種對心肌能量代謝具有調節(jié)功效的藥物,在心力衰竭時其通過對心肌能量代謝底物進行調控,從而增加衰竭心肌通過葡萄糖產(chǎn)生的三磷酸腺苷比例,脂肪酸在藥物的作用下氧化代謝受到抑制,氧利用度得以提升,維持三磷酸腺苷水平,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剐募∪毖淖饔脵C制為耗氧量大的游離脂肪酸氧化受到抑制,增加葡萄糖的氧化,在有限的氧下ATP的生成增加,心肌的收縮功能增強[8]。同時曲美他嗪促使游離脂肪酸代謝的乙酰輔酶A減少,進一步促進葡萄糖的氧化。曲美他嗪提高缺血性心肌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冠脈的血流儲備增加,改善患者血壓快速波動,但對心率無明顯影響,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顯著降低,尤其是對于冠脈病變引起的心力衰竭[9]。
磷酸肌酸鈉是一種小分子物質,在短時間內可迅速進入細胞膜,使得血藥濃度在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是一種外源性的高能磷酸物質,可以保護心肌缺血和再灌注過程中的造成的損傷,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心肌代謝、心率等,對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10-11]。臨床實踐及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1)擴張血管:擴張患者的外周血管,外周的阻力降低,右心室舒張末壓降低,心排血量增加;(2)抗心律失常:竇房結P細胞的功能改善,降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頻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3)降低心肌耗氧量:促使ATP生成,增加心肌的活力;(4)正性肌力:增加患者心肌的收縮能力,心臟泵血的功能增強,心排血量增加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常規(guī)治療患者,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LVEF、LVEDD、LVESD等心臟參數(shù)均顯著改善,且NT-proBNP水平、6MWT的改善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曲美他嗪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細胞患者可改善能量代謝以及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降低惡心及心律失常等臨床癥狀的發(fā)生,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通過補充外源性磷酸肌酸鈉促使肌酸轉運子的功能增強,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綜上所述,曲美他嗪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臨床療效顯著提高,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 牛進國.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5,13(12):51-52.
[2] 王鳴和,王駿.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近況[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3,34(1):1-4.
[3] 劉志軍,姜曉.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和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力衰竭指南解讀[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109-110.
[4] 倪沈鋒.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療效及對心功能和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6,25(19):23-25.
[5] Gambert S,Vergely C,F(xiàn)ilomenko R,et al. Adverse effects of free fatty acid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in postischemic isolated rat hearts[J].Mol Cell Biochem,2016,283(1-2):147-152.
[6] Khan M,Meduru S,Mostafa M,et al.Trimetazidine,administered at the onset of reperfusion, ameliorates myocardial dysfunction and injury by activat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Akt signaling[J].J Pharmacol Exp Ther,2014,333(4):421-429.
[7] Metzler B,Klug G.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and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s of the human heart[J].Wien Med Wochenschr,2015,157(3/4):65-68.
[8] Vilas Boas LG,Bestetti RB,Otaviano AP,et al.Outcome of Chagas cardiomyopathy in comparison to ischemic cardiomyopathy[J].Int J Cardiol,2013,167(2):486-490.
[9] Tsiouris A,Borgi J,Karam J,et al.Ischemic versus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the implications of heart failure etiology on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outcomes[J].ASAIO J,2013,59(2):130-135.
[10] Fragasso G,Rosano G,Baek SH,et al.Effect of partial fatty acid oxidation inhibition with trimetazidine o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heart failure:result from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t J Cardiol,2013,163(3):320-325.
[11] 賈利清,段宏宇.曲美他嗪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雜志,2017,11(8):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