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以及中俄關系的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俄羅斯電視劇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中。對2015年俄羅斯電視劇《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中的一系列文化現(xiàn)象進行羅列,借以一窺俄羅斯民族的文化要素及其國家形象。
關鍵詞:俄羅斯電視?。粦?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文化元素
一、引言
電視劇作為文化傳播的獨特載體,既能體現(xiàn)不同文化交流的魅力,又能再現(xiàn)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直觀的畫面感和生動的語言傳播形態(tài),使它比其他藝術形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并喜愛。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我國同俄羅斯(包括其他說俄語的國家)關系的日益深化,我國逐步加快了對俄羅斯電視劇的引進。國內影視軟件及俄語翻譯字幕組(如涅瓦、魚子醬)等一系列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和完善,使得大批優(yōu)秀的俄羅斯電視劇出現(xiàn)在大眾視線面前,引起俄語學習者和相關文化愛好者的關注。
俄劇《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又名《我是如何成為俄羅斯人的》,是2015年11月2日由CTC International出品、由康斯坦丁·斯塔茨基(Канстатин Статский)導演的一部俄羅斯喜劇。該劇主要講述了一名來自美國的記者突然被派遣到俄羅斯工作,繼而在俄羅斯發(fā)生各種搞笑事情的故事。這一部演繹俄羅斯和美國文化沖突的電視劇播出已有兩年,但其豆瓣評分依舊居高不下,達到9.1分,由此可見其好評度和話題度。
二、該劇中的文化元素及國家形象
電視劇《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雖然講述了一名美國人在俄羅斯遭遇的一系列文化沖突,但是電視劇劇情對俄羅斯人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性格特征、社會文化及心理等層面均有詳盡的揭示。以上內容對其他母語非俄語的國家觀眾來說,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啟迪和文化傳播意義。接下來,我們對帶有強烈俄羅斯民族文化印記的元素進行簡單羅列,并可以借此一窺俄羅斯國家形象。
(一)飲食文化
1.酒文化
在電視劇中,尤其開頭幾集,喝酒這一場景數(shù)次出現(xiàn),使得觀看者對于“俄羅斯人擅飲”這一印象得到強烈的印證。第一集男主人公阿列克斯一出場就酩酊大醉了兩次。阿列克斯剛下飛機,就“意外”地“被參加”了一個俄羅斯寡頭阿納托利組織的飯局。開場便是東道主提議喝一杯伏特加熱身,阿列克斯喝可樂的請求在寡頭眼中猶如玩笑。電視劇繼而通過夸張的背景音樂和字幕注釋形式展示:在俄羅斯,如果不同別人喝酒就如同在美國對別人豎中指一樣,不喝完又等于大不敬。該搞笑情節(jié)在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對俄羅斯的酒文化印象深刻。阿列克斯因為喝酒宿醉導致第一天上班遲到,從而遭到女上司葉卡捷琳娜的諷刺。俄羅斯酒文化給男主人公上了生動的一課。之后,阿列克斯因為新聞采訪的事情再次和寡頭相見。為了使得采訪順利,阿列克斯再次鬼使神差地喝得大醉。在第一集結束時,酒醉的阿列克斯在眾多同事面前說出了對俄羅斯人及對俄羅斯的第一印象:“我一開始并不理解你們俄羅斯人,然后我喝了一點點小酒,忽然就明白了,你們俄羅斯人太神奇了。你們很真誠,臉上不會掛著虛偽的笑容,如果恨,你們會恨之入骨,如果愛,你們會一往情深?!?/p>
事實也是如此。因為自然條件、歷史狀況及自身基因等多方面的原因,俄羅斯人是眾所周知的愛喝酒,能喝酒。伏特加甚至被形象地比喻成俄羅斯男人的“第一任妻子”。俄羅斯人對酒的喜愛是跨越性別和年齡的。筆者所接觸的俄羅斯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里也總是酒不離手,啤酒被當作飲料來喝。從歷史上來看,歷任國家領導人根據(jù)當下國情均對伏特加的管理提出過不同政策:有積極推崇放任自流的,也有嚴加防范懲治有方的。事實上,伏特加對俄羅斯人民身體健康產(chǎn)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使得俄羅斯本來就嚴峻的人口問題更加“雪上加霜”??墒亲罱K也沒有哪位國家領導人禁酒成功。因為對于俄羅斯人來說,伏特加不是酒,而是最貼心、知心的飲品,是類似于宗教信仰的東西,是人們可以快樂和哭泣的理由。酒既可以慶祝生活順利,送別出遠門的朋友,紀念久違的重逢,又可以澆滅憂傷,消除壓力以及治愈抑郁。
2.飲食文化
劇中美食甚多,如土豆沙拉、魚子醬、黑面包等典型俄式冷餐,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劇第四集中提到的喬遷宴。俄羅斯人在遷入新居的時候,會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到新家做客,類似于中國人搬新家后的“燎鍋底”。因俄美文化的差異,阿列克斯認為喬遷宴類似美國文化中的便餐會,客人會自帶食物和飲品,從而沒有準備豐盛的食物來招待客人,使得因喬遷宴乘興“有備”而來的朋友敗興而歸。電視劇就是通過劇中美國人和俄羅斯人文化思維的差異,展示了俄羅斯關于喬遷宴的文化習俗,使得所有觀眾對俄羅斯人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禮儀得以了解。
(二)蒸氣浴文化
為什么洗蒸氣浴的人身上會粘著樹葉?看過《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第一集的筆者的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之后,當他對俄羅斯蒸氣浴文化有了了解后便恍然大悟。
