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月 ,王英 ,范琳琳 ,周劍忠 ,高瑀瓏
(1.南京財經(jīng)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省現(xiàn)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江蘇高校糧油質(zhì)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210023;2.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14)
藍莓(Blueberry)意為藍色的漿果,最早栽培于美國,其栽培史不到100年的時間[1]。在我國,藍莓主要產(chǎn)于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qū),屬于純野生的,近幾年來才成功進行人工馴化培植;主要分布于山東、吉林、遼寧、江蘇、貴州、云南等。因其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極強的藥用價值,防止腦神經(jīng)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是世界糧農(nóng)組織推薦的5大健康水果之一[2]。
藍莓果實富含維生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熊果苷、蛋白質(zhì)、食用纖維以及豐富的鉀、鐵、鋅、鈣等礦物質(zhì)元素[3]。藍莓提取物中主要呈色物質(zhì)為花色苷,是其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且含量豐富。不同品種的藍莓所含花色苷的種類與含量是不同的,同時受年份、栽培地域的土質(zhì)、樹齡、收割期等因素的影響,對藍莓中的花色苷種類和含量也有影響[4]。
藍莓果實成熟期集中于每年6~8月份,由于天氣炎熱,微生物活動劇烈,不利于果實的儲藏,其存放時間較短,因此,大部分藍莓果實用以果酒、果醬、飲料等深加工產(chǎn)品。藍莓發(fā)酵果酒酒精度低,營養(yǎng)價值高,風味獨特[5-7],是藍莓深加工的良好材料。藍莓果酒的品質(zhì)與藍莓的色澤、酸度、營養(yǎng)成分等緊密相關(guān)。而藍莓品種眾多,藍莓果實本身的差異會導致發(fā)酵果酒的口感、色澤、香氣和成份等存在較大的差異。
本研究在課題組對不同種藍莓果實理化性質(zhì)前期研究的基礎(chǔ)上,選用6種性狀良好的藍莓果實,研究其在發(fā)酵過程中的特性,旨在選定一種發(fā)酵性能優(yōu)良,果酒顏色鮮艷穩(wěn)定的藍莓果品,為藍莓果酒工業(yè)化發(fā)酵果品的篩選提供科學理論依據(jù)。
藍莓主要有粉藍、園藍、梯芙藍、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6種藍莓果實,采自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藍莓種植基地;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mb1: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食品生物工程研究室速凍保存;果膠酶:諾維信生物科技試劑有限公司;固體焦亞硫酸鉀(K2S2O5)(食品級):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硫酸、鹽酸、氯化鉀、醋酸鈉等試劑均為分析純;白砂糖:市售食品級。
pH 1.0緩沖液1:將0.2 mol/L KCl與0.2 mol/L HCl按照體積比25∶67的比例配制;pH 4.5緩沖液2:將1 mol/L NaAc、1 mol/L HCl與H2O按照體積比100∶60∶90 的比例配制。
UV-1600PC分光光度計:上海美普達儀器有限公司;LC-210.2精密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股份有限公司;TGL-16C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WSCS測色色差計:上海精科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YL-YS-258控溫冰箱:北京福意聯(lián)電器有限公司;SW-CJ-2G超凈工作臺:蘇州蘇凈凈化設備廠;LRH-150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DSX-280B手提式蒸汽滅菌器:上海申安醫(yī)療器械廠;HI84532微電腦可滴定酸度測定儀:哈納沃德儀器有限公司;XY-073酒精計:上海玻璃儀器廠等。
藍莓果實解凍→破碎→在果實原有含糖量的基礎(chǔ)上添加16%糖→加0.1%果膠酶→加150 mg/L偏重亞硫酸鉀→接種→26℃發(fā)酵
