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小均(通訊作者) 黃丹
(四川綿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 四川 綿陽 621000)
血液細菌感染是臨床上危急感染之一,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檢查設備發(fā)展的越來越精細,侵襲性檢查不斷增多,使患者更易受到細菌感染。有研究表明,PCT、CRP的測定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也有研究表示,PCT、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值(NLR)的檢測,能很好的監(jiān)測疾病早期機體感染的情況[2]。對于感染性疾病的監(jiān)測,目前臨床中判斷細菌感染常用的指標有PCT、CRP、血培養(yǎng)、NLR、WBC等,本文通過以上常用指標分析在血液感染中的診斷價值。
收集我院2014-2016年血培養(yǎng)陽性,且同一天內檢測了PCT、CRP、血常規(guī)的項目檢測數(shù)據(jù)作為實驗組。血培養(yǎng)陰性以及在同一天內檢測了以上項目的樣本檢測結果數(shù)據(jù)作為對照組。
ABX五分類細胞分析儀、BD血培養(yǎng)儀、VITEK2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羅氏e601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日立7600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運用SPSS19.0進行t檢驗統(tǒng)計分析及ROC曲線下面積分析。
本次研究中收集的數(shù)據(jù)量共有444例,其中實驗組(血培養(yǎng)陽性)有278例,對照組(血培養(yǎng)陰性)有166例。
近三年我院臨床中引起血液感染最常見的菌種依次為:大腸埃希菌(13.2%)、表皮葡萄球菌(8.5%)、金黃色葡萄球菌(6.0%)、肺炎克雷伯菌(5.1%)、人葡萄球菌亞種(4.9%)(見表1)。
表1 近三年血培養(yǎng)陽性菌種及所占比例(%)
表3 PCT、CRP、WBC診斷細菌血液感染的性能比較
表4 G+、G-菌之間各感染指標的檢測結果和價值比較
從表2可見PCT、CRP在鑒別血培養(yǎng)陽性實驗組的平均值明顯高于陰性對照組,PCT、CRP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WBC、NRL在判斷血液是否感染了細菌時,(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3可見PCT對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及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均高于CRP、WBC。
表2 各感染性指標在血培養(yǎng)陽性組與陰性組的診斷結果比較(±s)
表2 各感染性指標在血培養(yǎng)陽性組與陰性組的診斷結果比較(±s)
項目 血培養(yǎng)結果 x-±s P PCT 陰性 3.797±14.618 0.000陽性 15.972±28.697 CRP 陰性 38.336±65.383 0.000陽性 93.767±89.502 WBC 陰性 11.527±6.981 0.159陽性 11.384±8.040 NRL 陰性 6.857±13.261 0.058陽性 11.773±13.127
表4可見血清PCT、CRP、NRL對鑒別G+和G-的均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很好的判斷G+或G-菌的感染,而WBC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能用來判斷血液感染細菌的種類;在鑒別血液感染中感染細菌的種類時,PCT價值高于CRP,高于NRL。
表5可見PCT、CRP對于分類G+菌和G-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很好的對其進行分類。而WBC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能有效地區(qū)分G+菌和G-菌。
表5 PCT、CRP、WBC對G+和G-菌的檢測濃度分布比較[n(%)]
近三年感染的細菌種類都以大腸埃希菌、葡萄球菌為主,因為其為人體常見菌群,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者皮膚表面有傷口時,患者易菌群失調或進入血液,從而導致菌血癥[3]。此外在分析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不同科室血液感染發(fā)生率也存在不同,感染發(fā)生率最高的是重癥監(jiān)護室,此外依次為新生兒科室、普通兒科、血液腫瘤科、傳染病科。
PCT的半衰期為25~30h,在健康的生理狀態(tài)及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含量很低,可以低至0.1ng/ml以下,若人體發(fā)生細菌感染,其濃度可迅速升高5000倍。CRP是一種急性時反應蛋白,在感染和組織損傷早期迅速升高,是鑒別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一項較好的指標。本文結果可見PCT、CRP都可以很好的鑒別患者血液是否感染了細菌,但PCT的診斷價值高于CRP,這與李文靜研究中表明CRP從總體敏感度、特異度、AUC值、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診斷和排除診斷效能都低于PCT結論一致。同時,PCT檢測與傳統(tǒng)的指標如WBC、ESR、CRP、細菌培養(yǎng)等比較,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謝健敏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機體受到嚴重的細菌、真菌、寄生蟲的全身感染時,血清PCT會成上千倍增高,而機體若受到輕度或局部以及受病毒感染時,血清PCT正?;蚴禽p度升高。因此,在判斷是否發(fā)生細菌血液感染時,PCT是目前為止最實用最有效的實驗室指標,CRP次之,有助于對細菌血液感染進行早期診斷,對感染細菌種類進行大致判斷,可以更快地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實驗室依據(jù),指導臨床用藥。
(1)在判斷是否有血液感染時PCT較CRP具有更高診斷價值。
(2)PCT、CRP、NRL的測定可用于血液感染中判斷感染細菌的類型,PCT較CRP、NRL更有臨床意義。
[1]吳雪梅.PCT及C-反應蛋白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3):3051-3053.
[2]ClovB.Governance.PCTnon-executivestoholdclusterstoaccou nt.HealthServ,2011,121:4-5.
[3]高瑩等.嬰幼兒皮膚結構和生理特征的研究進展,2015,24(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