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智 王 全 (山東省招遠市張星畜牧獸醫(yī)站 265400)
瑪依拉·斯塔力汗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
據(jù)測定,毛皮富有包藏空氣的間隙,能防止空氣對流和熱的傳導,為最好的防寒衣料,但是原料皮干燥以后,皮質(zhì)堅硬,容易吸潮和腐爛,有臭味,不便保存,同時也不美觀,為此,必須經(jīng)過適當?shù)募庸ず蟛拍軕?yīng)用,所以毛皮鞣制的目的,就是使皮質(zhì)柔軟,蛋白質(zhì)固定,不致吸潮和腐爛、堅固耐用,使其適用于制造各種生活用品。毛皮鞣制方法很多,主要有鉻鞣、明礬鞣、福爾馬林鞣和混合鞣等。但以明礬鞣和混合鞣比較簡單實用,無論采用那種鞣制方法,整個過程都可分成三個工序:
就是鞣制毛皮時,首先需將原料皮軟化,恢復鮮皮狀態(tài),然后將不需要的皮下組織、結(jié)締組織、脂肪和部分蛋白質(zhì)等除去,其工序包括:
1.1 浸水 即補足原料皮中失去的水分,使其含水量達到鮮皮相同的程度,同時將附在皮上的血液、糞便燈污物和食鹽(指鹽皮及鹽干皮)完全除去。浸水的溫度隨原料皮的種類而異,一般以15~18℃為宜,如在18℃以上時,皮的軟化緩慢;20℃以上則細菌易繁殖,浸水的時間,一般鹽皮或鹽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h即可;如果是干皮單靠浸泡不能達到目的,需增加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促進其軟化,即用磚鼓的機械作用使皮張伸展開來,或者加酸或者加堿促進其軟化,即用磚鼓的機械作用使皮張伸展開來,或者加酸或者加堿促進其軟化。通常1~2晝夜可達到浸水的目的。
1.2 削里 將浸水軟化后的毛皮,肉面向上平鋪在圓木上(木馬),用弓形刀刮去附著于肉面的殘肉、脂肪等。削里與下一步的脫脂有密切關(guān)系,因脫脂時,僅靠脫脂劑的化學作用不易把皮質(zhì)內(nèi)的脂肪脫盡,如果皮質(zhì)中殘留脂肪過多,則妨礙鞣劑滲入皮內(nèi),即不容易使鞣劑與蛋白纖維起作用,以至影響成品質(zhì)量,所以即使皮下組織已除盡,為了使脫脂操作順利進行,仍需用弓形刀擠壓一次,以便使皮質(zhì)內(nèi)的脂肪擠壓到皮的表面。
1.3 脫脂及水洗 在脫脂過程中,毛皮受堿的作用而除去脂肪,如果堿液濃度過高,容易破壞形成毛鞘的細胞,造成脫毛原因,即使沒有達到脫毛程度,也會使光澤消失或使絨毛纏在一起(搟氈),相反如濃度過稀則脫脂不充分,產(chǎn)品變硬,并留有動物原有的臭味。同時由于殘留脂肪的影響,鞣制過程不能順利進行,使皮板僵硬而不耐用。脫脂首先要進行脫脂液的配制:脂皂3份、碳酸鈉1份、水10份。先將脂皂切成薄片,投入水中煮開,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加入碳酸鈉,溶解后放涼待用;脫脂液配制好以后,開始脫脂,先在容器中加入濕皮重4~5倍的溫水(38~40℃),再加入上列5%~10%(兔皮、羊皮5%、狗皮10%),然后投入削里后的毛皮,充分攪拌,5~10min后重新?lián)Q一次洗液,再仔細攪拌,直至除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氣味,同時脫脂液中的肥皂泡沫不再消失為止。如發(fā)現(xiàn)腹部或乳房部有脫毛現(xiàn)象,應(yīng)立即從洗液中取出,并用清水漂洗;脫脂完以后,進行水洗,由于絨毛中間的肥皂不易除盡,故需將初步漂洗后的毛皮從水中取出,將水瀝盡后,再用清水重新漂洗一次。
2.1 明礬鞣法 (1)鞣液的配制,明礬4~5份、食鹽3~5份,水100份,先用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后加入剩余的水和食鹽,使其混合均勻。明礬溶解在水中后,因分解作用而產(chǎn)生游離硫酸,使皮中的蛋白纖維吸水膨脹,添加食鹽的目的是為了抑制膨脹作用。但食鹽用量過多時,會使皮質(zhì)緊縮,使毛皮失去柔軟性而富于張力;食鹽用量過少時,易使皮板膨脹,使毛皮具有柔軟性及延伸性,但缺乏張力,因此食鹽的添加量需隨溫度等各種因素而定,通常溫度較低時(15℃左右),應(yīng)少加鹽;溫度在20以上時,由于皮質(zhì)膨脹,應(yīng)多加食鹽,一般食鹽的添加量,可按1份明礬加0.7~2份的程度。(2)鞣制方法:取濕皮重4~5倍的上列鞣液于缸中,投入漂洗干凈并經(jīng)瀝水后的毛皮。開始鞣制時,必須充分攪拌,隔夜以后早晚各攪拌1次/d,攪拌30min/次。,浸泡7~10d鞣制結(jié)束。檢查鞣制的方法是將毛皮肉面向外,疊成四疊,在角部用力壓盡水分,如折疊處呈現(xiàn)白色不透明、呈綿紙狀,證明鞣制已經(jīng)完成,鞣制時如水溫太低,不僅延長鞣制時間,而且皮質(zhì)變硬,最好保持在30℃左右。鞣制結(jié)束后,肉面不要用水洗,僅將毛面用水沖洗一下即可。
