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方 劉小輝
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占整個兒童白血病的15%~20%,該病的臨床療效和預后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伴隨生活環(huán)境和飲食結構的改變,AML兒童呈逐年上升趨勢,對兒童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CAG方案治療AML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較好,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1]。研究證實[2],苦參堿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的癥狀,提高臨床療效,發(fā)揮增效減毒的效果。然而,將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兒童AML的臨床療效尚未見報道。本研究觀察了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兒童AML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探討其對患兒體內細胞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擇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間收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兒7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39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齡4~14歲,平均(9.15±1.85)歲;按FAB分型:M2 18例,M3 1例,M4 1例,M5 19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3~14歲,平均(9.02±1.66)歲;按FAB分型:M2 17例,M3 1例,M4 2例,M5 19例。2組患兒間上述臨床資料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診斷標準:急性髓性白血病診斷根據《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3]制定:①應用經典方案化療行2個療程干預后未獲完全緩解。②在第1次疾病完全緩解后的6個月內復發(fā)。③合并2次及以上的復發(fā)患兒。納入標準:①符合復發(fā)難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診斷患兒。②年齡3~14歲。③生存期預計>3個月。④近1個月未采用中成藥等相關制劑治療患兒。⑤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①嚴重感染患兒;②早產兒;③精神病患兒;④體質過敏患兒;⑤伴心、肝、腎及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功能不全患兒。
對照組:采取CAG方案治療。阿糖胞苷肌內注射(Pharmacia Italia SpA,批準文號H20090802)10 mg/m2,1次/12 h,持續(xù)14 周;阿克拉霉素(揚州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6)靜脈滴注,10 mg/m2,1 次/天,持續(xù)1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協(xié)和發(fā)酵麒麟株式會社,國藥準字S200100631)肌內注射,300 μg,1次/天,持續(xù)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苦參堿注射液(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42)靜脈滴注,150 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釋滴注,1次/天,持續(xù)2周。
所有患兒予對癥支持、輸血療法,出血傾向者予止血藥物,抗感染治療,并發(fā)癥處理,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常規(guī)等。
①2組患兒的中醫(yī)證候評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標準將患兒的常見癥狀口干、發(fā)熱、乏力、骨痛分4級計分(無癥狀為0分、輕度為1分、中度為2分和重度為3分)。②2組不良反應分析:記錄患兒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參見《現(xiàn)代腫瘤學診療手冊》[5]對不良反應進行分級評價。③2組血清中白細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所有患兒于治療前后次日晨起空腹下抽取外周血,分離血清保存在-20℃,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
根據《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制定[3],并結合治療前后患兒的免疫分型、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檢查進行療效評判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治療失敗(NR);總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后,對照組的發(fā)熱、骨痛評分顯著降低,觀察組各項指標評分顯著降低(P<0.01)。觀察組治療后患兒各指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a為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1;b為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1。
觀察組CR 21例、PR 10例、NR 8例,總有效率為79.49%;對照組CR 14例、PR 7例、NR 18例,總有效率為53.85%,2組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684,P<0.05)。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都低于對照組,其中厭食、肝損傷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注:a為與對照組相比,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中IL-2顯著升高、IL-10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表3 2組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比較
注:a為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1;b為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1。
臨床治療AML的模式是先誘導化療,獲得CR后再予鞏固、強化治療。臨床研究表明,白血病的治療以個體化為化療原則,包括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病情、是否有其它系統(tǒng)疾病及家屬意愿等,制定適合的總體治療方案[6]。CAG方案是臨床治療AML的常用療法,對兒童CAG也發(fā)揮了良好治療效果[5]。
CAG方案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組成。阿糖胞苷為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可抑制細胞DNA合成和干擾細胞增殖。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提高AML患者細胞中DNA的合成率,促進AML患者細胞進入S期。阿克拉霉素為第2代蒽環(huán)類抗腫瘤藥物,能迅速轉運進入細胞內,聯(lián)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高其干預效果。文獻報道稱將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三者聯(lián)合應用能夠明顯誘導AML患者的細胞凋亡[6]。本研究以CAG方案干預對照組患兒,結果在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等方面取得較好療效,且安全性好。
AML在中醫(yī)學屬“溫病”、“癥瘕”、“血證”等疾病范疇,一般認為與正氣不足、邪氣入侵有關,源于先天稟賦不足、熱毒暗伏,濕、熱、痰等病理因素蓄積于體內,不能被化解,日久轉釀為毒,溫熱毒邪蘊伏在骨髓,從里向外蒸發(fā),熱結、動血、耗血、瘀血等并存,雜至而導致AML發(fā)生。因此AML的病情發(fā)展、復發(fā)等的根源在于溫熱邪毒深伏骨髓,故臨床治療AML當以透發(fā)毒邪為先。苦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功用清熱利濕、利尿退黃、解毒??鄥A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從苦參中提取,對多種病毒發(fā)揮了抗病毒效應[7]。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8],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AML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增效減毒療效確切。
本研究對兒童AML采取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收效顯著。本組觀察顯示:與單純CAG方案治療比較,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兒童AML可進一步改善患兒的口干、乏力、發(fā)熱、骨痛癥狀;療效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加用苦參堿注射液輔助治療患兒的總有效率為79.49%,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加用苦參堿注射液治療兒童AML能夠減少厭食、肝損傷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fā)生。
IL-2是機體輔助性T細胞中的細胞因子之一,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能刺激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免疫應答反應,參與細胞免疫。文獻報道體內IL-2含量異常與AML患者的腫瘤細胞逃避聯(lián)系密切,AML患者外周血中IL-2水平較正常情況下明顯減少[9]。IL-10也是輔助性T細胞因子之一,主要參與體液免疫,可激活相關抗腫瘤效應細胞,對腫瘤細胞發(fā)揮直接殺傷或間接抑制效果,文獻報道AML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較正常情況下異常提高[9]。本組觀察顯示,苦參堿注射液輔助CAG方案治療可進一步提高AML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同時降低IL-10水平。
[1] 孫雪梅,姜鵬君,倪海文,等.升麻鱉甲湯加減方聯(lián)合CAG方案治療陰虛毒瘀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36(2):149-154.
[2] 黃偉萍,王世俊.苦參堿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對急性髓系白血病中miR-125b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3):221-223.
[3] 張之南,沈 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8-113.
[4] 鄭筱萸主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77-179.
[5] 劉順妹.地西他濱聯(lián)合CAG方案治療復發(fā)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3):202-203.
[6] 曾 華.CAG方案治療復發(fā)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3,34(8):1162-1164.
[7] 何志堅,劉海云,萬愛萍.苦參堿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損傷的臨床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12):1702-1704.
[8] 李章志,宋 斌,龍志國,等.苦參堿注射液在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治療中作用研究〔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23(16):2380-283.
[9] 周 怡,蔣敬庭.細胞因子在CIK細胞抗腫瘤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檢驗雜志,2014,32(2):115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