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英 ,胡 野 *,季蘭芳 ,胡 莘
(1.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7;2.金華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金華 321000)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為更好地服務病人,減輕病人痛苦,促進病人康復,護理專業(yè)學生不僅要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應急處理、溝通交流、臨床思維和團隊協(xié)作等綜合護理技能[1]。但是目前為確保病人安全和遵循倫理道德規(guī)范,學生沒有足夠的臨床實踐機會。因此,仿真模擬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教學,以促進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整合,增強學生綜合評估技能,提高對危急病情的判斷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2~5]。本研究將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應用于綜合護理技能實訓,探討其對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綜合護理技能的影響。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2014級、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yè)4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2015級學生作為觀察組進行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2014級學生作為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實訓教學。其中觀察組82人,男4人,女78人,年齡19~21歲;對照組78人,男3人,女75人,年齡18~22歲。兩組性別、年齡、大學一年級期末總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綜合護理技能實訓課程共32課時,在第四學期開課。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教學,觀察組進行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具體如下。
1.2.1 情景設計 院校合作,開發(fā)護理專業(yè)企業(yè)生產(chǎn)實際教學案例庫。以內(nèi)科、外科和急診科等崗位典型臨床護理案例為載體,在校內(nèi)仿真醫(yī)院專科護理實訓室,采用高仿真模擬人模擬案例情景,主要包括入院和出院護理、心跳驟停救護、過敏性休克救護、急性肺水腫救護和創(chuàng)傷病人的救護等案例。如案例:李某,78歲,因COPD收住入院,靜脈輸液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呼吸困難、胸悶、氣促、咳嗽、咯粉紅色泡沫樣痰。要求學生判斷:該病人出現(xiàn)了什么病情變化?為什么?還需進行哪些護理評估?作為責任護士應如何緊急救護?如何有效預防?
1.2.2 教學準備 授課前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選取典型臨床案例,研討仿真模擬教學目標,結合臨床實際設計案例情景,編寫實訓大綱。授課教師將案例及相關問題提前兩周發(fā)放給學生,學生課前分組查找資料,了解案例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討論救護流程,確定小組成員角色分配。
1.2.3 教學組織 仿真模擬教學由學校教師和臨床教師專兼結對共同完成,一名教師結合案例進行模擬病人參數(shù)設置和護患溝通,另一名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訓。每個班的學生被分成7組,每組5~6人,一人為責任護士,組織協(xié)調(diào)小組活動,充分發(fā)揮組員的主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分析、解決臨床問題及沉著應變能力。以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救護為例,講解仿真模擬實訓方法。第一步:臨床案例導入,教師與學生討論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和急救措施。第二步:結合臨床案例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判斷。病人肌內(nèi)注射青霉素后,突感胸悶、氣急,面色蒼白,出冷汗,隨后暈倒在地,神志不清。學生判斷發(fā)生了什么、存在哪些護理問題、緊急救護的要點是什么等。第三步:選擇一組學生對模擬病人實施搶救,一人承擔指揮角色,安排搶救任務,一人負責注射用藥、輸液,一人負責氣道管理(吸氧、簡易呼吸器使用),病人發(fā)生心跳驟停時兩人負責心肺復蘇,一人負責病情監(jiān)護和記錄。教師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調(diào)整模擬人參數(shù)和搶救結局。第四步:反思模擬實訓過程,由小組成員討論實踐中的錯誤、不足以及改進措施,教師總結,進一步明確過敏性休克救護的重點和難點。
1.2.4 教學評價(1)綜合護理技能測試。綜合護理技能考核表是研究者根據(jù)臨床護理流程及護理倫理準則設計的,用以測試學生綜合護理技能。該表包括護理評估、操作技術、健康教育、臨床思維、應急能力、團隊協(xié)作、職業(yè)素養(yǎng)和溝通能力等方面,共1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5分為優(yōu)秀,4分為良好,3分為合格,2分為不合格,1分為明顯不合格,得分越高說明學生綜合護理技能越好。由5位臨床護理專家和護理教育專家對考核表效度進行測評,內(nèi)容效度為0.930。兩位指導教師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并評分,評價者間信度為0.812。
