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要】目的:探討糖化血紅蛋白( HBAIC)、血糖(GLU)的相關性。方法:分別以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己糖激酶法監(jiān)測1 00例患者的HBAIC、GLU。結果:HBAIC、GLU在血糖監(jiān)測中呈正相關:rGLU/HBAIC=O.703。結論:兩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更能準確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更為客觀的依據(jù)。
【關鍵詞】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相關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疾病被發(fā)現(xiàn),高脂高糖飲食已經成了人們的一種普遍習慣,這無疑造成了許多富貴病的出現(xiàn),我們知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DM)、冠心病等已經對人類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我們今天所研究的就是以糖尿病為例,研究怎樣才能更好地預防疾病的發(fā)生。人們平時覺得只測血糖就能夠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但許多研究表明,單純的血糖測定波動較大,它只能代表即時血糖水平,均屬短期血糖控制監(jiān)測方法[l]。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Glu反映的是測定當時的Glu水平,是糖尿病微觀控制標,HbAle反映的是過去l~2個月中Glu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宏觀控制指標。我們對100例我院就診者進行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其相關性進行研究,評估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于血糖的價值。糖化血紅蛋白還可檢測出輕型及隱型糖尿病,2002年美國DM協(xié)會(ADA)己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監(jiān)測DM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還可預示著微小血管的并發(fā)癥。
1 檢測對象與方法
(l)檢測對象隨機選擇來自我院就診的100例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齡20-79歲之間,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
(2)儀器HbAlc:日本東曹G8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Glu: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XC800。
(3)方法與試劑HbAle試劑由日本東曹公司提供配套試劑,采用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Glu試劑由日本世諾公司提供,采用己糖激酶法。
(4)標本采集糖化血紅蛋白:靜脈采血2mL,EDTAK2真空采血管1:9抗凝。血糖:空腹靜脈血糖2ml,氟化鈉抗凝管采血。
(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線性相關測定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的r值。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
2 結果
糖化血紅蛋白為(8.38±3.25)%,空腹血糖為(10.66±7.97)mmol/L,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的相關系數(shù)F0.703,P<0.05,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有一定的正相關性。見表l。
3 討論
健康成人紅細胞中的Hb通常由HbA(97%)、HbA2(2.5%)和HbF(0.5%)組成。當HbA中的部分血紅蛋白被糖基化后,其中由于HbA的β鏈N末端的纈氨酸分子與葡萄糖等己糖分子結合而使其在血紅蛋白電泳中成為HbA之前的快泳HbAl組分,在離子交換柱層析中亦在HbA之前首先被洗脫,糖化血紅蛋白可分為HbAla、HbAlb、HbAle等共九種。最重要的是HbAle。HbAle的生成量取決于血糖的濃度。由于紅細胞的半衰期是60天,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8周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2]。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結果以百分率表示,它所指的是和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占全部血紅蛋白的比例。正常人平均HbAle水平為4~6%。
臨床多采用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來檢測糖尿病控制情況,但血糖的波動較大而不能用于長期的監(jiān)測指標。因HbAle能夠反映出患者在抽血化驗前6~8周之內的血糖平均水平,從而彌補這一不足[3]。HbAle檢測除了可判斷血糖控制情況外,還可以判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糖尿病高血糖的HbAle水平增高,而應激性高血糖的HbAle則正常[4]。
本次試驗研究實際上仍然具有差異性,首先由于血糖的測定為當天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反映的是過去6~8周的水平,其結果有較大波動,而且標本放置的時間也成為影響因素。單純的血糖測定標本由于糖酵解作用,血糖會隨時間的延長而測定值下降,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幾乎不受時間的影響,它較穩(wěn)定。但是在某些疾病時糖化血紅蛋白也會發(fā)生變化,比如糖尿病伴紅細胞更新率增加、紅白血病、貧血、慢性失血、尿毒癥者(紅細胞壽命縮短)均可導致糖化血紅蛋白降低;糖尿病伴血紅蛋白增加的疾病可使糖化血紅蛋白增加。統(tǒng)計學進行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差異性比較,P<0.05,說明HbAle比血糖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實血糖水平,但無法單獨用于葡萄糖耐量降低的篩查[5]。
糖尿病的監(jiān)測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對于長期監(jiān)測一直有一定困難,自從測定糖化血紅蛋白開始,血糖的控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與WHO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密切相關,可以不必考慮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的結果,僅根據(jù)檢測結果即可作出治療決定。HbAle大于7%時,不管OGTT的診斷是糖耐量減退還是糖尿病,均需要藥物治療;HbAle小于7%時,一般可采用飲食和運動療法。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將大大降低。血糖嚴格控制的患者(HbAlc<8%)可使視網(wǎng)膜病變下降76%,腎臟病變下降56%,神經系統(tǒng)病變下降60%,心血管病變下降41%,HbAle每下降I%可使微血管并發(fā)癥下降35%。如果糖化血紅蛋白>9%,說明患者持續(xù)性高血糖,可發(fā)生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并發(fā)癥,并有可能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癥[6]。因此,有關專家建議,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己達標準,并且血糖控制狀態(tài)較為平穩(wěn),每年至少應該接受2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于那些需要改變治療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狀態(tài)不穩(wěn)定的患者及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每3個月進行1次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可見,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是判斷糖尿病治療方式、監(jiān)測糖尿病病情的適宜方法。
因此我們在監(jiān)測血糖的波動情況時,同時測定糖化血紅蛋白能夠更好的監(jiān)測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同時能夠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好的監(jiān)測指標。
參考文獻
[1] Jimeno MJ,Molist BN, FranchNJ, et al. Diangnosing type 2diabetes: in primary care. fastingplasma glucose and glycosylatrdhaemoglobin do the job[J].AtenPrimaria, 2004, 34 (05): 222-227.
[2]鄭遵榮,趙冬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應用[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06,12 (05):106.
[3]周翔海,紀立衣,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篩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 (03):203-205.
[4]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0.
[5]周翔海,紀立農,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篩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 (03): 203.
[6]Woerle HJ, Pimenta WP, Meyer C,et 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implications of relationshipsbetween fasting, 2-hour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andhemoglobin alc values [J]. ArchIntern Med, 2004,164 (15):1627-1632。