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華英 張寶霞
宮頸癌變是指癌癥發(fā)生前宮頸部位發(fā)生的病變,即宮頸上皮內瘤樣改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 lneoplasia,CIN),持續(xù)時間為8~10年,主要包括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最終可能發(fā)展成為宮頸癌[1]。早期診斷、早期預防治療尤為關鍵,能夠有效控制,甚至逆轉病情發(fā)展,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率及病死率[2]。臨床中,CIN的診斷金標準即陰道鏡宮頸組織病理活檢;近年來,陰道鏡下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成為治療CINⅡ、CINⅢ的有效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性高[3-4]。我院收治的83例患者經陰道鏡病理活檢確診為宮頸癌變者,入院后給予陰道鏡下LEEP治療,臨床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選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經陰道鏡病理活檢確診的CIN患者83例,所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觀察組(n=42)與對照組(n=41)。觀察組患者年齡26~59歲,平均(36.85±3.78)歲;CIN分級:CINⅠ8例,CINⅡ23例,CINⅢ11例;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12例,接觸性陰道出血9例,血性白帶8例,無癥狀者13例;查體:宮頸糜爛29例,宮頸光滑1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61歲,平均(37.26±4.02)歲;CIN分級:CINⅠ9例,CINⅡ20例,CINⅢ12例;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13例,接觸性陰道出血9例,血性白帶5例,無癥狀者14例;查體:宮頸糜爛31例,宮頸光滑1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子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診斷標準[5],并經宮頸細胞學涂片、宮頸多點活檢聯合頸管刮術進行確診;②既往有性生活史或已婚者;③非妊娠期患者;④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宮腔出血、盆腔炎癥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③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者,淋球菌感染者;④免疫功能障礙,1個月內使用免疫抑制劑者;⑤凝血功能障礙者;⑥嚴重慢性內科疾病者。
1.3.1 陰道鏡活檢評估宮頸病變情況 所有患者于月經干凈后3~10 d行陰道鏡檢查并實施手術,囑患者在檢查前2d禁陰道藥物、禁婦科檢查、禁性生活,白帶常規(guī)排除炎性病變。采用VIZ-YD電子陰道鏡(北京思維賽揚公司)給予鏡下活檢?;颊呷“螂捉厥?,使用窺陰鏡充分暴露陰道彎隆及宮頸部位,仔細觀察宮頸形態(tài)、光滑度及贅生物等,采用低倍鏡及綠色濾鏡觀察宮頸血管圖像。醋酸試驗確定病變區(qū)域及周圍血管情況等,觀察評估腫瘤部位、大小及惡化程度,取可疑病灶活檢標本做病理檢查。
1.3.2 陰道鏡下LEEP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LEEP治療,治療儀器為HF-120B型LEEP儀(深圳金科威公司)。患者取截石位,排空膀胱,充分暴露外陰及宮頸,常規(guī)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碘染色標記病變區(qū)域,根據患者具體病變情況選取合適電極刀對病變部位給予切除,電切功率30~50 W。切除范圍包括宮頸病變周圍的3 mm,深度根據CIN具體分級而定(10~25 mm)。要求術者盡量一次性切除病變部位,避免殘留,病變組織標本10%甲醛固定后盡快送病理活檢。術后電凝止血,電凝功率30~40 Hz。
1.3.3 常規(guī)手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普通手術刀環(huán)形切除宮頸內病變組織,切除范圍為病灶周圍5 mm,深度20~30 mm。所有患者術后常規(guī)抗生素預防感染,禁性生活、禁盆浴、禁沖洗陰道1個月,隨訪6個月。
(1)參照WHO腫瘤分類及診斷標準分期[6]:①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主要包括CINⅠ、扁平濕疣;②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主要包括CINⅡ、CINⅢ、宮頸原位癌。(2)臨床療效評價[7]:①顯效:病情消失,白帶常規(guī)無異常,宮頸口光滑,患者身體得到較大恢復,CIN分級較治療前改善≥2級;②有效:病情改善明顯,白帶常規(guī)無異常,但仍需繼續(xù)治療,CIN分級較治療前改善1級;③無效:病情無改善,甚至惡化,白帶常規(guī)異常??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KPS評分用于評定生活質量改善程度:①改善:評分增加≥10分,②穩(wěn)定:評分增加<10分,③降低:評分減少≥10分。生活質量改善率=生活質量改善例數/總例數×100%。(4)記錄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隨訪6個月后患者復發(fā)情況。
陰道鏡活檢與LEEP術后病理活檢診斷符合率92.86%(39/42)。陰道鏡活檢診斷LSIL符合率為94.12%(16/17),診斷HSIL符合率92.00%(23/25),二者診斷LSIL的符合率高于HSIL(表1)。
表1 陰道鏡活檢與LEEP術切除結果符合率比較/例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11.68±2.31)ml,少于對照組的(43.23±14.29)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960,P=0.000);觀察組手術時間(6.23±0.75)min,低于對照組的(39.17±12.06)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7.456,P=0.000)。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7.6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595,P=0.009)(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所有患者隨訪6個月,觀察組遠期復發(fā)率4.76%(2/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3.90%(18/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378,P=0.000)。
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率30.9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9.5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73,P=0.008)(表3)。
