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數(shù)學典型錯例教育實踐研究

    2018-03-13 12:38:16丁金強
    求知導刊 2018年35期
    關鍵詞:教學

    摘 要:典型錯例是課本例題的一個拓展、一個延伸。文章主要對“周長計算”進行錯誤分析,并進行改進教學。此外,對錯例的研究,有助于教師反思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進而讓錯題變成學生再度探究的學習資源。

    關鍵詞:典型錯例;教學;周長計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4

    作者簡介:丁金強(1995—),男,浙江紹興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育。

    一、典型錯例

    例1,用三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如下圖)。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學生錯解:1.3×4=12厘米;2.3×4= 12厘米;12-2=10厘米。

    例2,用兩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拼成的大長方形的周長是( ? )厘米。

    學生錯解:(3+2)×2×2=20厘米

    例3,在一張長20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紙中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求剩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錯解:(20+15)×2-15×4= 10厘米。

    二、原因分析

    第一,在教學周長概念時,教師一般都沒有對尋找拼接后的圖形的周長進行訓練。導致學生對拼接后圖形的周長變化規(guī)律沒有掌握。

    第二,三年級學生容易受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即“合并就是加,剪下就是減”這一固定思維模式影響,自然而然的得出: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正方形的周長之和。

    三、改進教學

    1.課前預熱

    提問:把4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你能把拼成后的圖形畫出來嗎?

    2.引入

    向學生分發(fā)一張長方形紙,讓學生描述長方形的周長,并告訴學生長是20厘米,寬是16厘米,讓學生求周長。

    3.教學過程

    (1)探究大圖形變成幾個小圖形后周長的變化規(guī)律。提出猜想:你能在這個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你覺得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應是多少?為什么?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獨立算一算剪下來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16×4=64厘米)

    出示問題:求剩下圖形的周長?

    一些學生會給出答案:72-64=8厘米(總周長-正方形周長)。對于這個錯誤答案,可以順勢問其他學生有沒有別的想法。

    接著驗證學生的想法:可以通過量一量或直接計算剩下小長方形的長和寬并得出結果。(20+4)×2=48厘米。

    重點討論為什么不是“12厘米”而變成“36厘米”呢?接著用課件展示周長的變化過程,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剪下后多出了兩條邊。

    隨后小結:大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后,雖然它的大小沒變,但周長卻變化了,增加了兩條邊,這就是本節(jié)課我們所共同討論的內(nèi)容。

    得出結論:(課件展示繼續(xù)剪的情況)從大長方形圖中每剪一次多出了兩條邊。

    (2)探究幾個小圖形變成大圖形后周長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剛剛的動手操作,學生手中有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紙片,讓學生動手操作:“跟同桌的小長方形一起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根據(jù)學生拼的情況,在黑板上畫示意圖并要求學生算一算自己拼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情況一:周長為(40+4)×2=88厘米。

    情況二:周長為(20+8)×2=56厘米。

    重點交流:周長為何從“2個36厘米”變成了“88厘米或56厘米”了呢?兩種拼法的周長為何又不一樣呢?

    深化認識:如果我們把四個同學的小長方形都拼起來,周長又變成多少了呢?那如果把五個同學的小長方形拼起來呢,又會是怎么樣?

    學生回答完上述問題后,借助課件幫助學生深化認識。

    得出結論:每拼一次,隱去兩條邊。

    4.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并記到筆記本上:分拆周長增兩邊;合拼周長減兩邊。

    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小學數(shù)學學科是一個有機整體,教材是反映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綜合。因此,通過對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深入了解,對學生今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做了鋪墊,還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技能,優(yōu)化認知結構。

    參考文獻:

    [1]金燕云.基于典型錯例分析的教學改進實踐[J].科學中國人,2017(20).

    [2]李娟芳.小學中年級數(shù)學錯題整理的必要性與方法[J].考試周刊,2016(48).

    猜你喜歡
    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思考
    “以讀促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聽、看、想、說、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對識譜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可以預約的雪》教學探索與思考
    中學語文(2015年6期)2015-03-01 03:51:42
    對高等數(shù)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伊吾县| 屏南县| 湛江市| 千阳县| 易门县| 密云县| 华蓥市| 北京市| 峨山| 华坪县| 梓潼县| 德州市| 富源县| 宁远县| 应用必备| 高要市| 仁布县| 卢龙县| 蒙自县| 曲松县| 洛扎县| 迁西县| 寿阳县| 来安县| 杂多县| 武乡县| 凤翔县| 余江县| 宁明县| 宜昌市| 涿州市| 富顺县| 遂昌县| 辽阳市| 利辛县| 亳州市| 大理市| 聂拉木县| 清徐县| 黄浦区|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