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中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出“珍愛生命、健全人格”是中學生必備的品格,但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因而有必要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給予更高程度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首先分析了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此基礎上就如何解決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旨在為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學化軌道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健康素養(yǎng);教育策略
“健康素養(yǎng)”是世界各國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目標,當前,生命健康教育在國際上正成為一種潮流。從上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發(fā)達國家規(guī)定在中小學校開始實施“生命教育”,近年來,我國部分省市將“生命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學地方課程,但在一些落后地區(qū)影響甚微。黨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對于初中教育來說,如何把把生命與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有機地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培養(yǎng)中學生健康的人格,顯得十分重視。這就需要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并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幫助中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進而正確的認識自我、健全心理品質,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中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普遍相對較好,特別是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提高,但目前一些中學生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是價值觀念多元。由于中學生正處于發(fā)育階段,他們的“三觀”還不夠成熟,因而價值觀念呈現(xiàn)多元化的傾向,這也直接導致一些中學生心理出現(xiàn)問題。比如當前一些中學生家庭比較貧困,但中學生不能正確看待貧困,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仇富”心理,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由于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具有多元化的特點,直接導致一些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由于一些不良影響,導致中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都上人有一定的差異性,甚至個別中學生由于錯誤的價值觀而出現(xiàn)重大心理問題等等。
二是生命意識淡薄。近年來由于就業(yè)競爭激烈,升學壓力加大,家庭和學校更注重中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對中學生生命與健康教育,使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問題凸現(xiàn)出來,甚至表現(xiàn)為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和珍惜,面對困難和情感困惑,無法調控自己的情緒,往往自暴自棄,離家出走,甚至自殺或殘害他人,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并危害社會;另外,禁毒教育、性教育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致使吸毒、艾滋病、性犯罪等社會問題徒增。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滲透生命與健康教育顯得十分迫切。
三是道德素質不高。當前一些中學生存在道德意識淡漠的問題,這也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比如個別中學生對真善美、假惡丑的標準在降低,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強,甚至一些中學生由于受到打擊就出現(xiàn)過激行為,抗壓能力十分薄弱。再比如當前個別中學生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追求名牌,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中學生,為了滿足自身的心理,通過“校園貸”獲取貸款進行揮霍等等。
二、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戰(zhàn)略要求,同時也是促進中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戰(zhàn)略性舉措,各級各類中學應當更加重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著眼于解決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更加積極、主動、有效的措施,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學化、健康化、規(guī)范化軌道。
一是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性。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各級各類中學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tǒng)性,通過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有效的開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組織機構,比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協(xié)調機制”,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也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性和融合性,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融入到教育管理與教學工作當中,努力發(fā)揮各個層面的積極作用,推動中不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要加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設,對于能夠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的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流程,都要形成制度,長期堅持,不斷豐富。
二是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性。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且也涉及方方面面,這就需要各級各類中學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強化全面性方面下工夫,既要加強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也要加強地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更要加強對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比如在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人本性”教育模式,從中學生最迫切、最需要的問題入手,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那些存在心理問題的中學生,應當強化心理疏導,使他們走出誤區(qū)、更加向上;對于沒有心理問題的中學生,則要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等,真正通過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
三是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一批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強化中學生的“知行合一”更為重要。這就需要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理論教育,也要重視實踐教育,通過二者的緊密結合,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比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引導中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使中學生能夠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遵守道德規(guī)范,中學生之間相互幫助。要將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可以將仁、義、禮、智、信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當中,引導中學生實踐核心價值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新時代的楷模等等。
綜上所述,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的“立德樹人”目標,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要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點要在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性、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性、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三性”方面努力,推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使中學生步入全面發(fā)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李致榮,張福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OL].華夏教師,2017(17):23.
[2]謝華.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問題及路徑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7(06):70-72.
[3]妮樂.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2(12):63-65.
作者簡介:
任春紅,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