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樂教育就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幼兒避苦趨樂的特點,在保育過程中,以他們的興趣為指引,以游戲活動為基礎,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合作、分享的機會,通過營造愉快的氛圍,讓他們在幼兒園度過快樂的童年。
關鍵詞:幼兒;快樂教育;興趣;游戲;合作;分享
研究表明,擁有快樂的情緒,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助于他們形成樂觀的個性。而情緒是會傳染的,因此幼兒教師要通過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相影響,營造一個愉快的班級氛圍,使每一位幼兒都能體驗快樂、感受快樂。近年來,在保育工作中我對幼兒堅持實施快樂教育,下面我便結合實踐與大家分享快樂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 讓興趣為快樂求知引路
幼兒的興趣是那些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事物,然而他們的情緒變化非常快,導致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因此在保教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所在,幫助他們不斷體驗快樂,感受快樂。
如在自由活動時間,一開始幼兒××跟著電視上的卡通人物跳舞,但當她發(fā)現(xiàn)我正在為一個小伙伴梳小辮時,她馬上停止了跳舞,蹦跳著跑到我跟前,要求我也要為她扎小辮。這個時候,如果我要求該幼兒繼續(xù)跳舞,等給別的小朋友扎完小辮再給她扎,那么即便她順從了我的意思,也一定會在心理上有所抗拒,從而產(chǎn)生不愉快的情緒。因此我們正確的做法是讓她等待一下,以此滿足她的心理期待。
又如幼兒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該教學活動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時,不能堅持繼續(xù)教學活動,而應停下來,先想辦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再繼續(xù)教學活動,這樣幼兒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小班幼兒的行為依然處在情緒支配階段,因此對他們實施快樂教育,就要順應他們的自主選擇,為他們體驗快樂、感受快樂提供有利的條件。
二、 游戲是快樂教育的基礎
早就有教育專家指出: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因此實施快樂教育,一定要以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游戲為基礎。
如在自主選擇游戲方面,有的幼兒喜歡玩積木,有的幼兒喜歡玩拼插玩具,有的喜歡玩折紙游戲……幼兒教師不應該強行要求幼兒統(tǒng)一玩一種游戲,應該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由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由于在自主活動時間,幼兒們感到非常自由,因此意外情況也會比較多,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積極的指導。如當某位幼兒玩積木時,另一位幼兒跑過來,要求他跟自己一起玩拼插玩具,該幼兒拒絕了對方的請求,因此兩個人在那里還吵嚷了起來,這時我趕緊跑過去詢問他們發(fā)生了什么,進而通過親切的話語給他們講在自由活動時間,每個人都可以玩自己喜歡的游戲,如果想找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一定要在對方也喜歡玩的情況下才行。通過一番討論和引導,兩個人又開始自己玩自己喜歡的游戲了。這樣,每個孩子都能在自由活動時間獲得快樂的體驗和感受。
又如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會安排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游戲情境,以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統(tǒng)一的集體活動并不一定能引起所有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當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游離于教學游戲以外時,要想辦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積極引導他們加入到教學游戲當中來,以使每個幼兒都能完成學習任務。
由此可見,無論是自主選擇游戲還是教師組織的教學游戲,都能給幼兒帶來快樂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在保教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以游戲為基礎,加強對幼兒的快樂教育。
三、 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分享的機會
每個幼兒的發(fā)展過程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保教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為每位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和有利條件。在社會交往能力方面,有的幼兒比較活潑開朗并有一定的交際技能,有的幼兒就比較內(nèi)向安靜缺乏應有的交往技巧。
如班上有名幼兒平時不愛說話,在幼兒園幾乎沒有朋友,長此以往一定會影響他活潑開朗個性的形成,影響他社會性的發(fā)展,對此,我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幫助他與小朋友們建立友誼,并教給他一些溝通的技巧。由于我們是混齡編班,因此在玩游戲的時候我讓他跟比自己年齡小的幼兒合作,由于自己年齡上有明顯的優(yōu)勢,經(jīng)驗也多,玩游戲的過程中他大膽發(fā)言,在一次次的訓練過程中,他提高了自信心,漸漸變得愛說愛笑了。
又如另一名幼兒,由于在家嬌生慣養(yǎng),不善于分享。我便要求他從家里帶來一些圖畫書與小伙伴們交換著看。當時班里有一名幼兒說他也喜歡這本圖畫書,我便要求他們兩個一起看,看完以后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歡哪個人物。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兩名幼兒有說有笑,快樂地談論著圖畫書上的內(nèi)容。從這種安排當中,該幼兒感受到了與人分享的快樂。我相信通過多次的分享體驗,他一定能養(yǎng)成與人分享的習慣。
幼兒時期要加強社會交往,尤其是小伙伴之間的交往,幼兒教師在一日保教活動中一定要創(chuàng)造機會為他們提供合作、分享的平臺,為他們度過快樂的幼兒園時光鋪路搭橋。
總之,幼兒教師在保教活動中要積極實施快樂教育,營造一個適宜幼兒生活的氛圍,讓他們感到溫暖、心情愉快,逐漸建立安全感、信賴感,讓他們在學習、游戲、交友當中獲得快樂,體驗快樂。
參考文獻:
[1]曹莉.擁有一顆快樂的心——淺談幼兒快樂教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9-20.
[2]王樂.貫徹快樂教育思想 構建和諧幼兒校園[J].好家長,2016-05-25.
作者簡介:
王茹真,山東省青島市,青島市嶗山區(qū)王哥莊街道會場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