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霞
摘要:如何使學生寫好作文,是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對素材的積累很重要,那么如何把這些素材變成自己的東西,展現(xiàn)在卷面上,當然就要教師交給學生方法。在優(yōu)秀作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關(guān)鍵一點,不可輕視。運用修辭會使語言生動形象,吸引讀者,助于理解。
關(guān)鍵詞: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積累素材
在小學作文中我們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作為小學生,能力是有限的,能恰當?shù)倪\用這些修辭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相比較其他同學的作文就會脫穎而出。如何很好地運用這些修辭,不僅要會用,還要用的恰當,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文章千篇大律一大套,就看你會套不會套,這里告訴我們平時多積累素材,多看優(yōu)秀文章,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時候就要用我們自己的語言,要使這個語言形象生動流暢自然,加入修辭,是其中一個方法,會使文章奪人眼球。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這些修辭以及它的作用。
一、介紹修辭及作用
比喻:也叫打比方,根據(jù)事物之間相似點把某事物比作另事物,把抽象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道理變得淺顯,用比喻法描寫事物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的作用:華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動作和感情的東西變成和人一樣的,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做擬人。 打個比方,我們經(jīng)??吹耐捁适潞蛣赢嬈锞徒?jīng)常用到擬人這種修辭手法。想想看,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都是不會說話的吧?但在童話故事和動畫片里,那些小鳥啊、湯姆貓啊、杰瑞鼠之類的動物,不就像人一樣會說話嗎?這便是作者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了。作用: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排比: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guān)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排比句讀起來感到瑯瑯上口,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或增強表達效果)。
二、學會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運用比喻修辭的典型例子,我們列舉出來共同探討。例如: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去。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
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
上面這些句子如果不用修辭就是這樣的:
急忙打開書,我不停地讀著,一字一句,不放過任何一字,用心讀著。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感覺所有的東西都被我吸收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去。
你喜愛書,感覺書很好,有一股溫暖。
她樓主了我,不斷地贊揚我。
相比較,運用修辭的句子是寫文章所需要的,也是大家都喜歡讀的,因此寫作時最好用上修辭,這樣我們的文章在語言上就戰(zhàn)勝了別人。我們再來看看運用排比的句子。這里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談。
(一)用排比寫人,可將人物刻畫細致。
他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這樣堅韌和剛強,他的氣質(zhì)是這樣的淳樸和謙遜,他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二)用排比寫景,可將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能收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
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p>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三)運用排比說理,可將道理說得充分透徹。
我們的干部要關(guān)心第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為人民服務(wù)》)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匆匆》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p>
(四)運用排比抒情,節(jié)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
我和書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為書而歡樂,為書而哀愁,為書而被處罰……
“我們不會忘記,朝鮮大嫂為幫助志愿軍失去了她的雙腳;我們也不會忘記,朝鮮大娘為了保護志愿軍,失去了她的孫子;我們更不會忘記,朝鮮小姑娘為了營救志愿軍,失去了她的媽媽?!?/p>
恰當?shù)剡\用排比才能表達強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說明復雜的事理,增強語言的氣勢和表達效果。運用排比必須從內(nèi)容的需要出發(fā),不能生硬地拼湊排比的形式。
下面是一些運用擬人修辭的句子,我們一起來體會:
草原上的羊群像聚擁的婦女一樣,用針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晚霞,早早爬過山頭,掛在中天,宛如金紅的果子
夢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飄舞 想抓住他,他已經(jīng)融化了
大海是如此的變換末測,平靜卻又很兇猛,溫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鏡,像肆虐的猛獸,像母親的撫慰,像父親的鞭打。
秋天像美麗的少女,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擺。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家;家就像紅布條,永遠系著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替代的溫暖。
頑皮的雨滴將雨傘當作了舞臺,盡情的跳起舞來了。
讀完這些句子,我們感到仿佛一切事物都有了感情,和人一樣,哭笑哀傷,小河歡笑,秋天跳舞,大海一會兇猛一會溫柔。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當做人,寫成和人一樣的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三、表達效果
運用修辭,必須適合語言的需要,不能隨意拼湊,對于小學生,多讀優(yōu)秀文章,掌握修辭的具體運用。這里我們主要看一看擬人修辭的表達效果。
例如《風箏找朋友》中的風和風箏,既有人的特點,又有風和風箏的特點,風對風箏說:“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淚水,就會變濕了,變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動你,你也就飛不起來啦!”這里你認得修辭運用是恰當?shù)?。因此,要想寫好作文,學會運用修辭是我們的一大任務(wù)。
參考文獻:
[1]戴磊,《漢語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2]陳汝東,《修辭交際學簡介》《修辭學習》,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5期
[3]鄭子瑜,《關(guān)于中國修辭學的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