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英
(眉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五官科 四川 眉山 620500)
遺傳和環(huán)境是變應性鼻炎發(fā)病的重要因素,此汽車尾氣、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也是發(fā)病誘因之一。中醫(yī)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肯定,安全,無毒[1,2]。因此本文擬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變應性鼻炎患者,分析穴位埋線與針灸的治療價值。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變應性鼻炎患者,診斷符合2009年我國《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的標準。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基礎治療為針灸治療,研究組加用穴位埋線。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無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性別和年齡對比
(1)患者依從性好,愿意加入研究。
(2)性別不限。
(3)知情同意。
(4)自愿參加試驗。
(1)納入研究時接受藥物、脫敏治療者。
(2)鼻竇疾病、鼻中隔偏曲者。
(3)患有惡性腫瘤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4.1 針灸 迎香、上迎香、印堂、上星、通天、足三里;并于足三里、肺俞、大椎、風門后加灸法。每周3次,2周為一療程。
1.4.2 穴位埋線
(1)穴位:肺俞、風門、中脘,脾俞、腎俞、氣海。
(2)常規(guī)消毒,將3-0號羊腸線,剪為0.5cm,裝入無菌7號注射針頭,后端入0.32mm*40mm針灸針,剌入穴位,使羊腸線埋入穴位后出針。外敷無菌敷料,膠布固定,2周埋線1次,共2次。
對比(1)兩組變應性鼻炎的治療6月療效。(2)兩組治療前后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癥狀評分。
1.5.1 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標準[3]。
治愈:噴嚏、流涕、鼻塞、鼻癢完全消失。
好轉:上述癥狀明顯好轉,每月發(fā)展次數小于3次。
無效:上述癥狀明顯好轉,每月發(fā)展次數大于3次。
1.5.2 癥狀評分
(1)噴嚏:0分:一次連續(xù)噴嚏小于2次;1分:一次連續(xù)噴嚏3~5次;2分:一次連續(xù)噴嚏6~10次;3分:一次連續(xù)噴嚏大于10次。
(2)流涕:0分:每日小于1次;1分:每日2~4次;2分:每日5~9次;3分:每日大于10次。
(3)鼻塞:0分:無鼻涕;1分:有意識吸氣時感覺;2分:間歇性或交互性;3分:幾乎全天用口呼吸。
(4)鼻癢:0分:無鼻癢;0分:間斷;2分:蟻行感,但可忍受;3分:蟻行感,難忍。
采用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意義。
兩組變應性鼻炎的治療6月療效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變應性鼻炎的治療6月療效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癥狀評分
兩組治療前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癥狀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癥狀評分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3。
變應性鼻炎為接觸變應原后產生的變態(tài)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鼻癢噴嚏等。變應性鼻炎長期反復多次發(fā)作,干擾生活、工作。據統(tǒng)計變應性鼻炎已經成為呼吸科門診常見的疾病種類之一[4]。變應性鼻炎在近20年內發(fā)病率迅速上升,以學齡兒童、青少年較多,WHO統(tǒng)計變應性鼻炎在全球各個地區(qū)的發(fā)病率達到8.7~22.4%[5]。
目前西醫(yī)治療變應性鼻炎短期療效肯定,但是缺乏遠期的跟蹤隨訪。眾多研究指出中醫(yī)可以提高變異性鼻炎的治療療效,提高患者健康狀態(tài)和社會活動能力[6]。本次研究中我們對研究組采取穴位埋線與針灸治療。針灸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顯著,有學者用腹針治療常年性過敏性鼻炎58例,發(fā)現(xiàn)療效達到91.4%。還有學者對比西藥西替利嗪與針灸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針灸組治療后血管活性腸肽及P物質均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鼻堵評分、總癥狀評分均優(yōu)于西替利嗪組。針灸在短期內治療后可以看迅速緩解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癥狀,但若針灸療程太長則病人難以接受,因此本文采取穴位埋線的治療手段。羊腸線可以對穴位產生剌激,使機體免疫、抗過敏能力得以提高。肺俞是最具宣肺利氣,以宣熱疏風、肺氣疏通。足三里、中脘、脾俞為補土生金之意。腎俞可助陽納氣,可溫補脾陽。諸穴合用,共奏補益氣血,宣通鼻竅之功[7,8]。同樣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變應性鼻炎的治療6月療效及癥狀比較有差異(P<0.05)。
因此,本文認為穴位埋線與針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肯定,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癥狀。
[1]朱英,王永梅,杜艷.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線配合拔火罐治療變應性鼻炎36例[J].河北中醫(yī),2009,31(03):422-423.
[2]吳萍.穴位埋線配合紅外偏振光治療過敏性鼻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1,40(01):42-43.
[3]郭元琦,陳麗儀,張世平.穴位埋線與天灸治療變應性鼻炎近期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針灸,2004,24(12):16-18.
[4]Finotto S,Neurath M F,GlickmanJN,et al.Development of spontaneous airway changes consistent with human asthma in mice lacking T-bet[J].Science,2002,295(5553):336-338.
[5]崔瑾,陳盼碧,楊孝芳,等.簡易穴位埋線對哮喘大鼠ICAM-1和NF_KB表達及氣道炎癥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0,5(02):141-145.
[6]陳鋒,吳松,張艷.穴位埋線對單純性肥胖癥患者腫瘤壞死因子-a和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針刺研究,2007,32(01):49-52.
[7]Mosges R,Klimek L.Today’ s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are different:new factors that may play a role[J].Allergy,2007,62(9):969-975..
[8]張鳳霞,楊繼國.中醫(yī)外治法治療過敏性鼻炎研究近況[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0,29(07):49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