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雨節(jié) 董金華/廣東省五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江門五邑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xiāng)”。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岸,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陽光充足,適宜度假。江門五邑的歷史源遠流長,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如新會崖門古戰(zhàn)場、陳白沙祠、梁啟超故居以及臺山上下川島、新會小鳥天堂、開平立園、鶴山大雁山、原始森林、恩平馮如故居、七星坑原始森林、歇馬舉人村風景區(qū)等。在這里,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織,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交融,山川的秀美與文化的古韻并存,其旅游資源的珍稀性與獨特性排在全省首位。例如開平碉樓作為廣東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在建筑結構特點上頗具特色,是其他地區(qū)所沒有的民居形式,這與江門的華僑歷史密不可分。在外觀造型上,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建筑元素,運用穹頂、山花、柱式等裝飾,形成了風格各異、樓樓不同的建筑式樣。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的程度,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多種風格,曾被評為“中國最美民居”。
江門僑鄉(xiāng)擁有如此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但在全國范圍來說卻并不有名,如何使文化有名,如何使文化出名,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來了解當地文化,是我們將旅游文化元素融入服裝設計來進行展示的重點。這類服裝產品的設計手段應區(qū)別于日常時裝。日常時裝以日常穿著為主,外形有設計感卻不易太過夸張,廓形以簡單為主,兼顧面料舒適及服裝的長期可穿著性。而展示型服裝則完全屬于服裝中的視覺造型藝術,它應該具備的最大特點從日常服裝的可穿著性轉變?yōu)橐曈X傳達性:旅游文化類的展示類服裝必須具有直觀的表現力,造型上以夸張的廓形凸顯旅游地的自然及人文特色,達到吸引眼球,深刻印象的作用。
旅游文化類展示性服裝的設計主題具有固定性及鮮明性。一般以旅游地的典型特色為設計主題,該主題一般需要兼顧體現旅游地文化的紀念性、藝術性、新奇性、地域性、歷史性等特點,以傳播藝術審美為直接目的,注重設計主題中文化內涵的創(chuàng)造。同時展現地域自然風光或文化歷史,強化旅游景點的典型視覺符號來進行旅游文化的宣傳與展現。由此可見旅游文化類展示性服裝設計的主題主要來源于以下方面:
(1)根據旅游地的經典形象形成設計主題。這一主題通常是旅游景區(qū)的經典形象,也是這一地區(qū)地域文化與歷史時期的典型代表例如開平碉樓立園旅游文化景區(qū),形態(tài)各異的樓宇均是當時僑鄉(xiāng)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別墅“泮立樓”樓頂為中國古式琉璃瓦重檐,樓身卻是三層半的西方柱式回廊形態(tài),造型區(qū)別于同時期的中國其他民居,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運用其外觀形象或典型的穹頂、柱式等形態(tài)結合服裝廓形即可作為設計主題展開系列設計。
(2)根據旅游地地域文化形成設計主題。地域文化是以地區(qū)自然風光、特色景觀、人文風俗為標志所形成的特色文化,這種文化表現了這一地區(qū)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喜好、勞作特點、審美趣味。以此形成展示服裝設計的主題可成為為外地游客展現本土化特色的重要手段。例如新會地區(qū)的陳皮、葵藝、魚燈文化,臺山上下川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外銷瓷”貿易文化等均可作為設計元素提取進行展示服裝的設計創(chuàng)作。
圖1
展示性服裝的設計元素運用具有夸張性與多樣性的特點,主要從設計作品的整體造型、顏色運用、制作工藝等方面進行體現。
展示性服裝一般采用夸大人體體量的服裝造型進行設計,這是由觀看視角決定的。日常生活中的成衣服裝滿足人們近距離接觸的需要,而展示服裝滿足人們刺激性的視覺需要,展示的地點往往是在較大的空間范圍,例如展廳、梯臺、舞臺等區(qū)域,與觀看者形成一定的距離,這樣的服裝想達到吸引視覺注意的效果并且在大的空間里產生視覺焦點則必須進行外部形態(tài)上的夸張。這種擴大服裝廓形的方式一般通過肩部造型、胯部造型的夸大和疊加,或者進行符合旅游地需體現形象的形態(tài)進行可與服裝結合的背架道具等進行設計。如圖2是以新會“小鳥天堂”為設計靈感,該景點由一顆榕樹形成獨木成林的壯麗景象,樹枝盤根錯節(jié),棲息著成千上萬只鳥雀。該服裝結合景區(qū)樹木錯綜復雜的視覺元素進行圖案設計,背部采用立體背架造型對服裝上的平面樹枝圖案進行延展,從一般的日常“平面視覺”過渡到帶有空間感的“立體視覺”,增強服裝的整體造型感與可觀賞性。
圖2
圖3
展示性服裝顏色的選擇一般以艷麗的色彩進行搭配或者直觀的運用和體現旅游環(huán)境(事物)的顏色。色彩可作為一種直觀的藝術符號像觀賞者傳達主題,而且是最能夠對視覺產生刺激的直觀因素,結合服裝造型形態(tài)引導觀賞者產生聯想。圖3的設計主要用來展現江門地區(qū)的“葵藝”文化,在服裝造型上多用扇形造型,夸大肩部、手臂及裙擺設計、搭配面料打褶工藝產生硬褶來強化葵樹樹葉的形態(tài),顏色上直接運用體現植物本色的不同層次的綠色進行染色漸變,直接引導觀賞者通過服裝對葵樹產生聯系,對旅游地的葵林產生向往。展示服裝在制作工藝和材料選擇上有更加廣泛的選擇,制作工藝強調面料再造、由于設計的特殊性,它更強調視覺感官和表現性,而穿著舒適度的考量則大大降低,所以在材料的運用上可以融入更多的非服面料,并結合刺繡、數碼印花、面料改造等服裝工藝進行設計制作。例如一些大的造型輪廓需要有硬挺質感的材料起到支撐作用,則可以使用EVA泡沫等材料進行塑形與雕刻,在通過繪畫,噴漆等繪制技術進行材質的渲染。如圖4為宋代海軍鎧甲表演服裝,通過EVA泡沫雕刻并上色制造出逼真的鎧甲效果,但材質較柔軟輕便,方便展示演員穿著和表現,該服裝在大江之門傳奇中配合舞蹈演出對新會“崖門景區(qū)”崖門海戰(zhàn)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進行重現,帶來震撼的舞臺展示效果,達到文化宣傳作用。圖5則是通過數碼印花手段對“小鳥天堂”及“開平碉樓”的景觀進行圖案展現。
圖4
圖5
通過展示服裝設計來推動僑鄉(xiāng)旅游文化的傳播對于旅游文化這種獨特的方式能夠更全面展示旅游地的主要旅游特色、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而服裝的觀賞性又為旅游者帶來了藝術的熏陶及視覺上的滿足感,無論是在旅游景區(qū)進行展示還是進行旅游文化的宣傳,都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帶來區(qū)域旅游業(yè)和旅游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同時這也要求本土設計師能夠更加深入的關注本土的民族民間特色,開創(chuàng)保護本土文化遺產,推動地方文化宣傳與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設計模式,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