取6種藍莓果實各500 g,經(jīng)清洗、破碎、壓榨取汁,無菌紗布進行過濾,對過濾后的果汁進行稱重,測定其出汁率。
取兩個10 mL棕色容量瓶,加入1 mL蒸餾水,分別加入9 mL pH 1.0緩沖液1和pH 4.5緩沖液2,搖勻,靜置2 h,分別測定510 nm和700 nm處的吸光度,作為對照組;而對于樣品測定時,將藍莓果酒離心,取1 mL果酒上清液,代替對照組中1 mL的蒸餾水,其余操作均與對照組一樣。
花色苷含量測定按照公式(1):
式 中 :A=(A510-A700)pH1.0-(A510-A700)pH 4.5;MW為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的分子量(在此取449.2);DF為稀釋因子;ε為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的摩爾消光系數(shù)(在此取26900);1為比色皿光程(1 cm)。
藍莓果酒總糖的測定標準曲線的制作:精密稱取105℃烘干至恒重的葡萄糖0.100 0 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使其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得到1 mg/mL葡萄糖溶液,再將其稀釋至0.1 mg/mL。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 0、10、20、30、40、50、60、70、80 mg/L 的葡萄糖溶液,標號分別為1到9號管,分別取1 mL于試管中,延壁加入4 mL蒽酮硫酸試劑(2.0 g/L),蓋塞搖勻,置于沸水浴中10 min。取出,待冰水浴至室溫,在620 nm波長下,以1號管為空白,測定其余各管吸光度。以葡萄糖溶液濃度(mg/L)為橫坐標,OD620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藍莓果酒總糖的測定:將藍莓果酒樣品稀釋至合適梯度,取1 mL樣品進行測定,操作同上。
將適量的藍莓果酒樣品離心,取上清液1 mL,用WSC-S測色色差計測定藍莓果酒的L、a、b值。L表示果酒的亮度,a表示果酒的紅/綠,b表示果酒的黃/藍。
用兩支量筒分別量取100 mL藍莓果酒和蒸餾水,依次倒入500 mL的蒸餾瓶中,加入適量玻璃珠。用一個100 mL的容量瓶作為接收瓶,打開冷凝水和電熱套,進行加熱蒸餾藍莓果酒。當接收瓶內(nèi)溶液達到100 mL刻度線時,結(jié)束蒸餾。用溫度計測定其溫度,并用酒精計測定酒精度。
準確量取5.0 mL藍莓酒液加入100 mL燒杯中,再在燒杯中加去離子水或蒸餾水至50 mL,放入轉(zhuǎn)子,用HI84532微電腦可滴定酸度測定儀測定其酸度,滴定結(jié)束后儀器將顯示測定讀數(shù)。
藍莓果酒總酚測定標準曲線的制作:將10.0 mL乙醇溶解0.500 0 g沒食子酸,定容至100 mL,分別取0、1.0、2.0、3.0、5.0、10.0 mL 至 100 mL 容量瓶中,以去離子水定容,則得此系列沒食子酸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50、100、150、250、500 mg/L。從此不同濃度的沒食子酸溶液中分別移取1.0 mL加入到10 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5 mL去離子水,混勻;再加入0.5 mL Folin-Ciocalteu試劑,混勻;1 min后,加入1.0 mL 20%碳酸鈉溶液,混勻。將上述標準溶液在20℃下放置2 h后,于765 nm波長下用UV-1600PC分光光度計測定其OD值,以沒食子酸溶液濃度為橫坐標,OD765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藍莓果酒樣品總酚測定:將藍莓果酒離心,稀釋到適宜濃度。取1.0 mL,按照上述總酚測定標準曲線測定方法,測定其吸光值。用測得樣品的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出藍莓果酒樣品中總酚含量。
利用Excel和SPSS18.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SSR)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以±SD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精選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藍莓種植基地的粉藍、園藍、梯芙藍、燦爛、頂峰、芭爾得溫等6個品種,并在相同的處理條件下,比較了出汁率、含糖量、花色苷含量、總酚、可滴定酸度等品質(zhì)指標,結(jié)果見表1。對比6個品種的藍莓出汁率,發(fā)現(xiàn)頂峰出汁率最高,其次是燦爛,芭爾得溫的出汁率最低。