根據(jù)史料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俄國就有了蒸氣?。ě咬学擐瘢?。俄式蒸氣浴是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周洗一次蒸氣浴是俄羅斯人必不可少的事情。比較有趣的是洗俄式蒸氣浴的幾個步驟。洗浴者在經(jīng)過簡單的洗浴之后,便去浴室熏蒸。熏蒸過程跟國人一致,可根據(jù)個人喜好決定是否往爐臺鐵板或者木炭上澆水以提高溫度。接下來的程序是用冷水充分浸泡過的扎成蒲扇狀的帶樺樹葉子的白樺枝條抽打身體。白樺是俄羅斯人最喜歡的樹,被詩人葉塞寧、涅克拉索夫等親切地喻為“亭亭玉立的白樺姑娘”。俄羅斯人認為在洗浴過后用白樺樹枝抽打身體可以達到潔膚保健的作用。之后便是下到冰涼的水池里洗涮或者跑到外面雪地里打滾,再回到浴室里繼續(xù)熏蒸。如此反復熏蒸、抽打、洗涮3~4次,洗浴者身上每個毛孔都是張開的,渾身充滿白樺樹的清香,從而感到輕松、自在。俄劇《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將這一文化習俗表現(xiàn)在細處。電視劇并未將洗浴過程完整展現(xiàn),而是在第一集和第八集時通過阿列克斯和寡頭阿納多利洗蒸氣浴時身上有樹葉出現(xiàn)的畫面展示,觀眾若細心觀看即可發(fā)現(xiàn)。了解該文化元素的人因此心領神會,不了解的人會因此疑惑并尋求答案。如此以來,文化傳播便得以順利開展。
(三)社交文化
電視劇中對俄羅斯人的社交禮儀及處事方式也有充分展現(xiàn)。
如在送禮文化方面,俄羅斯女人非常喜歡鮮花,可是在送花數(shù)量上有一定禁忌。俄羅斯人認為,單數(shù)吉利,偶數(shù)不吉利。所以在給活人送花時一定要送單數(shù)數(shù)量的鮮花,給去世的人送花時,才送雙數(shù)的鮮花,一般是康乃馨和郁金香。在第二集阿列克斯想跟女上司緩和雙方緊張的關系,打算送對方鮮花??墒怯捎诓欢砹_斯的送花習俗,反而做出了進一步惡化雙方關系的事情:送了葉卡捷琳娜八朵紅色康乃馨。葉卡捷琳娜看到花時臉色大變,把花扔進了垃圾桶。夸張的戲劇沖突,加深了觀眾的觀影印象,從而也使得觀眾對該文化元素“銘記于心”。
此外,如阿列克斯在第三集因追回手機跟警察打交道和第六集因修理水管跟房管處工作人員打交道時,發(fā)現(xiàn)國家公務人員普遍辦事效率低下,工作態(tài)度粗暴,甚至有官僚機構腐敗、行賄受賄蔚然成風的現(xiàn)象。這些確實是當前俄羅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面對的不良社會風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凡是去過俄羅斯的人確實深有感觸。該劇敢于揭示自己國家的“陰暗面”,將之體現(xiàn)在屏幕上從而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也不得不讓人佩服。這種不僅寫白也寫黑,“敢于自黑”的勇氣和底氣,大概也是該劇深受觀眾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三、其他
此外,從劇中口語表達和劇名翻譯等層面來看,該劇也有給我們啟示的地方。
電視劇的對白指的就是人物之間的對話,是整部劇的主要構成部分。它區(qū)別于需要細致加工的文學語言,服務于日常交際,說話無需十分全面和精確,口語和俗語使用的頻率非常高。俄羅斯電視劇對白口語化具體表現(xiàn)為口語詞和口語化句子的使用。劇中出現(xiàn)了大批口語化甚至俚語化的詞匯和句子,如“фигово”“ чего”“ничё”“Окей”“блин”等。
電視劇的名稱是全劇的中心和主線,起到概括主題的作用,既飽含藝術性又具有實用性,是整部劇的精髓之所在。一個好的譯名可以讓優(yōu)秀的電視劇錦上添花,普通的電視劇更上一層樓,譯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本文談論的俄劇有兩個中文譯名:《我是怎么成為俄羅斯人的》和《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俄語劇名《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翻譯為《我是怎么成為俄羅斯人的》是直譯,最為準確,劇名對劇情內容的揭示直白且效果顯著,使得觀眾對電視劇主題一目了然??墒窃谡勂鸨緞〉闹形淖g名時,又以《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這一譯名流傳度更廣,原因大概是帶有強烈民族痕跡的“戰(zhàn)斗民族”這一詞匯。說起“戰(zhàn)斗民族”,舉世公認指的就是俄羅斯人,這是對俄羅斯人的一種調侃,所以第二個譯名印證了廣大觀眾的心理預判,顯得更加“朗朗上口”和無比貼切。
四、結語
優(yōu)秀的電視劇猶如萬花筒,通過這一媒介觀眾看見絢麗多彩的畫面。又因其夸張戲劇化的表達手法,使得劇情沖突不斷,伏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觀看感受。通過觀看俄羅斯電視劇,中國觀眾可以更多地了解俄羅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看到或者聽到“俄羅斯”時不僅僅只聯(lián)想到“二戰(zhàn)”“美女”“嚴寒”“伏特加”等標志性的詞匯。通過觀看優(yōu)秀的原聲視頻資料,還可以有效提升俄語學習者的聽說能力,并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2]孫凱.俄羅斯文化[M].鄭州:海潮出版社,2006.
[3]韓全會.漢俄成語翻譯構式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周方珠.文學翻譯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4.
[5]凡兵.電視小說——電視劇的非電視劇化[J].當代電視,1988,(03):37.
[6]徐麗艷.俄羅斯電視劇《體育老師》翻譯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作者單位:
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