2.2 鉻明礬碳酸鈉混合鞣法 (1)用此法鞣制的毛皮,貯藏時不致受蟲害或吸收水分,且富有耐熱性,適于染色。但用鉻鹽鞣制時,先需進行浸酸過程,這是由于鉻鹽鞣液有很強的收斂性,浸酸可以調(diào)節(jié)收斂作用,使皮質(zhì)柔軟而富有耐久力。浸酸液的配合比例是鹽酸100g(20波美度工業(yè)用鹽酸)、食鹽500g、水10kg。浸酸方法:將食鹽及鹽酸溶入水中,投入瀝去水分后的毛皮,不斷攪拌,使酸液均勻滲入皮中,浸酸2~3h后,瀝去水分,即可轉(zhuǎn)移鞣制工序。(2)鉻明礬碳酸鈉混合鞣液的配制:鉻明礬280g、碳酸鈉56g、鹽410g、水10kg。配制方法:稱取水1.5kg,加入鉻明礬,加熱溶解,另外稱取水500g溶解碳酸鈉,然后將碳酸鈉溶液一邊攪拌,一邊徐徐加入鉻明礬溶液中。并使紫色的鉻明礬溶液逐漸變成綠色,再繼續(xù)添加時,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的沉淀,一出現(xiàn)白色的沉淀需立即停止加入碳酸鈉,否則,失去鞣制作用,因此,在操作中必須加以注意。(3)鞣制方法:將以上剩余的8kg水倒入容器中,加入食鹽使其溶解,再加入鞣制原液的2/3,配成鞣液。然后將浸酸后的毛皮浸入其中,不斷攪拌,使皮質(zhì)均勻吸入鞣液。鞣液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5℃左右,使蛋白纖維在鼓脹狀態(tài)進行鞣制,使成品柔軟。第2天加入剩余的1/3原液,以提高鞣液的濃度。鞣制時所用的水量,約為濕皮重的3~4倍,因此,需按皮重計算鞣液的數(shù)量,鞣制結(jié)束與否的檢查方法,除參照明礬鞣制時采用的方法外,還可以切取鞣液中的毛皮一小塊投入水中,加溫至80℃,如不收縮,表示鞣制已結(jié)束,然后再放置2~3d,使藥液充分固定。(4)中和:鉻鞣時,鞣液中的游離酸浸入皮中,使皮成酸性,這時如直接進入整理工序時,則使成品變硬,影響質(zhì)量,所以要進行中和,中和方法:將鉻鞣后的毛皮充分水洗,除去過剩的藥液,然后投入2%的硼紗溶液中,攪拌1h后,切取一小塊皮邊,用石蕊試紙檢查,呈微酸性時取出,進行水洗,水洗后再行干燥。
3.1 加脂 (1)皮中原有的脂肪已在脫脂時被除去,因此,使皮質(zhì)失去柔軟性和伸展性。為了使成品具有柔軟性和伸展性,鞣制后需重新加脂。(2)加脂液配制: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將肥皂切成碎片,加水煮開,使肥皂融化后,徐徐加入蓖麻油,使其充分乳化。(3)加脂方法:將上列加脂液涂布于半干狀態(tài)的毛皮的肉面,涂布后重疊(肉面與肉面重合)一夜,然后繼續(xù)干燥。
3.2 回潮 加脂干燥后的毛皮,皮板很硬,為了便于刮軟,必須在肉面適當噴以水分,這一過程叫做“回潮”,回潮時可用毛刷在肉面涂布少量水分,或用噴霧器將水噴于肉面。將回潮后的毛皮,肉面與肉面重合,用油布或塑料布等包扎后,壓以石塊,放置一夜,使其均勻吸收水分,然后進行刮軟。
3.3 刮軟 將回潮后的毛皮鋪于半圓木上,毛面向下,用鈍刀輕刮肉面,這時皮纖維伸長,面積擴大,皮板變?nèi)帷S捎谄ぐ鍍?nèi)包含了空氣,變成白色,如果再用刮軟臺再刮一次則效果更好。工業(yè)上大量生產(chǎn)時,用刮軟機進行刮軟。
3.4 整形 為了使刮軟后的皮板平整,需進行整形,即將毛皮面向下,釘于木板上使其伸開;釘在板上的毛皮,需進行陰干,切勿在陽光下曝曬,充分干燥后用浮石或砂紙將肉面磨平,然后從板上取下,休整邊緣,使其整齊。
3.5 整毛 整形后,最后再用梳子梳毛,對毛過長部位的毛,可以再用剪子加以修剪,使其潔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