表1 不同藍莓品種的加工特性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blueberry cultivars
藍莓果酒釀造過程中,藍莓果中的糖作為酵母Lmb1生長所需碳源,用于合成酵母自身物質(zhì),或作為底物,被Lmb1氧化產(chǎn)生能量和乙醇等。藍莓果實的含糖量與發(fā)酵酒體的口感、風味物質(zhì)成分等相關(guān)。本研究對比分析了6個品種藍莓,發(fā)現(xiàn)頂峰的含糖量最高(P<0.05),其它芭爾得溫、園藍、粉藍、燦爛和梯芙藍的含糖量差異不顯著(P>0.05)。
藍莓果酒的色澤主要受酒中花色苷和多酚成分的影響;同時,果實中花色苷的含量也間接影響了果酒的品質(zhì)[14]。本研究通過對6個藍莓品種中花色苷含量的測定發(fā)現(xiàn),梯芙藍的花色苷含量最高(P<0.05),達463.56 mg/L,粉藍的花色苷含量最低(P<0.05),為293.11 mg/L,芭爾得溫、頂峰、園藍和燦爛中花色苷的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
藍莓果酒中的功能性成分與其藍莓果類似,主要為酚類物質(zhì)中的花色苷及酚酸類物質(zhì)[15]。本研究通過對6個品種藍莓總酚含量的測定發(fā)現(xiàn),梯芙藍的總酚含量最高(P<0.05),達 1 855.41 mg/L,總酚含量最低的是芭爾得溫(P<0.05),這與其中花色苷含量多少有關(guān)。研究表明,多酚類物質(zhì)與果酒的抗氧化性能密切相關(guān)。劉玉田等[16]對包含藍莓果酒在內(nèi)的12種果酒中的總酚含量進行了測定,結(jié)果表明藍莓果酒中的總酚含量遠遠高于其它品種的果酒,且藍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最強,而果酒中酚的總含量與其還原能力呈正相關(guān),說明藍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與其所含酚類物質(zhì)有關(guān)。因此,從總酚含量角度來看,本研究中梯芙藍品種最適合用以發(fā)酵抗氧化能力強的藍莓果酒。
藍莓果入口后有明顯酸味,是因為其含大量的有機酸成分。有機酸的存在有利于維生素C的保存,對維持藍莓果實較低的pH值起決定作用[17]。另外,果酒中有機酸的存在還能夠豐富酒品的口感。本研究通過對6種藍莓有機酸的測定發(fā)現(xiàn),芭爾得溫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P<0.05),達 0.90%,其次分別為粉藍、梯芙藍、頂峰、燦爛,園藍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P<0.05),只有0.37%。
為了明確不同藍莓品種的發(fā)酵特性,對粉藍、園藍、梯芙藍、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等6個品種在釀酒酵母Lmb1發(fā)酵過程中的含糖量等指標進行了測定。
對6種不同藍莓品種在釀酒酵母Lmb1發(fā)酵過程中的總糖含量的變化見圖1所示。
圖1 不同藍莓品種的Lmb1果酒發(fā)酵過程中總糖含量的變化Fig.1 Total sugar changes of different blueberry cultivars during wine fermentation by Lmb1
從圖1可以看出,粉藍和圓藍品種較類似,前3天的發(fā)酵緩慢,總糖消耗量較少;從第3天到第21天為快速發(fā)酵階段,糖含量顯著降低(P<0.05);從第24天到第30天總糖含量變化不顯著(P>0.05);發(fā)酵30 d結(jié)束時,粉藍果酒殘?zhí)橇繛?7.19 g/L,酒精度為13°,園藍果酒殘?zhí)橇繛?3.32 g/L,酒精度也為13°。
梯芙藍前3天發(fā)酵速度較為緩慢,從第3天到第18天發(fā)酵速度顯著增大(P<0.05),從第18天到第30天,總糖含量幾乎無明顯變化(P>0.05),達到發(fā)酵終點,殘?zhí)橇繛?4.25 g/L,酒精度為13°。燦爛前6天發(fā)酵速度較快,糖含量消耗了約200 g/L,從第6天到第18天發(fā)酵速度稍有降低,從第21天到第30天總糖含量變化不顯著(P>0.05),最終殘?zhí)橇繛?22.89 g/L,其果酒酒精度為14°。頂峰含糖量在前9天幾乎呈直線型下降,糖含量消耗迅速,第9天到第21天,糖含量下降的比前9天緩慢,第24到第30天糖含量變化才不顯著(P>0.05),糖消耗較少,發(fā)酵30天后,殘?zhí)橇繛?9.15 g/L,頂峰果酒酒精度為15°。芭爾得溫發(fā)酵前3天與粉藍相似,總糖含量幾乎無變化(P>0.05),酵母Lmb1此時處于大量繁殖期間,從第3天到第21天,果酒中總糖含量一直在顯著下降(P<0.05),酒精度上升,糖轉(zhuǎn)化為酒精,從第21天到第30天,總糖含量變化不顯著(P>0.05),到第 30 天時,殘?zhí)橇繛?11.94 g/L,酒精度為 14.5°。
