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棟
(內(nèi)蒙古包頭市固陽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內(nèi)蒙古 包頭 014200)
近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得到了進一步的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有著高發(fā)病率以及高死亡了的特征?,F(xiàn)階段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過程中多通過介入治療與藥物治療兩種模式來進行,而氯吡格雷作為一種新型藥物,能夠有效提升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療效果,并能夠使得患者在治療后的不良發(fā)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本文主要就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對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探究分析。
就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60例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已被確診,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30組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7.6±6.2)歲;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7.1±5.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給予常規(guī)的心電監(jiān)護、鎮(zhèn)痛以及吸氧等基礎(chǔ)措施來進行治療,在進行溶栓治療之前先給予所有患者應用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來進行治療,并應用150萬U尿激酶加入到生理鹽水之中來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對照組患者主要應用300 mg氯吡格雷來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應用600 mg氯吡格雷來進行口服治療。兩組患者在病情緩解之后還需要根據(jù)自身病情減少到75 mg氯吡格雷來維持治療,在溶栓治療結(jié)束之后立即給予患者進行抗凝治療。
顯效:患者的缺血性胸痛癥狀完全消失,其ST段回落百分比在50%以上;有效:患者的胸部疼痛癥狀得到有效的緩解,其ST段回落百分比控制在50%以下。無效:患者臨床中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并出現(xiàn)了進一步加重的情況。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在經(jīng)過氯吡格雷治療之后均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而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常見的冠心病表現(xiàn),導致這一癥狀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冠狀動脈破裂而導致的血栓形成,并使得冠狀動脈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急性阻塞現(xiàn)象,從而在心電圖上面呈現(xiàn)出ST段抬高的情況。氯吡格雷作為一種新型的抗血小板類藥物,多是通過口服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并能夠針對性的選擇二磷酸腺苷以及血小板受體來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通過口服氯吡格雷的治療方式,可以對患者血小板聚集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阻斷血小板出現(xiàn)活化擴增的現(xiàn)象,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能夠有效避免一些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通過在溶栓治療前服用氯吡格雷的方式,能夠使得患者的血栓負荷在短期內(nèi)得到有效的緩解,并有助于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但是服用劑量的不同對于其治療效果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就要求主治醫(yī)師們能夠根據(jù)患者們的實際狀況,來進行治療劑量的合理選擇,并借此來取得一個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就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不同劑量的氯吡格雷對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存在有較大的差異性,而高劑量的臨床應用效果更為突出,因此值得進行臨床應用以及推廣。
[1] 周 燕,何 泉.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介入術(shù)后血小板聚集率和hs-CRP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20(7):923-925,929.
[2] 陳麗霞.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對急性腦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40-42.
[3] 馬元仙.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不同劑量氯吡格雷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4,12(8):765-766.
[4] 吳小員.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3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