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靜
摘 要?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動力。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要對某一學科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創(chuàng)建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各方面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但是,目前美術學科在普通高中教學中,因為不屬于高考科目,往往引不起學生的重視,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那么高中美術教師如何面對這種現狀,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呢?下面根據多年的美術教學實踐,談一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學習興趣;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O4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74-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精神振奮,情趣盎然。從而,在老師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相反,學生缺乏興趣,甚至有抵觸心理,即使參與了學習過程,也收效甚微甚至一無所獲。高中美術課的設置,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也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情趣和綜合素質。所以,作為高中美術老師,一定要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善于尋找學生興趣的源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創(chuàng)建寓教于樂的美術教學課堂,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能使學生感到心情舒暢,從而有利于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發(fā)和個性的發(fā)展?!坝H其師,信其道”,因此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溫馨、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讓自己厚重的藝術修養(yǎng)去感染他們品行,使他們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美術課堂學習。實踐證明,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能實現教與學的共鳴,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就會迸發(fā)學習熱情,尤其那些資質較差的學生就沒有了心理負擔。從而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產生更多的師生互動。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必須多了解學生,多觀察他們平時的喜好,激起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要求學生畫月季花,可是有的學生不擅長畫花喜歡畫人物,有的學生喜歡畫小動物對花不感興趣,而有的學生對畫一些花草很有自信心,所以那些對畫花不擅長的、不感興趣的學生就不想畫了,他們就希望教師能夠換一個話題,可教師這時該怎么辦呢?是換題目還是不換,換了一些學生會開心而另一些學生呢?所以教師應該先給一個活動的題目,讓他們自由發(fā)揮,畫他們自己喜愛的事物,再看看畫后的成績,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不僅可以激起他們的興趣,還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
二、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教學方式太過單調,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整堂課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還有些教師因為自己所教學科不在高考的學科范圍,所以課堂教學組織十分松散,這樣的課堂都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高中美術課堂,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他們學有所獲,教師必須大膽地解放思想,有開闊的視野和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課堂教學中采用一些新的,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另外借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運用文學、影視、音樂等綜合的藝術教學手段合理組織教學。通過教師設計的一些圍繞作品主題、形象的象征性等針對性強的問題,積極啟發(fā)學生思考,在小組內探討交流,小組之間展開辯論,從而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比如,在欣賞《格爾尼卡》這幅作品時,由于我們大多數人無緣親睹這幅巨大的畫作,也難以通過投影儀把原作的風貌完整地呈現出來,這無疑會使我們的審美產生一定偏差。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教學手段來加以彌補,如采用聽空襲的聲音—想象—簡單的描述—看二戰(zhàn)、9·11等轟炸場面、汶川大地震的慘狀等視聽多方刺激的方式、方法來拓展學生的想象,從而在腦海中形成1937年“格爾尼卡”慘案的情形,促使學生對作品里描繪的形象、構圖、色彩等產生興趣,主動進行探索分析。
三、通過作業(yè)評改和講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有被人欣賞的欲望,都希望別人認可自己的努力,學生在這方面的要求更是強烈。當他們用心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非常渴望教師對自己的畫畫作有一個好的評價。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要用真誠和善良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的作業(yè),認真審閱,盡可能挖掘出作業(yè)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肯定。講評中,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習美術的興趣??梢哉f對學生作業(yè)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們以后能否繼續(xù)保持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評價學生作業(yè),不要千篇一律。每次的評語也不要雷同,如雷同學生就對你的評語失去了吸引力,學生就沒有興趣去看,沒有改正缺點,就達不到批閱的效果。如學生的畫得不好,我會用紅筆指出,用婉轉的語氣說或寫出來,并指出以后改進的措施,如果這樣畫就更好啦……。關于批語的位置,也要講究。字不要寫得太大或寫在畫面上,做到批語與畫的自然融合。有些學生畫得好,我在寫評語時,字盡量寫得小些,不要影響畫面。對繪畫作業(yè)好的學生,要在全班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強該學生學習再學習美術的強烈愿望,并達到帶動其他學生學習美術的目的。
總之,興趣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原動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必須走出傳統美術教學的圈子,重新定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提高自身素質,借助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范凱熹.試論高中美術教育的身心健康教育功能及實施方案[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
[2]楊倩倩.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fā)高中學生興趣[J].教學在線,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