通過圖1所示的比較可以看出,頂峰和梯芙藍的發(fā)酵速度較快,糖含量下降迅速。頂峰的初始含糖量較高,殘?zhí)橇康?,酒精度較高,糖和酒精的轉(zhuǎn)化率最高。梯芙藍的殘?zhí)橇枯^高,口感較甜,酒精度相對較低。
藍莓及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花色苷,花色苷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抗發(fā)炎性、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預防癌癥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等功能[18-21]。此外,花色苷還是呈色物質(zhì),花色苷含量越高,藍莓果酒的顏色越深。本研究對6個品種藍莓的果酒發(fā)酵過程中花色苷含量的變化進行了測定,結(jié)果見圖2所示。
圖2 不同藍莓品種的花色苷含量在果酒發(fā)酵過程中的變化Fig.2 Changes of anthocyanin content of different blueberry cultivars in the process of wine fermentation
由圖2可知,粉藍、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品種發(fā)酵果酒的花色苷含量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持續(xù)下降,這是因為發(fā)酵過程中花色苷被分解,所以含量一直呈下降趨勢。尤其從發(fā)酵開始到第18天,花色苷含量的降低速度較快。第18天以后花色苷含量仍然在減少,但是下降速度變慢。梯芙藍和園藍的花色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兩者的變化趨勢相同。從0天到第9天,花色苷含量顯著上升(P<0.05),可能是由于這兩個品種的藍莓外皮中所含的較多的花色苷在發(fā)酵的前9天不斷溶解出來,且比Lmb1發(fā)酵分解的花色苷含量多,所以曲線呈上升趨勢;從第9天到第15天,Lmb1消耗的花色苷的量增大,所以曲線突然呈下降的趨勢;第15天之后,花色苷含量明顯降低(P<0.05)。
由圖2還可以看出,6個品種的藍莓果酒發(fā)酵過程中,花色苷含量整體呈降低的趨勢,但降低的多少與藍莓果實的品種有關(guān)。其中,梯芙藍果實中所含的花色苷含量是最高的,發(fā)酵結(jié)束后含量還是最高的。園藍、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果實的花色苷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發(fā)酵過程中降解的量不一樣,發(fā)酵結(jié)束時,園藍的花色苷含量最高(P<0.05);粉藍果實花色苷含量是6種果實中最少的,不過,發(fā)酵結(jié)束時,其與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果實3種花色苷的含量相差不顯著(P>0.05)。
顏色是藍莓果酒一個重要的感官指標。不同藍莓品種酚類物質(zhì)組分及含量有所差異,從而導致色澤差異[22-23]。本研究采用6個不同品種的藍莓進行果酒發(fā)酵,研究發(fā)酵過程中6個不同品種藍莓酒的色澤變化規(guī)律。藍莓品種對果酒L值的影響見圖3。
圖3 藍莓品種對果酒L值的影響Fig.3 The effects of blueberry cultivars on the value of L
L值代表果酒的明亮度。果酒的明暗度與花色苷總含量呈負相關(guān),與色素的含量呈線性負相關(guān),明亮度越高,花色苷和色素含量越低。
如圖3所示,所有果酒的L值都在緩慢上升,明度在變大,說明果酒中的色素含量再降低,花色苷等呈色物質(zhì)在減少,與圖2中花色苷含量的變化一致。粉藍的初始明度最高,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L值不斷上升,發(fā)酵結(jié)束,30天后,明度也是6種藍莓果酒中最高的,因為粉藍的花色苷等呈色物質(zhì)在6種果實中含量最少,說明其在發(fā)酵過程中降解也較多。燦爛、頂峰和芭爾得溫的初始L值差異不顯著(P>0.05)且上升趨勢一致,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明度均在緩慢上升,這三者最終明度比粉藍?。≒<0.05),比園藍和梯芙藍大(P<0.05),說明它們的顏色居中。園藍和梯芙藍的初始明度最低,由于這兩種果實的初始顏色最深,花色苷等呈色物質(zhì)的含量最高;發(fā)酵過程中,L值上升緩慢,果酒的顏色變淺較慢,發(fā)酵結(jié)束30天后,園藍和梯芙藍的顏色仍然較深,花色苷含量也最高。
藍莓果酒中的顏色a值反映了酒中紅色物質(zhì)的多少,a值為正數(shù)時表示所測酒為紅色,a值為負數(shù)時表示所測酒為綠色。本研究中6種藍莓果酒的a值均為正數(shù),可見這6種藍莓果酒均呈現(xiàn)紅色。藍莓中富含花色苷,花色苷在酸性條件下呈現(xiàn)紅色。藍莓品種對果酒a值的影響見圖4。
