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對照組
給予出院后常規(guī)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包括基本的出院指導,藥物、飲食及康復指導。
1.2.2 干預組
護理人員經過統(tǒng)一培訓,結合醫(yī)生指導意見對出院病人行出院后康復指導。由責任護士建立病人管理檔案,通過QQ或微信與病人建立聯(lián)系實施干預,并于出院后每周1次電話隨訪,出院后1個月、3個月進行家庭訪視。具體干預措施包括3個方面。①飲食指導:日常飲食應均衡并富含鈣質,糾正術后需大補的觀念,避免高能量飲食;計算病人每日攝入熱量,動態(tài)監(jiān)測病人體重指數(BMI)以預防假體下沉[1];每日接受戶外日照20 min~30 min,促進維生素D的體內合成[2],預防骨質疏松。②安全防范:強調3個月內不允許坐沙發(fā)及矮凳,不允許蹺二郎腿及下蹲、彎腰、系鞋帶,功能鍛煉時不應幅度過大,避免假體脫位;恢復自行活動能力前應由家屬陪同,避免老年人發(fā)生意外。③功能鍛煉:加強下肢肌肉鍛煉,包括踝泵運動、股四頭肌鍛煉(直腿抬高)、髖關節(jié)屈伸練習,每日3次,每次持續(xù)20 min~30 min[3];鍛煉時注意循序漸進,行股四頭肌鍛煉時可在踝部逐漸增加負重;盡早拄雙拐下地開始平衡能力練習;逐步練習行走,行走時先動拐杖,再跨手術側下肢,最后是健側下肢,手術側下肢在行走中逐漸增加負重后去除手術側拐杖,最終去除雙拐行走。功能鍛煉的方法可借助QQ或微信以視頻資料的形式告知病人,由家屬將病人每日鍛煉情況記錄并反饋,再由責任護士將病人恢復情況記錄反饋給主管醫(yī)生,以及時發(fā)現、糾正病人鍛煉過程中的錯誤動作。
①自理能力:采用Ba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病人術后1個月、2個月、3個月的自理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是1965年由美國人Dorother Barthel及Floorence Mahney設計并制訂,作為美國康復治療機構常用的一種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定方法,其評定方法簡單,可信度、靈敏度較高,應用較廣,內容包括: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飾、如廁、進食、轉移、步行、穿衣、洗澡、上樓梯10項,根據需要幫助的程度由小到大分別賦予0分、5分、10分、15分,總分100分,60分以上為生活基本自理,41分~60分為輕度依賴,21分~40分為中度依賴,≤20分為完全依賴。②病人術后行走情況:包括病人拄雙拐下地活動時間、去除單拐時間及去除雙拐時間。③病人術后6個月骨折及假體脫位發(fā)生率。
表1 兩組病人術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較 分
表2 兩組病人術后行走情況比較 d
表3 兩組病人術后6個月再骨折或假體脫位發(fā)生率比較 例(%)
髖部骨折后行關節(jié)置換術的目的是恢復病人行走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減少臥床并發(fā)癥。有研究表明: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病人早期即會產生肌肉強度損失和功能持續(xù)下降[4],而老年髖部骨折術后3個月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積極的功能鍛煉有助于病人術后下地行走、肌力及平衡能力恢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病人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縮短病人借助單、雙拐行走時間(均P<0.05),表明出院后延續(xù)性護理能加強病人對術后康復的認知,促進病人開展正確積極的術后康復,使病人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接受延續(xù)性護理干預的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病人術后6個月無骨折或假體脫位發(fā)生,而未接受延續(xù)性護理干預的病人再骨折或假體脫位發(fā)生率為1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鍛煉依從性不高,術后臥床休息時間長而活動偏少,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萎縮,軟組織張力過低,加之老年人對功能鍛煉意識模糊,極易導致假體脫位[6]。此外,由于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關節(jié)功能受限及手術打擊等原因可進一步加重老年骨折病人骨質疏松程度,導致骨折再次發(fā)生[7]。而出院后延續(xù)性護理的實施可使病人術后飲食、安全防范及功能鍛煉等多方面得到正確的指導,從而減少術后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延續(xù)性護理作為院內護理的延續(xù),彌補了住院期間健康宣教的不足,是術后護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當在臨床廣泛開展。
[1] Singh R,Gupta S,Awasthi A.Differential effect of predictor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hip geometr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cross-sectional study[J].Arch Osteoporos,2015,10(1):39.
[2] Holick MF.Sunlight and vitamin D for bone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s,cancers,cancer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Clin Nutr2004,80(Suppl):1678-1688.
[3] 金巧玲.延續(xù)性護理對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4,1(4):473-474.
[4] Dana L,Judd DA,Dennis AC.Muscle strength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during the first year after THA[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4,472(2):654-664.
[5] 王曉慶,羅存珍,李鳳華.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骨質疏松出院病人的延續(xù)護理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6,30(2A):438-440.
[6] 金佳,姜習鳳,宋宏暉.高齡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后假體脫位原因分析及前瞻性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4):445-446.
[7] 呂楊訓,崔偉顏,孫芳.老年髖部骨折術后發(fā)生再骨折的風險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2014,43(4):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