(2)小組訪談法。學期末對觀察組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其對仿真模擬教學的看法、遇到的困難、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仿真模擬教學對綜合護理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
1.2.5 資料收集與分析 將兩位指導教師評分的平均分輸入數(shù)據(jù)庫,兩人核對無誤后,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觀察組護理評估、操作技術、臨床思維、應急能力、團隊協(xié)作、職業(yè)素養(yǎng)和溝通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經(jīng)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綜合護理技能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綜合護理技能評分比較(±s,分)
觀察組t值P值護理評估操作技術健康教育臨床思維應急能力團隊協(xié)作溝通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7.73±1.35 8.50±0.80 7.95±1.13 7.27±1.28 7.77±1.27 8.28±1.27 8.36±1.36 8.18±0.96對照組6.11±1.45 7.74±0.81 7.37±1.07 6.11±0.88 6.00±1.00 5.84±1.12 7.42±1.22 7.42±0.96 3.706 3.032 1.698 3.355 5.210 6.334 2.564 2.532 0.001 0.004 0.097 0.002 0.001 0.001 0.014 0.015
小組訪談結果顯示:觀察組95%的學生對教學模式表示滿意,98%的學生認為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能提高護理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能力,92%的學生認為能提高護理評估、溝通交流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且對應急能力和臨床處理能力培養(yǎng)很有幫助,87%的學生認為能提高查閱資料、信息化資源應用能力。訪談時學生反映“上綜合護理實訓課有一定的壓力,但也很有趣,課前我們會查閱很多資料,預先進行角色分工,上課才能發(fā)揮好”“知識的融會貫通很重要,大家一起把病人搶救成功很有成就感”“最好能增強模擬情景的逼真度,一開始進入角色有點難”“我們組失敗了很多次,是有一定的挫敗感,老師幫忙分析失誤,使我們懂得了更多,小組成員默契配合非常重要”。
依托校內(nèi)仿真醫(yī)院開展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合理的病例設計是理論聯(lián)系臨床的橋梁,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決定因素[6]。模擬臨床工作情景,創(chuàng)設安全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環(huán)境,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線,學生在具體職業(yè)情景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同時,小組合作進行情景模擬,有利于學生護理評估、溝通交流、團隊協(xié)作和臨床思維等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臨床護理崗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提高教師教學水平[7]。
綜合護理技能實訓課程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項技能訓練模式,依托校內(nèi)仿真醫(yī)院模擬臨床工作情景,要求學生對模擬病人提供安全、優(yōu)質、有效的護理服務。這創(chuàng)新了臨床技能培訓模式,提高了學生對突發(fā)或危急情況的洞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處理能力,真正體現(xiàn)了人文護理的內(nèi)涵,促進了高職護理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
以案例為載體的仿真模擬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護理能力,學生接受度高。今后案例情景的設計應增加心理、社會影響因素和情感反應,增強模擬情景的逼真度。同時,應避免教學內(nèi)容的程序化,開發(fā)視頻、微課等優(yōu)質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1]Hennenman E,Cunningham H.Using clinical simulation to teach patient safety in an acute care nursing course[J].Nursing Educator,2005,30(40):172-177.
[2]袁浩斌.仿真模擬學習在護理本科生綜合評估技能學習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237-239.
[3]吳濤,李青文.仿真模擬實驗教學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5):1762-1763.
[4]趙嘉,陳運香,高燕.高端模擬教學試驗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7):63-64.
[5]張清,閆貴明,高雅杰,等.高仿真急救護理模擬教學對提高學生護理臨床能力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8):104-105.
[6]鐘麗強,王曉琴,趙麗,等.仿真模擬教學中護理病例的設計與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10):63-64.
[7]尹志勤,陳軍,許虹波,等.仿真模擬教學在內(nèi)科護理綜合實驗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6):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