從圖4可知,這6種藍莓酒在30天的發(fā)酵過程中,a呈緩慢上升的趨勢。這可能與發(fā)酵前加入的K2S2O5有關(guān)[24],K2S2O5加入果酒后,與水化合立即生成亞硫酸,部分花色苷與亞硫酸鹽在酸性pH值下會形成磺酸加合物而變成無色,果酒顏色變淺,氧化后可使磺酸根脫除,花色苷顏色又恢復;發(fā)酵開始之后K2S2O5的作用逐漸消失,藍莓果酒中紅色物質(zhì)增加,a值變大[25]。不同品種藍莓果酒色品值差異顯著(P<0.05),梯芙藍的a值最大,表示梯芙藍發(fā)酵果酒中含有的紅色物質(zhì)最多,其次是園藍,燦爛,芭爾得溫和頂峰,粉藍的紅色物質(zhì)最少。
藍莓果酒中的色品b值反映了溶液中黃色物質(zhì)的多少,b值為正數(shù)時表示所測酒樣為黃色,b值為負數(shù)時表示所測酒樣為藍色。藍莓品種對果酒b值的影響見圖5。
圖5 藍莓品種對果酒b值的影響Fig.5 The effects of blueberry cultivars on the value of b
從圖5中可以看出,藍莓果酒發(fā)酵過程中的b值呈緩慢上升趨勢,且均為正值,這表明藍莓果酒均處于黃色色品中。梯芙藍的b值最大,園藍次之,其次是頂峰、燦爛和芭爾得溫,粉藍的b值最小。通過L、a、b三個值的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梯芙藍藍莓果酒透光性最小,果酒顏色呈現(xiàn)紅色,顏色最深,外觀品質(zhì)最好。
本研究通過對粉藍、園藍、梯芙藍、燦爛、頂峰和巴爾得溫等6種藍莓果實的出汁率、含糖量和花色苷等含量的測定,以及對其在發(fā)酵過程中糖、花色苷以及色差進行了測定,研究了此6種藍莓果實的發(fā)酵特性。試驗結(jié)果表明,藍莓果實的營養(yǎng)和加工性質(zhì)與其發(fā)酵特性及發(fā)酵后果酒的品質(zhì)密切相關(guān)。通過對藍莓果實性質(zhì)測定發(fā)現(xiàn),梯芙藍果實的總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出汁率、可滴定酸度居中,綜合考慮,本研究的6種藍莓果實中梯芙藍果實作為發(fā)酵果酒特性最好,其次是園藍。在藍莓果酒發(fā)酵過程中,從糖含量及酒精度的變化來看,梯芙藍和園藍的酒精度適中,殘?zhí)橇枯^高,口感好;從花色苷的含量來看,梯芙藍發(fā)酵果酒品色好,紅色物質(zhì)含量最多,花色苷含量最高,園藍次之。綜上,6種藍莓中梯芙藍最適合用來發(fā)酵營養(yǎng)價值高、品質(zhì)優(yōu)良的藍莓果酒。
[1]李麗敏.中國藍莓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D].長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28
[2]李亞東,吳林,張志東.越橘(藍莓)栽培與加工利用[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56
[3]謝洋洋,李延紅,王傳華,等.藍莓果酒發(fā)酵工藝的優(yōu)化[J].飲料工業(yè),2015(2):58-61
[4]李影.藍莓發(fā)酵酒最佳工藝條件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4:4
[5]孫婧超.藍莓酒釀造過程中花色苷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煙臺:煙臺大學,2012:39-40
[6]楊曙方,汪金杰,周偉東,等.藍莓果酒主發(fā)酵工藝研究[J].釀酒,2013(4):89-91
[7]孫漢巨,高韓玉,鐘昔陽,等.覆盆子功能飲料加工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5(8):131-134
[8]Wrolstad R E,Dursta R W,Lee J.Tracking color and pigment changes in anthocyanin products[J].Trends in Food Science Technology,2005,16(9):423-428
[9]李潤豐,常學東,狄小麗.蒽酮-硫酸法測定板栗多糖含量[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報,2010,24(2):54-59
[10]李麗.速凍草莓品質(zhì)評價體系的建立研究[D].沈陽: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6:47-48
[11]何鋼,郭曉強,顏軍,等.桔子果酒的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J].食品與發(fā)酵科技,2013,49(5):1-5
