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作文素材積累,激發(fā)學生興趣,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信心增強和作文自批自改等方面探究了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作文積累;激發(fā)興趣;作文自批自改
有效作文教學,是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于表達。而其表達的重要途徑就是作文。文章寫得好與不好,這與學生的語言積累、寫作興趣、訓練過程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 積累作文素材,提供寫作資源
學生作文難,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無素材可寫;二是無語言表達。為解決這一難題,可讓學生平時注意積累,主要從這幾方面做起。
1. 按時寫好日記。日記是積累作文素材的很好方式。雖然每天寥寥數(shù)筆,卻能使學生放開手,將自己一天的主要活動、心理情感等一一記錄,既是溝通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又是學生練筆的過程,更是積累作文素材的好辦法。
2. 記好“語言積累本”。我所在班的學生都有積累語言的習慣,每人帶有一個“語言積累本”。我告訴他們,每當讀到文章的精美之處,或是你感觸頗深的地方,將其摘抄、積累起來,供你寫作時借鑒。如:在學習《三克鐳》這篇文章時,學生查閱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并摘抄了她說過的一句話:“理想的琴鍵,只有扣動奮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動聽的樂章?!庇幸淮巫魑?,題為《我的理想》,有幾位同學在文章中引用了這句話,使文章頓生光輝。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這篇文章,學生不但摘抄且背誦了有關篇段,在《我的小學生活》一文中,有些同學引用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边€有些同學引用了“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等有關語句,使人讀了回味無窮。課內這樣,課外也是如此。我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提高寫作水平。
3. 開展小組“詩文朗誦”活動。為了督促學生積累更多的精彩文段,我組織學生每周舉行三次小組“詩文朗誦”活動并評比。各小組成員積極準備,摘抄詩文,為他們的寫作奠定了基礎。記得有一小組朗誦的詩是《我為老師唱贊歌》,在作文《老師贊》中,有幾人就引用了其中的詩句:“愛心一顆,熱情似火,敬愛的老師啊,我要為你唱支歌!您像粉筆,潔白質樸;您像蠟燭,紅光閃爍。奉獻青春,奉獻才智,報效祖國?!倍嗝磧?yōu)美的語言文字呀!多虧了他們平日的積累!
二、 進行“作文接力”,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shù)年的作文教學中,每接一個新班我都要求學生進行“作文接力”賽,以此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在“作文接力”賽中,我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組,每組六人,準備一個“作文接力”本,各小組每天一篇文章,早上交給我批閱、打分。一周后,正好一組所有成員各有一篇文章,由小組長算出平均成績,填在班級打印好的“作文接力”評比表中,獎勵優(yōu)勝者。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提高學生習作水平較有成效。為了小組的榮譽,各小組的每一位成員在寫作時都一絲不茍,甚至連平時做作業(yè)馬馬虎虎的同學也能在此工工整整地寫上自己的文章。
每當“作文接力”本交給老師時,同學們都期盼著能快點閱完發(fā)下來,看看自己小組的成績。下課鈴聲一響,他們飛躍到我的辦公室前,急切地詢問著成績。當我把本子交到他們手中時,幾個小腦袋便趕忙湊在一起??吹揭粋€高分,他們一起就會歡呼雀躍。學生們的積極性相當高。為了小組的榮譽,他們絲毫不敢怠慢。有一位學生在日記中記下了他寫“作文接力”時的心情:“今天,該我寫‘作文接力了,看到前面同學的高分,我也想好好寫一篇為小組爭光。寫什么呢?我要寫一篇《假如我會克隆》。這篇文章,是我想了好久的了,我想一定會得高分的!”還有一位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們評比‘作文接力。我們小組以兩分之差敗于第二小組。我們小組成員一起商量,下周每篇文章,都要先認真修改,然后讓小組長審核,再交上去,爭奪第一!”在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時,那還有什么寫不好的文章呢?
三、 結合閱讀教學,提高寫作水平
在閱讀教學中,我時時不忘作文教學的滲透,在學生品讀、感悟的基礎上表達,以此提高寫作水平。課堂上,我時常要求學生在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旁寫上自己的體會,而寫的過程,又是一次練筆過程。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一位同學在文章描寫小女孩死了的一段中寫道:“美麗的小女孩,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終于得到了美好的東西,終于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她真的幸福嗎?”學習了《三克鐳》后,一位同學在居里夫人所說的一段話旁寫了自己的心得:“做人就應該這樣,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忘了大眾,人活在世上就應該為人類做貢獻,做一個夢想者,有醉心于事業(yè)的大公無私。我要做一個像居里夫人一樣的人!”每上完一課,對該課感興趣的學生總會在日記本或“作文接力”中寫上自己的感受。一個學生學習了《匆匆》一文后,在“作文接力”中寫了一篇文章,題為《珍惜時光》,寫得很流暢。其中有一段中寫道:“的確,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時光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留下一點光輝,一點成就!”可見,學生不但理解了文章內容,也領會了文章的意蘊。再用文章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真意切。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發(fā)現(xiàn)學生逐漸有了寫的內容,有了寫的興趣,更有了寫的動力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欲望。為文之道即為人之道,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耐心地去做,每一步路都需要認真地去走,每一種方法都需要認真地思索擬定和周密地嘗試。我始終堅信:用過心的地方,必將開出美麗的花朵;流過汗的田野,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靳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
[2]靳健.后現(xiàn)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懷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王國輔,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永豐堡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