表3 2組生活質量比較(例,%)
臨床中,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及CIN等均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從量變到質變、漸變到突變的緩慢過程,患者從CIN到早期浸潤癌再到浸潤癌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大約10年。臨床中,LSIL、HSIL是宮頸癌前病變的指標,LSIL患者病情大多可以逆轉為正?;蚓S持原狀,少數患者最終發(fā)展為嚴重病變甚至浸潤癌;HSIL惡變程度高,因此,臨床中的早期準確診斷與預防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女性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8]。本研究采用陰道鏡活檢與LEEP術后病理活檢診斷CIN的符合率92.86%,其中診斷LSIL符合率為88.89%,診斷HSIL符合率95.83%,二者診斷HSIL的符合率高于LSIL,其原因在于HSIL多屬于單克隆病變,而LSIL多為多克隆、多病灶病變,陰道鏡活檢容易出現遺漏現象[9]。
陰道鏡屬于一種內窺鏡技術,特點為無創(chuàng)、可重復,在臨床生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中被廣泛應用。陰道鏡在CIN的診斷治療過程中,可直觀了解患者宮頸上皮病變情況及表面血管情況,以明確病變范圍、病變程度及病變性質等,配合病理活檢以有效提高診斷率[10]。我們在陰道鏡檢查診斷過程中,可以放大病變部位,同時配合醋酸實驗、碘實驗定位病變組織以仔細觀察細微結構病理變化,了解宮頸異常組織的血管及上皮結構變化,指導活撿,以減少過度診斷及漏診現象的發(fā)生[11]。
LEEP治療是近年來新起的一種治療宮頸相關疾病的方法,患者通過LEEP治療后,臨床療效顯著,宮頸光滑,柔韌度好,有效保留子宮等功能,其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開展[12]。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經LEEP治療后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隨訪6個月發(fā)現觀察組遠期復發(fā)率僅為4.76%,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期限及生活質量,與周俏苗等[13]研究結果基本相符??紤]LEEP治療顯著的臨床效果,可能是由于在治療過程中,通過環(huán)形金屬絲傳導高頻低電壓電波原理,宮頸病變部位在高頻電鎬巨大能量的催化作用下,組織抵擋電波產生瞬時高熱,快速切割病變組織,變性壞死且不可逆轉,重建組織與凝血,局部循環(huán)得以改善,加快病變組織愈合,其在早期診斷確定病理類型、治療預防宮頸癌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4]。LEEP治療CIN的優(yōu)勢在于,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患者術后恢復快;第二,局部麻醉操作簡單,利于實施;第三,患者疼痛小,由于LEEP治療一般不會拉扯周圍組織,碳化現象少,臨近組織損傷小,術后感染及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15]。
綜上所述,陰道鏡聯合LEEP治療CIN臨床療效顯著,診斷符合率高,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復發(fā)率,安全性高,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值得推廣。
[1] 范志剛.中晚期宮頸癌同步放化療臨床研究進展〔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3):309.
[2] 賈 蕓.宮保散聯合LEEP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并發(fā)HPV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9):3307- 3309.
[3] 閻立爽,陳艷鴻,閻金鳳.宮頸電圈切除術(LEEP)治療慢性宮頸炎368例療效分析〔J〕.中國婦科臨床雜志,2012,7(1):44-46.
[4] 勞芝英.HPV、TCT 及陰道鏡對宮頸癌篩查的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7):826-830.
[5] 朱燕寧.子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病理學診斷〔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6,31(1):58-60.
[6] Kim MK,Kim MA,Kim JW,et al.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findings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 suitable for less radical surgery〔J〕.Int J Gynecol Cancer,2012,22(7):1214-1219.
[7] 喬志強,李隆玉,張敏芳,等.多種檢測方法在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評估〔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10):964-967.
[8] 謝珊艷,任 鵬,呂晨君.TCT,HC2-HPV-DNA 檢測和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聯合應用〔J〕.中國性科學,2014,23(3):82-84.
[9] 徐水芳,徐鳳英,王桂芳,等.LEEP術后病理檢查與陰道鏡宮頸活檢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準確性〔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3):269-272.
[10] 龔洪春,畢 紅.陰道鏡下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394-3396.
[11] 曹 旭,吳文芳,姚小艷,等.LEEP診斷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4):547.
[12] 李 琦,胡昌華,倪 銘.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陰道鏡多點活檢和LEEP術后組織病理學分級結果比較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12):1902-1905.
[13] 周俏苗,陳建林.LEEP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5):679- 681.
[14] 畢雪玲.LEEP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療效及高危型HPV檢測在術后隨訪中的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4):417-419.
[15] 牡 丹,宋志華.LEEP 治療宮頸癌前病變臨床觀察〔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雜志,2013,7(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