[12]李杰民,李昌寶,李麗,等.桑果酒釀造酵母的篩選[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4,45(2):291-294
[13]李穎暢,呂艷芳,勵建榮.Folin-Ciocalteu法測定不同品種藍莓葉中多酚含量[J].中國食品學報,2014,14(1):273-278
[14]劉奔.藍莓酒釀造工藝研究[D].安徽: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1:34
[15]Krüger E,Josuttis M,Nestby R,et al.Influence of growing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latitudes of Europe on strawberry growth performance,yield and quality[J].Journal of Berry Research,2012,2(7):143-157
[16]劉玉田,趙玉平,部琴.藍莓干紅的抗氧化能力分析[J].釀酒,2008,35(1):98-100
[17]袁曄.藍莓果酒釀造工藝及其酚類物質(zhì)變化研究[D].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14-15
[18]Borges G,Degeneve A,Mullen W,et al.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id and phenolic antioxidants in black currants,blueberries,raspberries,red currants,and cranberries[J].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2010,58(8):3901-3909
[19]Yi W,Akoh C C,Fischer J,et al.Absorp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blueberry extracts by caco-2 human intestinal cell monolayers[J].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2006,54(4):5651-5658
[20]Mazza G,Kay C D,Cottrell T,et al.Absorp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blueberries and serum antioxidant status in human subjects[J].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2002,50(5):7731-7737
[21]Andres-Lacueva C,Shukitt-Hale B,Galli R L,et al.Anthocyanins in aged blueberry-fed rats are found centrally and may enhance memory[J].Nutritional Neuroscience,2005,8(4):111-120
[22]李阿娜.青梅酒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及發(fā)酵動力學研究[D].安徽: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27
[23]李晉麗.石榴果酒發(fā)酵動力學及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研究[D].安徽: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1:4-5
[24]Rivas G P,Alcalde-Eon C,Santos-Buelga C,et al.Behaviour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colour during red wine making and maturatio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63(1):215-222
[25]Gómez-Ariza J L.Anthocyanins profile as fingerprint of wines us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sation coupled to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70(1):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