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江 程鵬 張欣蔚 張柯
(成都長江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肱骨遠端骨折(distal humeral fracture,DHF)約占成人全身骨折的0.5%~2%[1]。手術是治療肱骨遠端骨折的主要方法,主要分為單鋼板固定、Y型鋼板固定和雙側重建鋼板固定[2]。這三種手術方式均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和治療效果,但關于這三種方法比較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比較這三種內固定方法在治療肱骨遠端骨折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肱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三組,分別為單鋼板固定組、Y型鋼板固定組和雙側重建鋼板固定組。納入標準:符合肱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精神意識清楚配合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影響肘關節(jié)功能或影響骨折端愈合的疾??;糖尿??;不同意本研究者。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分型、骨折誘因、發(fā)病至手術時間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鶎Ρ狙芯恐榍彝獠⒑炇鹬橥鈺?,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單鋼板固定組:應用于單柱骨折。患者術前8h禁水禁食,全身麻醉,取健側臥位或俯臥位,暴露手術部位,清除血塊后,進行解剖學復位,復位后采用單鋼板固定進行內固定,并結合克氏針螺釘固定。Y型鋼板固定組:基本手術方法和手術原則同單鋼板固定組,術中內固定方式采用Y型鋼板固定,選擇合適的鋼板塑形后置于干骺端背側并固定,避免鋼板位置過低影響肘關節(jié)伸直功能;雙側重建鋼板固定組:基本手術方法和手術原則同單鋼板固定組,術中內固定方式采用雙側重建鋼板固定,選擇長度合適的重建或解剖鋼板,將內側鋼板置于內側柱的內側緣,外側鋼板置于外側柱的后面,垂直植入,依次固定內外側柱。
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情況,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和肘功能恢復情況,具體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尺神經炎、骨化性肌炎、切口感染和鋼板松動率等,以及內固定失敗率、骨折愈合時間和術后3個月Mayo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
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檢驗三組之間的計量資料,并以±s表示,兩組之間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對于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統(tǒng)計分析,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尺神經炎、骨化性肌炎和鋼板松動率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三組手術情況和術后并發(fā)癥觀察指標比較
表2 三組肘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三組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08.88±12.01)d、(111.03±11.35)d和(99.65±11.23)d,術后3個月時,三組Mayo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分別為(79.83±6.75)分、(79.18±5.96)和(88.64±5.94)分。經統(tǒng)計學分析,三組骨折愈合時間和Mayo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發(fā)現,關于骨折愈合時間和Mayo肘關節(jié)功能,雙側重建鋼板固定組均較其余兩組縮短和增高。見表2。
本研究顯示雙側鋼板重建有助于減少患者骨性愈合時間并提高患者術后3個月時的Mayo肘功能評分,而肘功能評分與局部功能具有較好的相關性,這表明雙側鋼板重建相比其他兩種內固定方式更有利于患者肘功能恢復。針對肱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病情及骨折類型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和內固定方法,術后早期應進行功能鍛煉,避免產生并發(fā)癥,以便早日康復[4]。
[1]禹寶慶,等.成人肱骨遠端復雜骨折內固定治療進展[J].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2014(1):第1-4頁.
[2]李忠,等.垂直雙鋼板與平行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療效比較[J].河北醫(yī)藥,2015(10):第1548-1549頁.
[3]楊超,周慶.平行雙鋼板與Y型鋼板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6.22(4):第569-572頁.
[4]魏力標,安智全.肱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7(06):第353-3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